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对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疼痛治疗的影响

2010-08-15 00:42李文玉冉维敏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28期
关键词:性别比癌痛原发性

李文玉 冉维敏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50%的癌症患者有疼痛症状,70%的晚期癌症患者认为癌痛是主要症状,30%的癌症患者有难以忍受的剧烈疼痛。本研究在 2007年 1月 1日至 2009年 12月 31日期间选 100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平分为A组、B组,A组给予常规的治疗与护理,B组在 A组基本上加用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疼痛的控制效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 2007年 1月 1日至 2009年 12月 31日期间选 100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其中男性患者 60例,女性患者 40例,性别比为 1.5:1,年龄 35~66岁,平均(53.86±12.45)岁。所有的患者均诊断为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所有的入选患者均神志清楚,能对答提问。

1.2 分组方法 选 100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平分为 A组、B组。其中 A组男性患者 30例,女性患者 20例,性别比为 1.5:1,年龄 35~64岁,平均(52.19±12.23)岁;A组男性患者 30例,女性患者 20例,性别比为 1.5:1,年龄 35~66岁,平均(53.99±12.86)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 试验方法 A组给予常规的治疗与护理,B组在A组基本上加用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疼痛的控制效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综合护理干预:正确评估患者知情权患者遭受癌痛的折磨,家属对于即将离去的亲人所表现出来的种种无奈,感情创伤和体力透支,需要护理人员全心去观察、沟通与疏导。心理护理争取得到患者家属的支持和积极配合,因为家属对患者最亲近、最了解,其情绪会直接影响患者,家属关怀、体贴、鼓励无疑会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加强医患之间沟通与家属做好合作,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做好健康教育,指导患者正确认识疼痛、止痛药安全系数、疼痛评估方法及药物成瘾性、耐受性等,消除对疼痛治疗的顾虑,鼓励患者感到疼痛时即汇报医务人员,尽早应用止痛药或遵医嘱按时、按剂量服用止痛药,从而控制疼痛,以利于休息与睡眠,最终消除对疼痛的恐惧、焦虑、无助感。为患者提供家庭式病房,尽量将患者安排在单间,有亲人陪护,音乐分散疗法;诱导想象疗法,方法参照文献[1]。评分标准:按疼痛评分法,定义为 1~10分,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给予相应的分值。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部分数据以均数 ±标准差()表示。数据采用 χ2检验。取 P=0.05为检验标准,当 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在疼痛效果的统计结果 A组 50例患者中疼痛平均分为(7.68±2.13)分,B组 50例患者中疼痛平均分为(4.65±1.64)分,两组患者疼痛分值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资料表明,综合护理干预对于疼痛患者主要有如下的优点[1-3]:使医务人员适时行使知情告知权,让那些心理素质优良患者知情权、同意权、选择权得到了充分体现,使其在有限时间内完成尚未完成的心愿,为自己的人生画上圆满的句号。可以让家属坦然面对癌症的现实,积极与医务人员一起共同战斗,为生命终端的亲人提供有效的心理支持和社会支持,让一些能接受事实的患者做一些有意义的事,完成其遗愿,能够确立自己的治疗意愿,安详地接受癌症直至死亡。可以减少致痛源,让患者在较轻松、优美的旋律中回忆与亲人、朋友在一起的美好时光、愉快的场景,体现人生的价值;音乐疗法、诱导想象疗法可解除全身肌肉紧张,也可消除疼痛引起的焦虑、恐惧心理,提高痛阈,从而缓解疼痛。

本研究结果显示:A组 50例患者中疼痛平均分为(7.68±2.13)分,B组 50例患者中疼痛平均分为(4.65±1.64)分,两组患者疼痛分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结果进一步说明,综合护理干预对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疼痛治疗效果较好,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1]刘宇清,梁善斌.癌性疼痛中医药治疗新进展.医学文选,2006,25(3):183.

[2]郭冬秀.做好疼痛患者的护理提高癌痛患者的生存质量.井冈山医专学报,2002,9(2):69-70.

[3]曾铁英.癌症告知策略的研究.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8,11.

猜你喜欢
性别比癌痛原发性
不同的护理合作模式在癌痛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原发性肾上腺平滑肌肉瘤1例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七连降”
癌痛药物管理政策亟待优化
健康教育路径对癌痛患者药源性便秘的作用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1例报道
老年癌痛患者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
中医辨证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70例
韩国女性公民社会组织参与出生性别比治理的经验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