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杰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UC是一种病因不明、主要侵犯结、直肠黏膜和黏膜下层的炎症,不足10%者病变可累及末端回肠”[1]。20% ~30%的重型UC患者经药物治疗不能缓解,30% ~50% 的重型UC患者需结肠切除治疗[2]。现将我院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住院的42例溃疡性结肠炎病例报告如下。
1.1 诊断标准 参照1993年全国慢性非感染性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制定的UC诊断标准[3]。
1.2 一般资料 UC患者42例,男28例,女14例,男女之比为2:1。年龄18~82(平均35)岁。临床分型:轻度20例;中度14例;重度8例。
1.3 纤维结肠镜下主要改变充血水肿38例;溃疡34例;糜烂27例;质脆出血25例;脓性19例;粗糙颗粒11例;结肠袋消失6例;息肉形成10例;肠腔狭窄2例。
1.4 病变部位分布情况 直肠+乙状结肠21例,直肠+乙状结肠+降结肠13例,直肠3例,乙状结肠4例,乙状结肠+降结肠+横结肠3例,横结肠+升结肠2例,升结肠+回盲部1例。结果显示:直肠和乙状结肠为好发部位,占全部病例92.9% ,其中尤其以直肠+乙状结肠最为多见。
1~2治疗方法42例UC患者中用柳氮磺吡啶/5-氨基水杨酸(SASP/5-ASA)者24例,SASP/5-ASA+激素者11例,激素+免疫抑制剂者4例,SASP/5.ASA+激素+免疫抑制剂者3例(3.7%)。还对24例患者联合喹诺酮类或咪唑衍生物等抗生素,21例患者联合肠道微生态制剂等治疗。
1.5 疗效标准 根据1995年太原全国非感染性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制定的诊断标准,分为近期治愈、有效、无效。近期治愈:临床症状消失,肠镜检查黏膜无缺损;有效:大便次数减少,镜下炎性病变数目减少,病变范围局限,炎性反应减轻;无效:镜下炎性病变数目、病变范围无明显改变,临床症状无好转。
近期治愈34例,好转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8%。
UC是一种主要侵犯结肠黏膜和黏膜下层的慢性结肠炎症。近年来,随着结肠镜的普遍开展,UC在我国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但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研究认为与进食蛋奶、肉类、辛辣食物、烟酒、过度紧张、感染、遗传及免疫等有关[4]。肠镜下表现以糜烂、溃疡、出血、渗出及假息肉多见。内镜下活动期可见黏膜呈细颗粒状,并有弥漫性充血、水肿、脆而易出血,伴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及多数形状不规则大小深浅不同的溃疡,覆盖有黄白色或血性渗出物,晚期有肠壁增厚、肠腔狭窄、假息肉形成,甚至癌变。病理活检显示非特异性炎性病变和纤维瘢痕,同时可见糜烂、隐窝脓肿、腺体排列异常及上皮变化、假性息肉形成。
对于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目前仍强调以内科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和个体化治疗原则,轻度的溃疡性结肠炎药物治疗以柳氮磺吡啶,5-氨基水杨酸为主,中度以上患者可加用激素治疗,而重度患者以激素静脉给药为主要途径[5]。同时应密切观察有肠道出血,肠梗阻等并发症的发生。临床中对作出溃疡性结肠炎诊断前,必须排除各种有明确病因的慢性结肠炎症,临床上对原因不明的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的中年患者,应高度怀疑UC的可能。对疑诊UC的患者,应仔细分析临床特点,及时行肠镜及活检,必要时可结合其他影象学检查,血沉、CRP等检查有助于了解病情活动情况。患者一旦明确诊断,要结合每例患者的具体情况,准确选择适当的治疗办案,联合用药严格掌握适应证,考虑周全,兼顾用药的利与弊;不随意换药或停药,以免使病情反复或加重。
[1]郑芝田.胃肠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775-794.
[2]Travis SP.Review article:the managem ent of mild to severe acute ulcerative colitis.A liment Pharm aco Ther,2004,420(suppl 4):88-92.
[3]全国慢性非感染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制定的炎症性肠病诊断标准.中华消化杂志,1993,13(13):354.
[4]潘国宗,曹世植.现代胃肠病学.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245-1258.
[5]J Shanahan F.Inflammatory bowel diease.Gastroenterology.2001.120(6):622-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