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华
在儿科护理工作中,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是最基本的治疗方法之一,其操作难度大,技术性高。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对小儿治疗措施的有效开展,对危重儿的救治争取时间,具有重要意义。笔者结合多年护理临床实践,现将在如何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方面的体会报告如下。
1.1 穿刺前 ①心理准备:护士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面对哭闹的患儿,焦躁不安的家长,操作者要保持情绪稳定,对操作充满信心,取得患儿家长的信任和配合。另外做好患儿的安抚工作,通过墙上贴卡通片、悬挂气球等转移患儿的注意力,及时与家长沟通,取得理解与配合;②穿刺前的准备:选择光线明亮,整洁舒适的环境,备齐消毒液、棉签、胶布、输液架、2号头皮针、剃须刀;③穿刺血管的准备:小儿的头皮静脉极为丰富,正中静脉较粗、直,不滑动,易固定但易渗出,颞浅,额浅静脉较直,不滑动,不易外渗,但静脉较细小,穿刺难度较大,耳后静脉较粗,但易滑动,易渗动,不易固定。操作者可结合患儿的病情,血管的充盈度,选择合适的静脉,并用剃须刀剔除静脉部位的头发约5cm范围大小。
1.2 操作中 ①患儿因害怕不合作时,应将患儿双手轻压于助手的双肋下,助手应以双肋为支撑点,双手抱住小儿颊部、颧骨、下颌部,根据不同部位的血管,助手选择合适操作者穿刺的固定方式,与操作者配合默契;②在穿刺血管的上方针头斜面向上,针头与皮肤成 15°左右为宜,通过皮肤将针尖直接刺入静脉。当患儿哭闹时,因静脉回流压力上升,头皮静脉血管会有 1次短暂充盈过程,这时应巧妙地抓住时机,顺利完成穿刺[1];③针头进入血管后有一定落空感,并有回血,部分血管充盈不佳的患儿,即使针头进入血管亦未有回血,可通过轻轻挤压近端头皮针管就会有回血或在穿刺时用 5ml注射器抽吸少量生理盐水接头皮针穿刺进血管后再抽吸有无回血,或打开输液器开关输液,通畅无肿胀即证明穿刺成功。
1.3 穿刺后 ①穿刺成功后针头的固定,也是关系到穿刺成功的重要环节。确定穿刺成功后,首先用一根胶布粘在针柄的前 2/3处,同时,左手拇指垫在针柄下方示指固定针柄于头皮上,如针柄悬空可在针柄下垫个干棉签头部,再用第二根带无菌纱布的胶布遮盖在针眼处,第三根胶布从针柄下呈“V”形固定于针柄两侧,把头皮针塑料管向上自然变成一个小圆的后用第四根胶布固定,用第五根胶布将头皮针塑料管末端固定在患儿左侧或右侧的耳廓或耳垂上。如遇到有患儿因哭闹或应用退热药物引起头部多汗而影响胶布固定时,可用头围固定法固定于穿刺点所粘胶布之上,可避免因出汗胶布脱落[2];②加强巡视,定时观察输液部位有无肿胀,渗漏;指导家长有效的看护,以防患儿及家长引起不必要的血管损伤和破坏。穿刺成功后,指导家长将患儿的一手夹在家长腋窝下,并将患儿的穿刺部位朝外,家长抓住患儿的另一只手,呈“喂奶”姿势。
根据多年的临床护理经验,笔者体会到:①小儿血管的特点是细如丝、分支多、交错成网、相互沟通,根据这些特点,在穿刺前必须选择适宜的光线。如果室内光线太暗,血管看不清楚;如果光线过于明亮,患儿的皮肤上往往会产生一道反光,影响操作者的视觉;②为保证患儿静脉穿刺的成功,护理人员应设法与患儿或家属沟通,营造温馨、轻松的气氛。如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给患儿讲有趣的故事以转移患儿的注意力,对大一点的儿童可亲切的讲明配合治疗就能减轻疼痛,就能一次成功。此时护士切忌使用医学术语或生硬、教训的语气,否则必然加剧患儿紧张害怕的心理,导致患儿血管反射性收缩而增加穿刺难度。如果不做好这些看似与穿刺无关的工作,有些患儿家长就容易对护士产生不信任感,甚至不能配合治疗,从而影响操作者的情绪,增加操作者的心理压力,这种情况下穿刺失败的概率很高;③临床上我们常常感觉到,患儿体位不当严重影响穿刺的成功。穿刺时既要让患儿保持功能位置,又要保证操作者得心应手,不能有碍手碍脚的感觉。如果患儿不能配合,我们要用两个护士帮忙固定,千万不要叫家属帮忙,因为,许多家长由于心疼孩子,往往怕用力摁住或在针头刚进入血管时就放松手脚而导致穿刺的前功尽弃;④根据多年的临床观察,笔者发现 75%的酒精用于小儿静脉穿刺消毒具有如下优点:扩张血管,使静脉更充盈、更显露;无色,不影响操作者视觉;对皮肤无刺激,无损伤;⑤进针时针尖与皮肤应有约 5°的角度,让患儿在不经意中轻快地进针,穿破皮肤后稍作停顿然后进入血管,但针头停顿的时间不能过长,否则穿刺部位的皮肤会很快变红而看不清血管走向,影响视觉,导致穿刺失败;⑥针头进入血管后看见回血并不意味着穿刺的绝对成功,如果此时急于求成,或马虎松懈而没有固定好针头,很容易导致漏针。此时,应用敷贴固定好针柄,再用长胶带固定针管。如果是留置针就用专用敷贴平整、牢固贴紧,记录时间并签名。做到万无一失,巩固穿刺成果,保证液体顺利滴完。
[1]陈翠华.静脉穿刺角度的探讨.中华护理杂志,2007,41(6):365.
[2]郭永红,舒慧芝.小儿头皮静脉穿刺进针角度的探讨.赣南医学院学报,2003,23(3):304-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