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办好 实事办实
——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二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第三期培训班总结会上的讲话

2010-08-15 00:44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0年10期
关键词:结业研修中医药

孙 光 荣

好事办好 实事办实
——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二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第三期培训班总结会上的讲话

孙 光 荣

国家中医药管局第二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第三期培训班,于2010年4月11日至17日在四川省成都市举办。第二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人员应到224人,实到222人。仅吉林省朴春丽因有紧急任务和301医院窦永起因经费未到位请假,参加培训率达99.1%;还有河北、山东、贵州、云南、辽宁、上海、福建、安徽、江苏、重庆、四川等省、市的师承学员254人自愿参加了学习,实际参加培训人员为476人。

1 基本情况

4月11日上午举行了隆重简短的开班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事教育司巡视员兼副司长洪净同志及项目主管周景玉同志,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兼局长杨殿兴同志及副局长罗良娟同志,主讲导师代表、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曹洪欣同志,国家中医药管局第二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培训班班主任孙光荣同志出席了开班式。

杨殿兴局长代表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致欢迎词,并介绍了四川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情况。洪净副司长发表了重要讲话,要求加强研修力度、讲求研修方法、进一步提高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的实施成效,强调一要加强动态管理、监控研修进度、落实研修内容;二要明确研修重点、讲求研修方法、提高研修实效;三要严格执行研修计划、严格考核研修成绩、严格把好结业关。使全体研修人员进一步明确了研修方向,提高了研修认识,坚定了研修信心。

本次培训班聘请了国医大师郭子光教授和全国著名中医药学家和伤寒学家曹洪欣、翁维良、郝万山、梅国强、冯世纶、姚梅龄、熊继柏、李金田、崔乃强教授主讲,欧阳恒教授因病未能亲自讲授,由其弟子杨志波教授代为串讲,本期培训班还特别启用了第一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的优秀学员李赛美教授主讲,12位主讲导师的讲授获得了全体研修人员的欢迎,使全体研修人员对《伤寒论》的原文的理解及其理论原则的临床应用的认识有了显著的提高,对糖尿病、急腹症、皮肤病和复杂危急症的辨治方法有了新的了解。广大学员一致认为,这种以中医经典理论原则为指导、结合临床实例进行的教学,是培养真中医、名中医的不二法门。

2 主要特点

本次培训班凸显出以下几个特点:①凸显了主讲导师的多元化,既有国医大师,也有著名的、资深的中医药学家,又有来自第一线的中医临床名家,还有年富力强的中青年名师,各有学术专长,各有教学特点,准备充分,资料翔实,讲授生动,内容精湛。②凸显了研修学员的责任感,一方面主动克服了天气潮湿阴冷、宾馆接待条件有限等困难,认真、积极地参加研修;另一方面在自愿成立学科组的基础上,又有河北、山东、甘肃、河南、湖北、江西等省的研修人员主动提出了按行政区划遴选联系人的建议,宁夏、湖北、河南等省的研修人员主动提出了组织“全国中青年名中医专科专病巡讲团”的建议。 这些都充分体现了研修人员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和临床能力的紧迫感和以推动中医学术进步和中医药事业发展为己任的责任感。③展现了研修学员的潜力。本次培训班继续举行了第六次至第九次研修报告会,王健、马文辉、贾海忠、刁成军四位研修学员和自愿参加培训的两位师承学员丁大愚、蒋富斌做了研修报告。另外,马文辉、贾海忠等学员还在研修一年中出版了专著,这些,都初步展现了研修潜力。

3 问题与建议

本次培训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建议:①个别省市或单位对研修工作重视不够,有的经费没有到位,有的放任自流,没有专人管理,影响研修学员的积极性和研修进度。建议对研修经费落实和管理情况进行一次检查。

②有极少数研修人员单位、课题或个人的原因,不能坚持自始至终的听课,中途返回,既影响其本人的研修质量,也影响全班的研修氛围,建议加强研修过程管理,加强课堂出勤率的考核,并纳入结业考核之中。

