黄玉松
甲醇(Methanol)别名木醇、木酒精。为无色透明、易燃、高度挥发的液体,略有酒精气味。沸点64.7℃。职业接触主要见于甲醇的制造、运输和以甲醇为原料和溶剂的工业、医药行业及日用品行业。如用于制造甲醛、甲胺、卤代甲烷、纤维素、摄影胶片、塑料和杀菌剂、木材染料、人造革、织物涂层等;用作染料、树脂、橡胶和喷漆的溶剂、乙醇的变性剂;尚用于颜料和油漆去除剂、去污剂和防腐液、防冻剂、管道脱水剂、复印液、汽车燃料和制造甲基叔丁醚的中间体和提纯介质等[1]。
甲醇可经呼吸道、胃肠道和皮肤吸收。职业性急性甲醇中毒是生产或使用过程中接触甲醇所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眼部损害及代谢性酸中毒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吸入高浓度甲醇蒸气尚可引起眼和上呼吸道黏膜刺激症状。重症可致失明,出现肝损害,极严重者导致呼吸衰竭致死。
某装饰材料厂1994年10月开始生产样品胶,正常工序为将甲苯、丁苯胶混合在一起,通过反应罐加热到90℃后停1 h即为成品。同工种共3人,作业工龄3.5年,既往均健康。2002年3月20日7:30时,2名工人将丁苯胶及200 kg甲醇(误以为甲苯)投入反应罐内,搅拌加热至45℃时,发现罐内向外释放大量烟雾。约15 min后1名工人意识到已出事故,马上进入室内关机,开门窗通风,自觉眼球疼痛,羞明,流泪,不能睁眼,呼吸困难、头晕、四肢无力、站立不稳,昏倒在现场;2 min后爬出门外,恶心,呕吐一次;2 h后头胀痛,眩晕,恶心、呕吐加重,且视物模糊、视力急剧下降、复视,双下肢活动不灵活。待烟雾消退后另两名工人进入室内做善后处理,工作30 min,也均出现头晕、头胀痛、颈强、恶心、视物不清、步态不稳等症状。3人均被送当地医院抢救。
3月21日14:00时第一名工人(男,34岁)转入我院。扶入病房,步态蹒珊,表情淡漠,颜面潮红;结膜充血,巩膜黄染,球结膜水肿,双瞳孔等大3 mm,对光反射略迟钝;口腔黏膜、咽部明显充血;右中下肺呼吸音弱;心率100次/分,节律规整,未闻及杂音;腹肌紧张,上腹部明显压痛,肝肋下3.0 cm,明显触、叩痛;眼睑、舌、手指震颤(+),颈强(+),双下肢肌力Ⅳ级,肌张力减低,双膝反射亢进,双跟腱反射极弱,双上肢肘关节以下、下肢膝关节以下痛觉迟钝,双足跖反射中性,指鼻试验欠稳准,轮替运动笨拙。3月28日眼科检查:视力右0.4,左0.4,双眼球有水平及垂直震颤;视乳头色红,境界不清,轻度隆起,左上方可见一点状出血,视网膜静脉迂曲,黄斑区可见黄色点状渗出,中心凹反光欠清,双眼视野向心性缩小。3月21日尿常规:尿蛋白(++),酮体(+),潜血(+),尿胆原(++++);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神经一肌电图:左胫神经远潜伏时延长,左排肠神经诱发电位降低。3月29日血尿素氮7.2 mmol/L,二氧化碳结合力20 mmol/L(住院一周后),血清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363 U/L。给予地塞米松30 mg/d,先锋霉素Ⅵ6.0/d,叶酸、复方丹参液、维脑路通、脑活素10 ml/d;康络素20 mg/d,细胞色素C、ATP、辅酶A、胞二磷胆碱、肌苷、B族维生素及维生素C静滴或肌注,异搏定40 mg,3次/d口服,配合高压氧、用纱布遮盖双眼,眼部穴位注射及对症等综合治疗。两个月后肌张力正常,双下肢肌力Ⅴ级,膝、跟腱反射对称正常。眼科检查:视力右0.7,左0.7,双眼视野呈管状,双眼视力不能矫正,余正常。尿常规、血清ALT、心电图及神经-肌电图恢复正常,病情好转。
另两名(男25岁,女40岁)于3月26日10:00时入我院。眼科检查:两例患者视力均下降,视乳头境界不清、充血,不同程度的视网膜水肿及小点状渗出灶,视野向心性缩小。经给予上述综合治疗,视力、视野均有所改善。
根据《职业性急性甲醇中毒诊断标准》(GBZ 53-2002),第一例临床诊断为急性重度甲醇中毒。后两例临床诊断为急性轻度甲醇中毒。
①装料筒外表无任何标记,致使甲醇当甲苯投出;②使用前无用料化验验证工序;③该车间通风设备失效;④工人无任何防护措施。
对接触甲醇的工人,应予以必要的防毒知识培训,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过滤式防毒面罩(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手防护:戴橡胶手套。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工作毕,淋浴更衣。加强生产中的密闭通风措施,防止生产设备出现跑、冒、滴、漏。在不能密闭的工艺过程中,应考虑尽可能采用其他溶剂代替甲醇。此外,要严格有毒用料保管制度,严防误将甲醇做为酒类饮料投出。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2]。凡患有视神经、神经系统其他器质性和内分泌疾病的人,都是从事甲醇作业的职业禁忌证。
甲醇致视神经损害即使用各种疗法也无法使视力完全恢复,故有关部门应加强对这类工厂、企业的卫生监督工作,避免类似事故发生。
[1]夏元洵.化学物质毒性全书.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0:386-388.
[2]黄金祥,周安寿.急性甲醇中毒研究进展.中国工业医学杂志,1989,2(3):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