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霞
(江苏省泗阳双语实验学校)
让数学家庭作业放飞学生的灵性
◆徐春霞
(江苏省泗阳双语实验学校)
数学家庭作业若形式单一,机械重复做题,易导致学生觉得作业枯燥无味,效率低下。在家庭作业设计上,可根据新课改要求及所学知识的特点设计自主性作业。努力把操作性、实践性、生活性、层次性、人文性融于一体,让学生融入学校、家庭、社会广阔的天地中去锻炼、去实践,从而实现数学学科的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做到学科间融合,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完成作业中放飞自己的灵性。
操作性 实践性 生活性 层次性 人文性
凡是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学生学起来会精神愉快。丰富多彩的数学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直观有趣材料,只要精心设计,就会使家庭作业的内容趣味无穷,设计一些制作或者创作性作业,做到“寓做作业于创作中”。如,学习“认识物体和图形”后,可让学生利用圆、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等进行剪、拼,进行平面图形的设计。由于学生平时注意观察、思考,剪、拼出了很多富有创意、寓意的作品。
又如,学习“长、正方体表面积展开图”后,组织学生开展立体图形设计比赛,学生利用双休日自己买彩色卡纸,设计出丰富多彩的作品,作品中融入了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及美好愿望。
由于学生创作兴趣很浓,能充分发挥想象,设计出许多成语故事、童话故事及自己心目中的美好家园等作品。将课堂中的数学知识与生活感受密切结合起来,真正体验到数学的美和创造的美,从而使学生爱数学的情感油然而生。
“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学生只有在活动的过程中才能感悟出数学的真谛,才能逐渐养成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勇于创新的习惯,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学生在课堂上、书本里学到的理论知识,只有与丰富的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变得鲜活起来;只有经过自己的亲身实践,才能变得丰满、深刻。因此,学生的数学家庭作业应该活动化、具有实践性,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体验、感受、探索、应用所学知识,自主完善知识建构。例如:学习“大树有多高”后让学生测量出家中或附近的一些高的建筑物或公共实施的高度,写出测量的主要数据及计算的过程。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能进一步了解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在巩固知识的同时,其思维在深度和广度上得到发展,实践能力、合作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在操作实践中充分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能体验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从生活中来的数学才是“活”的数学、有意义的数学。因此,家庭作业的设计,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要让学生走出学校、家庭到社会中去调查、去体验,发现所学的数学是身边的数学,是有用的、有意义的数学,使学生感到喜闻乐见。如:教学“千克的初步认识”后,安排学生的作业是:去超市找一找 1千克重的物品有哪些?调查一根火腿肠、一包方便面、一袋食用盐等的重量。和爸爸妈妈一起先猜一猜 1千克的鸡蛋大约有几个?然后称一称,数一数。
学生通过走入社会,不但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更锻炼了他们的生活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教育必须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而教育的内容、形式、要求必须有多样性。为了让学生能自主地、富有个性地参与学习,家庭作业的设计增加了选择性、层次感,把作业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家庭作业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出难易程度及数量各不相同的题目,例如,教学“长方形的周长”后,设计出 3道必做题:已知长和宽,求周长的基本题;2道选做题:量出家里的书桌或者饭桌的长和宽,并求出它的周长;1道挑战题:用一根长 20厘米的细绳,你能围出几个不同大小的长方形?让学生自己选择是独立完成,还是合作完成、或者咨询家长完成等。这样不仅能发展学生的个性思维,还树立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新教材注重体现数学文化的价值,从一年级开始就以生动有趣、易于阅读的形式,以“你知道吗”为题,向学生介绍一些有关数学家的故事、数学发现、数学史的知识等,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内容的呈现,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产生与发展首先源于人类生活的需要,丰富学生对数学发展的整体认识。除了课堂上充分利用数学新教材的文化特性,让学生切实领会到数学的文化价值外,在课后,可布置学生形式多样的综合性作业,如:布置学生阅读报刊书籍中的数学家的故事、数学游戏、数学发现与数学史的知识等;还指导学生撰写《数学日记》、办《数学小报》、写《数学小论文》等。
让学生在家庭作业中激发探索热情,发展思维能力,陶冶性情,进一步感受数学的文化价值,受到深刻的人文教育。
家庭作业应是富有色彩、充满情趣的多元的、花样的复合体,让学生在愉悦的心境中获取知识,在作业的过程中放飞自己的灵性,培养他们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