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延生
《鸿门宴》是《项羽本记》中最精彩的一节。这一节最突出的艺术特色便是运用了鲜明的对比映衬。
1.刘邦、项羽两大军事集团兵力上的对比。文章一开始,为了突出当时的形势对刘邦的极为不利,作者作了这样的交代:“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这就映衬出两大军事集团在兵力方面的悬殊,刘邦处于敌众我寡的危急形势。再加上范增向项羽提出对刘邦应采取“急击勿失”的建议,这就营造了极为紧张的气氛,形成了剑拔弩张的紧张局势。
2.主要人物性格特征的对比。由于作者铺设了双方兵力的悬殊和局势的紧张,这就为揭示刘邦和项羽这两个主要人物特有的性格特征奠定了基础。就刘邦方面,其性格特征是多谋机诈,善于玩弄权术,但又能忍辱负重。作者借范增的口,说他是一个“贪于财物,好美姬”的人,但他为了实现自己“欲王关中”的政治野心,居然能做到“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用此种手法来迷惑项羽。当刘邦听到项羽要起兵击破他时,马上向自己的军师张良请教对付项羽的办法,并将自己的做法推到别人身上,接着又用玩弄权术的手法,低声下气拉拢、利用项伯。到了鸿门后,他又抓住项羽沽名钓誉的特点,先向项羽称臣谢罪,又说自己和项羽都是“戮力而攻秦”的同胞,“然不自竟能先入关破秦”,以此来表明自己在各方面都不如项羽。这样一来,使原来火冒三丈的项羽满足了自己的虚荣心,对刘邦的怒气立刻烟消云散,而且还以宴相待。对张良、樊哙等人,刘邦在处于危急时,总是和他们商量,对他们的建议,刘邦总是言听计从,因而取得了他们对他的忠诚,在关键时刻既为他出谋献策,又为他拼死效力。而项羽呢?其性格特征是豪爽直率、刚愎自用、优柔寡断而又不善于用人。当听到曹无伤的告密时,立刻火冒三丈,决心消灭刘邦。当听到项伯说“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的话后,又改变了消灭刘邦的打算,答应了项伯对刘邦“善遇之”的要求。等到刘邦到了鸿门,对他说了一席虚假的“谢罪”言辞之后,他竟看不出刘邦的谢罪是骗局,反而洋洋得意,马上请刘邦喝酒,并把自己所得情报的来源也说了出来,把他和刘邦的嫌怨归咎于为他搞假情报工作的曹无伤。这体现了他思想上的糊涂、政治上的幼稚,完全丧失了一个带兵的统帅应有的最起码的警惕。在宴会上,范增多次示意他杀刘邦,而他却“默默不应”。项羽在这场斗争中犯下了不可挽回的错误,终于导致后来垓下之围、自刎乌江的悲惨结局。
3.双方谋士、猛将的对比。作者为了充分揭示刘邦、项羽这两个人物的个性特征,还巧妙地通过直接描写、间接描写、对话交代、暗中透示等方式,将双方的谋士、猛将乃至内奸作了对比映衬。在刘邦一方的谋士张良,其性格特征是多谋而恭谨。当项伯为了私人情谊,“夜驰之沛公军中”,将项羽即将对刘邦采取军事行动的消息告诉张良,并劝张良赶快随自己离开刘邦的军营时,张良不但没有随项伯离开刘邦,而且极力在项伯面前为刘邦疏通以缓和矛盾、平息事端,使刘邦能争取时间,化被动为主动。当项庄舞剑,刘邦的生命处于危急时,他到军门告诉樊哙,以刘邦不能再喝酒了,不能来告辞为借口,替刘邦献上了送给项羽和范增的礼物。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他对刘邦的忠诚和足智多谋。作为项羽一方的谋士范增,其性格特征是老谋深算,头脑十分清醒。他能根据刘邦的过去和现在的所作所为,推测出刘邦的志向很大,并在项羽下令“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的盛怒的情况下,在项羽面前火上加油,建议项羽对刘邦“急击勿失”。在宴会上,他多次向项羽递眼色,并多次举起佩带的玉玦来示意项羽杀刘邦。在项羽“默然不应”的情况下,他能果断地走出去,召来项庄,要项庄在宴会上舞剑时,趁机把刘邦击倒在座位上,杀死刘邦,但因项伯“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使范增的计谋遭到了失败。在他接受了刘邦的礼物后,他将礼物“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并怒骂项羽“竖子不足与谋”,最后预言“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以上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他的政治远见和清醒头脑。就刘邦的猛将樊哙来说,其性格特点是勇猛粗犷,但粗中有细,在鸿门宴会中有充分的表现。相反,项羽方面的大将项庄,其性格特征是有勇无谋,他虽然有杀掉刘邦的机会,但终于不能完成任务,最后导致刘邦成功逃脱。
