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 露
浅谈高职旅游专业案例教学法的运用
□甘 露
从提高高职旅游专业教学质量的角度,阐述了案例教学的特点与作用,介绍了当前高职旅游案例教学的主要形式并分析其存在的三个方面的问题,从而提出了实施高职旅游专业案例教学的五项措施与应该注意的四个问题。
高职;旅游教学;案例教学;运用
案例教学法是1870年担任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的兰德尔(Christopher C.Landell)教授创立的。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在我国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教学中广泛使用。多年的教育实践证实例教学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的问题意识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与人沟通的能力。本文从高职旅游专业的角度,探究案例教学法的实施运用。
案例教学法就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以案例为基本教学材料,将学习者引入工作实践的情境中,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互动、平等对话和积极研讨等形式,从而提高学习者面对复杂工作情境的决策能力和行动能力的一系列教学方式的总和。它不仅强调教师的“教”(引导),更强调学生的“学”(研讨),要求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都要有相当大程度的转变。
(一)案例教学具有的特点
1.案例教学的材料具有独特性。把具有现实性的第一手材料的案例作为教学内容来帮助学生掌握教学目标中的概念、原理和方法。教师应根据教学目的去选择或编制教学案例,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分析讨论案例,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案例教学具有高度的实践性。案例教学中所使用的案例,一般都是真实工作实践中所发生的事件的记录,不掺杂案例编写者个人的评论性和分析性的语言。学生需要进入案例所叙述的真实情境中,通过充当角色,进行仿真实践操作,这样可以实现在课堂上把理论转化为实践,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3.案例教学具有高度互动性。案例教学是借助案例作为师生互动核心的教学方法,以案例作为教学材料,结合教学主题,通过讨论、问答等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思考,与教师一起成为课堂的主人。
4.案例教学是教学相长的有效途径。案例教学要求教师以案例为载体,鼓励学生去探究,去发现、尊重学生的观点,并能接受与自己不同的观点,促使学生人格健全发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教师为达到教学效果必须精心挑选和编写案例,做好充分的授课准备。所以案例教学法对于教师教与学生学都是有益的。
(二)案例教学的作用
1.有利于提高教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采用案例教学法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能力、工作态度及教学责任心的要求很高:既要求教师具有渊博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与实践经验;既要求教师不断地更新教学内容,补充教案,又要求教师要关注旅游业发展现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2.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采用案例教学法对学生的要求更严格。由于案例教学的特殊性,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接受知识与主动探索并举,学生将应用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分析方法,对教学案例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思考、分析和研究。还要求对学生的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有新的开拓,通过阅读、调查和分析,进行一系列积极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3.有利于增加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传统教学中,教师是主体,而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是主体。师生的关系是“师生互补,教学相辅”,学生积极参与,在阅读、分析案例和课堂讨论等环节中发挥主体作用,而教师则起着“导演”的作用。这样加强了师生互动交流,活跃了课堂气氛。
(一)案例方面的问题。案例教学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受案例质量的影响。据调查目前案例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本土化教学案例数量不足。旅游教学案例很多来源于国外旅游企业,由于旅游企业的制度背景、文化背景与中国差别很大,学生缺乏对国外案例的制度背景、文化背景、市场情况、人文环境的了解,导致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本土化教学案例缺乏的问题,已经引起一些专家学者的重视,目前,有些研究人员已经调研征集了一些本土案例,建立了案例库,这样虽然弥补了旅游案例数量的不足,但却无法满足庞大的旅游人才培养需求。二是目前可选用的旅游教学案例质量不高。大多数的旅游教学案例都是国外案例翻译过来的,很多学生认为这些案例未能反映国内的旅游企业的实际,很难具体指导今后的工作,不愿意参与思考讨论。而本土的教学案例又不理想,缺乏经典案例;大多数国内旅游案例都来源于各种媒体,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案例;一些案例教材更新跟不上旅游企业的变化,显得陈旧过时,存在不同程度的老化现象。
(二)教师方面的问题。案例教学的成功,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实施案例教学的态度与方法,如何对整个案例教学过程的控制与调度等。当前教师获取案例的渠道不太通畅,教师对于案例的获取渠道有限,大多来源于媒体和网络;加之又不清楚如何去编写案例与案例分析,以致于很多教师把举例当作案例,因此出现了许多教师在课堂上将一个例子当作案例使用的问题。
(三)学生方面的问题。案例教学的效果好坏,直接取决于学生能否积极参与和配合,取决于学生是否具备相应的知识水平和技能。近几年高职生的入学成绩普遍偏低,他们对抽象问题的理解力,自主意识,参与意识以及自主学习能力普遍较弱。这样使得实施案例教学法时,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不高。在没有案例讨论时,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不高,很少或不积极地进行案例的阅读和理论理解,容易产生案例分析时学生无动于衷,教师被动尴尬的局面。
