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跳槽”现象的调研与思考

2010-08-15 00:43毛可洪
职业教育研究 2010年8期
关键词:跳槽计算机专业毕业生

毛可洪

(广东纺织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 佛山 528041)

高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跳槽”现象的调研与思考

毛可洪

(广东纺织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 佛山 528041)

针对广东纺织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专业毕业生“跳槽”的现象,通过分析统计数据和“跳槽”原因,提出了高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改革的建设性意见。

高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跳槽”现象

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深入了解和分析计算机专业毕业生“跳槽”的原因,给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战略和就业指导工作提供参考资料,以便促进教育教学改革、课程设置及人才培养工作的不断完善,笔者采用走访用人单位和毕业生、问卷调查、资料收集与分析等手段,对广东纺织职业技术学院2001~2005级计算机专业毕业生 “跳槽”的现象进行了调研。此次调研涉及我院2001~2005级计算机类三个专业方向,拟调查11个班的毕业生448人,实际有效调查人数为440人,有效率为98.21%。

计算机专业毕业生“跳槽”现象及原因

我院计算机专业毕业生薪酬情况统计 通过问卷调查统计,我院2001~2005级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网络管理、软件技术开发、计算机服务与营销、计算机硬件系统维护、通信运营服务、电信技术维修与维护、办公自动化管理、计算机控制等工作,其中月薪在1500元以下的有133人,占30.23%;月薪在1500~3000元之间的有187人,占42.50%;月薪在3000~5000元之间的有133人,占18.41%;月薪在5000元以上的有39人,占8.86%。

毕业生“跳槽”情况统计 根据对我院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软件技术三个专业)共11个班级、440名毕业生“跳槽”现象的调查统计,共有319人曾经“跳槽”,占被调查毕业生人数的72.5%,其中“跳槽”1次的占27.50%,“跳槽”2次的占 23.41%,“跳槽”三次的占11.36%,“跳槽”四次的占6.14%,“跳槽”五次以上的占4.09%,没有过“跳槽”经历的占23.18%。这说明我院高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跳槽”的比例较高,从而反映出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和职场中,伴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快速发展,出现了计算机专业毕业生频繁“跳槽”的现象,高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必须不断改革和完善。

毕业生选择“跳槽”的原因统计与分析 调查显示,计算机专业毕业生 “跳槽”主要有以下原因:出于个人职业发展考虑“跳槽”的占47.65%;因对原公司薪酬福利不满意而选择 “跳槽”的占45.77%;因为原公司学习和培训的机会太少而“跳槽”的占19.12%;因对公司发展前景不满意而“跳槽”的占16.30%;因人际关系不和谐“跳槽”的占5.02%;认为个人才能得不到发挥,难以获得晋升机会而“跳槽”的占27.98%;不适应企业环境、无法融入企业和有更好的选择机会而“跳槽”的分别占6.58%和29.78%。另外,在“跳槽”的时机上,表示“跳槽”后再想办法找新工作的占40.91%;表示有了新目标再“跳槽”的占43.86%;选择新单位确认录用后再 “跳槽”的仅占15.23%。然而,“跳槽”后的毕业生对新工作的满意度并不是很高,其中满意的占36.36%,不满意的比例高达39.19%,选择 “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的毕业生占24.55%。毕业生“跳槽”后表示“后悔”和“不后悔”的比例分别为53.41%和46.59%,这意味着大部分毕业生在做出“跳槽”的决定时是不太理智、不太谨慎的。一方面,很多毕业生找不到如意的就业岗位,另一方面,又有很多毕业生不断地离开现有岗位。

毕业生“跳槽”现象与高职计算机人才培养工作改革

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职毕业生逐步成为各行各业竞相聘用的实用型人才,并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着独特的优势和特有的作用。然而,令众多企业普遍深感不安和苦恼的就是高职毕业生来去匆匆的“跳槽”。因此,高职院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改革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工作。