4.个性化的人物语言的对比。历史作品的语言最看重的是反映历史的真实,即使是作品中的人物语言也是如此。所谓性格化的要求,则不能不退居到第二位,而且也只能在反映历史真实的前提下才得以实现。把《鸿门宴》刘邦对项伯、项羽所说的话跟樊哙对项羽所说的话比较分析,不难看出:刘、樊二人的意思完全相同,但由于二人身份不同,说话的场合不同,表达的方式也就有所不同;而这种不同又恰恰统一于刘邦集团的同一策略目标之中,通过比较,我们对事态发展的过程便获得了更清晰的认识。我们不妨把刘邦对项伯、项羽说的话和樊哙对项羽说的话加以比照。刘邦:“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意能先入关复见将军于此。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樊哙:“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将军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由比较可以看出:刘邦的话委婉谦恭,樊哙的话感情直接外露,互为补充,不见重复,说明刘邦集团的上下一致。
司马迁善于刻画人物,在描写人物时,特别注意突出重点,抓住人物性格的主要特征,以此作为材料取舍的标准。在具体描写过程中,作者也通过旁人的叙述,表现人物特点。如《魏公子列传》中的如姬从未出场,司马迁却从侧面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有胆有识、见义勇为的“绝代佳人”形象。正如郭沫若在《虎符》的《写作缘起》中说的:“司马迁替我们留传了一位值得赞美的女性——如姬。凡是稍有历史常识的人,提到信陵君,没有不知道如姬的。”如姬为了救赵存魏,也为了报信陵君的知遇之恩,冒死盗了兵符,也侧面映衬了魏公子。《屈原列传》写屈原也多次运用了侧面映衬的手法。写屈原被怀王罢黜后,怀王三次被秦所骗,最终客死于秦,突出了屈原的个人遭遇与楚国命运息息相关。写屈原见“迁”,放逐后还“眷顾楚国,系心怀王”,又一次为屈原作不平之鸣。写屈原死后的影响,均是侧面为屈原着笔。《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渑池之会”写到最后说:“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点出了赵国在外交上的胜利是以军事力量作后盾的,侧面交代了廉颇的作用。在后面“负荆请罪”的故事中,蔺相如回答门客时说到“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也是照应了前面,表现了蔺相如看问题的客观和全面。
《史记》中的侧面描写,还表现在以宾衬主、以次衬主的映衬手法上。俗话说:“牡丹虽好,还须绿叶相扶。”用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宾衬主,以次衬主,这种方法运用得好,就会使主体更突出、更美好,从而收到美的艺术效果。在《信陵君窃符救赵》中,“魏公子仁而下士”的性格被刻画得淋漓尽致,形象栩栩如生、光彩照人。这一艺术效果的取得,除了因为作者绘声绘色地描绘了魏公子的言谈举止之外,还得益于该文多方面地运用了映衬手法。为了突出魏公子的形象,作者描写了众多人物,这些人物作为陪衬,众星捧月般地对魏公子起衬托作用,使魏分子的形象跃然纸上、呼出欲出。这些陪衬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以士人的“归”映衬魏公子的“仁”;(2)以侯嬴之“傲”映衬魏公子之“恭”;(3)以随从的“骂”和宾客的“惊”映衬魏公子的“诚”;(4)以平原君之“谦”映衬魏公子之“德”。总之,《信陵君窃符救赵》通过人物之间的关系,有力地映衬了信陵君的形象,犹如烘云托月,魏公子的形象更加鲜明,其他人物也神态各异。
反衬手法的运用,可使主要人物相得益彰,形象显得更加鲜明突出。《廉颇蔺相如列传》的主要人物是蔺相如,但也写了其他一些人。“完璧归赵”这个故事中,作者先写了秦王的贪欲,如“相如奉璧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又写了秦王的欺诈,如“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在“渑池之会”的故事中,也对秦王有所描述,先写秦王令赵王鼓瑟,戏弄赵王。当相如提出“以相娱乐”的要求时,“秦王怒,不许”,但最后还是“不怿,为一击缶”,写出了秦王的色厉内荏、难以下台的窘态。在这两个故事中,作者写了秦王的贪欲、欺诈、色厉内荏、窘态毕露,主要是为了反衬出蔺相如的机智勇敢。“负荆请罪”这个故事,作者以廉颇的居功自傲、心胸褊狭,反衬出蔺相如的豁达大度、顾全大局。廉颇炫耀自己“有攻城野战之大功”,鄙视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蔺相如在与舍人的对话中则说:“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在这里,作者又以廉颇重视军事斗争、轻视外交斗争,反衬出蔺相如的见识独胜廉颇一筹。
《史记》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影响是巨大的,而且是多方面的,如果细细分析起来,《史记》人物刻画的艺术特色还有很多,以上两点仅是从映衬手法方面的表现而言,学习其刻画人物的方法,有助于对传记文学以及小说的阅读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