(一)加强旅游教学案例的收集、整理、编写和选择工作。案例教学成功的关键是为学生选择高质量的典型案例,使学生通过一个案例的学习,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因此要求教学案例要具有真实性、客观性和代表性。案例可以来源于实际,也可引进现成的旅游管理案例,也可自行编写。
(二)科学设计案例教学环节。典型的哈佛案例教学是三阶段模式,即个人学习——小组讨论——全班课堂讨论。每个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要为自己的分析进行辩护并与他人进行争论。教师主要是充当主持人,发挥两方面的作用,一是引导学生讨论,二是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学生在讨论发言中,需要对所学知识的各种逻辑关系进行大量的思维,在思维过程中对问题进行判断、分析、研究、论证,并提出解决方案。因此,教师在实施案例教学法时,首先要结合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精心设计选择案例;其次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案例的理解和思考;再次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讨论积极性,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对案例进行讨论,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要做好案例的分析总结,对案例所涉及的理论问题及学生讨论的优点和不足进行点评,解答学生讨论中提出的问题。
(三)把案例教学与教师的企业兼职结合起来。案例教学是对旅游企业经营管理中真实情景的分析,要求指导教师不仅具有浓厚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要有丰富的专业实践经验,对教学案例有深刻的体会。这样在引导学生分析案例时才能很好地把握系统理论知识与实践巧妙的结合,更有说服力和启发力。当前,我们很多高职旅游师资都是从其他相关专业转型过来的,对于旅游企业的实际运作缺乏经验,存在实践能力方面的差距。因此,我们要鼓励高职旅游专业教师到旅游企业挂职、兼职,保持与旅行社、旅游酒店和旅游景区的长期稳定的联系,通过实地考察和实际参与旅游企业经营管理发现教学案例。
(四)把案例教学与学生的实习结合起来。高职旅游专业教学模式大多实行“2+1”模式,即两年学校学习理论,一年在旅游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在实习期间,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在实习中做有心人,注意观察身边实际事例和学习别人处理问题的方法,并如实记录到实习日志和实习报告中去。这样,教师通过学生的真实实习过程遇到的问题、环境及解决方法,就可编写具有一定适用性的实证案例。
5.加强旅游教学案例教材的建设。目前旅游专业教材和案例集很多都是从国外引进的,即使是国内的案例,从理论观点到案例分析也与国外的案例如出一辙。这种案例的学习与讨论,以及原理的运用不太适合中国的旅游企业现状。因此,当前急需一套反映我国文化背景和旅游管理现状的案例教材,这就需要我们旅游工作者、旅游研究人员和从事旅游教学的教师一起努力,加快旅游教学案例教材的建设,形成一系列中国本土化的旅游管理教学案例书籍,帮助提高旅游案例教学质量,从而提高高职旅游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提高运用理论解决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的能力。
(一)应根据课程内容和教学进程的不同环节,选择不同的案例教学方式。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时要系统地讲授基本理论,只需适时地选用案例进行说明,帮助理解,加深认识,不需多用,如《旅游概论》等。在积累了一定的理论和概念知识后,进行专业技能课程学习时,如《导游业务》、《餐饮服务》等课程,可以将理论问题与案例讨论、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思维训练。
(二)正确处理理论讲授与案例教学的关系。案例教学法要与其他方法交叉运用,案例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应与所对应的理论知识有直接联系,即案例教学一定要在理论基础上进行。
(三)选择案例要适量适度,有针对性。根据需要有所选择和侧重,不必每章每节都用。如讲授一些通用性、基础性的知识,如:旅游、旅游者、旅游资源、旅游业、旅游交通等概念时,就不一定要运用案例分析来学习。但对于应用性较强的内容,教学时则可多用案例教学,如旅游资源开发、旅游的影响、旅游营销、旅游法规和导游业务等教学内容。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可选用简单的案例,对高年级学生,则可选用些复杂一些的案例。
(四)要经常组织教师观摩案例教学。要提高教师案例教学水平,有必要组织进行案例教学的示范课观摩,对教师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指导,激发教师案例教学的热情和积极性,达到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推进案例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改革。
总之,高职旅游专业实施案例教学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方法,是促使学生由被动地接受教育转变为主动地学习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有效途径,对于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和多种能力与素质起到重要作用,应该在高职旅游教学中不断加以运用、普及与推广。
[1]黎霞.案例教学法在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的运用[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5(5):121-122.
[2]周群群.旅游管理案例教学实践中的障碍分析及对策[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10).
[3]冯平,殷剑.浅论高职旅游案例教学模式[J].考试周刊:2007(25).
责任编辑 颜小兵
甘露(1974-),女,硕士,江西鹰潭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旅游管理和高职教育。
课题项目:此文系2007年江西省高校教学改革立项课题“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的案例教学研究”(XJG—07—60—8)的研究成果。
G712
A
1008-7518(2010)17-005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