细化培养目标,明确专业定位 仔细分析大部分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会发现专业定位不够明确。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科的分工越来越细,这样的培养目标显得过于宽泛,学生的专业定位不是十分明确,加上招生规模迅速膨胀,几百名、几千名学生定位在一个培养目标上,既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也不便组织专业教学,必然会影响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稳步提高。因此,我院的计算机专业应立足于广东省电子信息化建设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我院在专业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专业办学层次、培养目标、培养方向、毕业生主要就业岗位等方面进行了如下定位:(1)办学层次定位:专科层次的高职教育。(2)培养目标定位: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3)培养方向定位:培养广东省电子信息化建设和服务一线需要的计算机科学技术专门人才。(4)主要的就业岗位:信息平台管理维护(系统管理员)、信息系统开发(程序员)、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员、平面设计员)、网站设计(网页设计师)等。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改革实践教学模式,突出实践能力培养 高职计算机专业设置与培养目标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要根据行业、社会背景和人才需求调查预测,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市场需求。应根据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特点,加强实践教学改革,整合、更新实践教学内容,建立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打破过去实践教学从属于理论教学的模式,增加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时间,体现实践教学的连续性和体系性;应加强和推进校外顶岗实习的力度,形成具有特色的以职业技能实践训练为中心的实践教学体系;应积极探索新的实践教学模式,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把学生放到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去,创设一种能够有效促进教与学双向互动的社会交往情境和职业情境,在浓厚的职业氛围中锻炼和培养学生从事、胜任职业岗位的能力,使他们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升华,职业能力在实践中增长。为了强化学生的职业意识,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稳步提高学生的就业层次,在实施“2+1”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我院以2007级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为试点,实施了“1+0.5+1+0.5”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一年专业基础课程+半年专业课程见习+一年专业课程+半年专业实习)教学改革,在院内学习、实训和顶岗实习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培养职业意识、加强职业技能训练的顶岗实习阶段。本模式已于2008年9月~2008年12月在七喜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实行了半年的顶岗实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四个阶段(1+0.5+1+0.5)改变了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学习(在校学习)——实习(在企业学习)——再学习(在校学习)——再实习(在企业学习)”的双轮四阶段 (简称DSP:Double-Study-Pratice)学习过程,可使学生的职业能力与企业岗位 “零距离”无缝对接,形成“学习——预就业——学习——预就业——就业顶岗”的良性教学链。

坚持育人为本,注重职业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教育 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应在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树立“以德立技、以技促德、德技并举”的新型德育观;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途径、方法的创新,构建以学生职业发展为本的高职德育创新体系;以职业道德教育为突破口,推进德育实践创新,强化大学生敬业精神教育、勤业精神教育、精业精神教育、创业精神教育;优化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材体系,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创新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就现状而言,必须从低年级开始,将生涯规划教育纳入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应从新生入学教育开始,定期邀请企业的行家能手举办各类专业讲座、报告会,使学生尽早接触和了解职业、创业等知识,帮助学生尽早确立职业生涯规划,树立创业意识,营造浓厚的职业素质教育氛围。要把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培养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大力倡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职业技能大赛。要着力构建适合学生成才的校园文化环境和学术氛围,将学生的课外活动与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努力营造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有机交融、学术气氛与实践氛围相辅相成的职业教育校园文化,为培养合格的高技能人才创造优良环境。还应当充分扶持和运用社会人才中介部门的力量,加强大学生岗前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提供人才与企业之间有效、充分的信息沟通平台,补充高职院校这方面的不足,共同为促进学生成长付出努力。

改进和完善就业创业工作机制,建立科学高效的就业跟踪反馈工作体系 建设一支专兼结合与校企合作的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职业指导师队伍和创业导师队伍,改进和完善就业创业工作机制,多途径加大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力度,提供职业培训、就业推荐和就业援助等服务,逐步实现大学生就业创业从群体指导向个体指导的转变。要以创业带动就业,实现优质就业,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能力为本位,全面深化创业教育,从创业知识传授转向创业实践锻炼,积极鼓励、引导学生开展创业实践,着力培养一批具有创业勇气、创新锐气、创优志气的适需人才和一大批具有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新型劳动者。

高职院校要积极拓宽就业基地,努力培育优质就业企业,建立就业基地网络,为毕业生的充分就业和有效择业开辟“绿色通道”。应不断加强就业跟踪和调查统计工作,逐步建立科学高效的就业跟踪反馈工作体系,了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及毕业生的培养质量,找出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偏差,加快教学改革步伐,提高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1]覃事太,袁虹.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特点、变化趋势与对策[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15):88-89.

[2]罗杰红,李倩倩.基于“DSP”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顶岗实习实施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职教论坛,2009,(4):14-17.

[3]赵艳.计算机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问题探析与对策[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14):70-72.

[4]王伟,李怀刚.高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现状的调查和分析 [J].机械职业教育,2005(9):19-21.

G710

A

1672-5727(2010)08-0035-02

毛可洪(1983—),男,广东英德人,硕士,广东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网络技术与计算机教学。

猜你喜欢
跳槽计算机专业毕业生
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究
中职计算机专业产教融合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促进计算机专业教学理念创新与实践研究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跳槽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计算机专业理实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我该辞职吗?
忙着跳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