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开胜
课堂实验教学和学生能力培养
郑开胜
10.3969/j.issn.1671-489X.2010.07.194
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具有直观性、生动性、趣味性,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各种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科学教师必须重视课堂实验教学,精心设计课堂演示实验,从中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笔者通过刻度尺的正确使用,牛顿第一定律的引出,木炭、硫、磷和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等课堂演示实验,对教师如何激发、引导、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进行阐述。
重视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指导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使学生对实验现象形成完整的认识十分重要。正确使用刻度尺是七年级科学教学的重点之一,为了让学生切实掌握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教学时,教师先让学生拿出自己文具盒里的直尺和三角尺,熟悉不同刻度尺上“0”刻度线的位置、测量范围及每一大格和每一小格的刻度值,然后用直尺对使用刻度尺如何做到“放正确、看正确、读正确”作具体示范。当学生掌握使用刻度尺的具体要领后,教师再把科学作业本放在投影器上的刻度尺动片旁,让其测量该作业本的宽。并问学生如何做到放正确、看正确?学生答:“先让刻度尺左端的‘0’刻度线与作业本底边左端并齐紧贴;视线要与作业本底边右端所对刻度线垂直。”教师点头问该作业本底边宽是多少?学生答:“18.6厘米,后面还有半个小格多一点。”教师说18.6厘米是准确值,剩下半个小格多一点读数靠估计,若把一个小格分成十等分,这半个小格多一点估计占了整个小格的几分之几?有的说7/10,有的说8/10。教师说,不同的人估计偏高偏低都有可能,都是对的。现在假如估计数读作7/10,即0.7毫米,底边宽应是多少呢?学生答:“估计值加准确值得18.67厘米。”然后教师用同样方法让学生测出该作业本上边宽是18.68厘米,中间宽18.67厘米。教师再问该作业本宽是多少?学生答:“上中下三宽的数相加除以3得平均值18.67厘米,即是该作业本的宽。”最后,教师让学生两人一组,分别测量书本长和宽,并设计测量一张纸的厚度,细铜丝、铅笔直径,从中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对学好科学至关重要。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设计教法时要从学生认识的实际出发,因材施教,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由直观到抽象的教学法。如讲牛顿第一定律时,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相同高度滑下,分别进入毛巾、棉布、木版3种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表面,让学生观察小车在3种平面上前进距离的长短,使学生发现小车通过粗糙的毛巾表面受到的摩擦阻力大,前进距离短;通过棉布表面受到摩擦阻力较小,前进距离较长;通过木版表面受到的摩擦阻力更小,前进距离更长。至此,教师设问:如果表面越光滑,小车受到摩擦阻力怎么样?前进的距离又怎么样?学生异口同声回答:“小车受到摩擦阻力就越小,前进的距离就越长。”接着,教师启发学生进一步往下推想:假设表面光滑到没有摩擦,又不计空气阻力,小车运动状态又如何?学生说:“小车前进的速度不会减小,也不会增大。”教师说,既然小车运动速度不变,就会永远保持匀速直线运动下去,意大利的科学家伽利略就是通过这样的推理得出上面结论的。后来英国科学家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得出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从而使学生认识到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通过概括、推理得出的规律。这样的教学既有利于学生观察能力的发展,又有利于学生思维想象、推理能力的培养。
如果把学生动口、动脑与动眼结合起来,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还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逻辑思维得到强化,科学用语得到巩固,基本概念得到加强。如做氧气化学性质实验,教师先用坩埚钳夹取一小块木炭放在酒精灯外焰上加热,问学生木炭在空气里燃烧看到什么现象?学生说:“发红光。”然后把该木炭迅速放入一瓶氧气里燃烧,问什么现象?学生齐声说:“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热。”教师说,证明氧气能助燃,使可燃物燃烧更旺。现在瓶里木炭和氧气反应生成的物质是二氧化碳气体。接着教师把一瓶石灰水给学生看,问什么颜色?学生说:“澄清、无色。”然后教师把它倒入二氧化碳瓶中,盖上玻片振荡几下,再问学生什么颜色?学生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教师说,这一反应现象是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一种方法。接着教师分别演示硫、磷和细铁丝在氧气里燃烧实验,学生分别回答:“硫在氧气里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放出大量热;磷在氧气里燃烧冒白烟、放出热。”教师说,刺激性气味气体是二氧化硫,冒白烟是五氧化二磷固体小颗粒。最后教师演示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学生看了特别兴奋说:“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教师说,这些火星是黑色的四氧化三铁固体,温度很高,如果直接溅到瓶底会怎么样?学生回答:“造成瓶子破裂。”教师说,所以实验前瓶底要铺一层细砂或水。最后教师说,氧气不仅能与以上非金属和金属反应,也能跟其他许多物质发生反应,表明氧气的化学性质如何?学生齐声答:“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此类生动有趣的实验,不仅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也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平时每做一个实验,教师都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详细口述这一实验过程看到了什么现象,得出什么结论等。要求学生语言表达做到简明准确,从而使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都得到充分的培养。
浙江省兰溪市第八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