③年度考核在即,但部分研修学员因网络监控等原因仍未按时完成研修计划,其中根据人事教育司领导研究决定作业(经典医籍学习、临床实践、跟师临证、重点学科进修、30份医案)上传时间推迟到4月30日24时。如果再延误,则必须按照研修计划的有关规定办理,直至取消研修资格为止。至于医案等撰写格式,应按照范例书写。

④研修结业后的“名份”问题,这是自第一批研修班以来,所有研修学员共同关注的问题,因为以下原因,研修人员是一个特殊全体:a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的计划、实施是政府行为,是培养新一代名中医的重大举措,不是地方、单位、个人的行为,因此研修结业后,政府必须给予相应称号和待遇; b研修人员基础好、起点高,全部是主任医师,是当地中医临床学科的带头人,其中45%以上是当地名中医,35%以上是博士生导师,5%以上是第四批师承学员的指导老师。因此,研修人员结业后,是中医的“国家队员”,不是“地方队员”,应当由政府授予国家级称号;c研修门槛高,必须具备主任医师职称、中医临床15年以上才能报名,每批研修学员都是经过本单位推荐、省市中医药行政管理部门审查、全国统一笔试和面试,合格后录取才能获得研修资格,不是凭借血缘关系、学派关系、师徒关系进入研修项目的。所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是我国有史以来中医临床继续教育的最高层次的教育项目,研修结业后理应给以相应的称号;d研修难度高,经过三年的系统培训,主讲导师全部是国医大师、全国著名中医药学家和临床家、中医名师,而且每个研修人员要经过师承三位名中医,临床侍诊继承学术经验,从理论教学到临床实践都是用典型的“名师集体带高徒集体”方式完成研修任务的。因此,研修结业后应当是我国中医临床执业医师的最高层次的学术代表,是新时代中医临床的领军人才,理应给予相应称号;e研修结业要求高,每个研修人员结业都必须完成经典医籍学习、临床实践、跟师临证、重点学科进修、医案撰写的作业,结业还要达到经典理论、中医临床科研设计、典型医案、中医策论的笔试,从考试科目到评卷标准都是我国中医临床考试的最高规格,超越了所有博士生、师承人员、高级专业职称晋升的考试,因此研修结业后,理应给予相应称号。因此,建议国务院人事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给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的结业研修人员授予“全国中青年名中医”或“全国新时代中医临床领军人才”称号,并优先参与国医大师、国家级名中医的遴选。从而由国医大师、国家级名中医、全国中青年名中医构成我国国家级的中医人才梯队。至于师承学员,同样可以纳入“全国中青年名中医”队伍,解决的办法是根据师承学员与研修学员的学习内容的差别,通过三年的中医药经典的集体培训,参加经典理论、中医临床科研设计、典型医案、中医策论的笔试,合格者即可授予“全国中青年名中医”称号。

4 提高研修效能

关于事业、人才、教育三者的重要性及其相互密切的关系,古人早有明训,宋代胡瑗曰:“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借用到亟待继承创新的当今中医学界,则可以说“致中医之兴者在人才,成中医之才者在教化”。也就是说,做强中医药队伍是做强中医药事业的根本,做强中医药教育是做强中医药队伍的根本。

何谓“中医”?中医,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以望闻问切获取“证候”信息,通过“四诊合参”进行辨证论治,采用天然药物疗法和非药物疗法实施医疗保健的医学行为主体。由于中医具有“个性化的辨证论治、求衡性的防治原则、人性化的治疗方法、多样化的干预手段、天然化的用药取向”的五大特色,具有“临床疗效确切、用药相对安全、服务方式灵活、费用比较低廉、创新潜力巨大、发展空间广阔”的六大优势,使中医学既成为中国古代的主流医学,又成为现代具有中国特色的医药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将成为世界未来的优势医学。因此,国家、民族和人类呼唤中医,国家、民族和人类呼唤德业双修的真中医,国家、民族和人类呼唤德业双馨的名中医。

中医学,源于中华文化,汲取了中国古代当世的哲学、史学、文学、数学、天学、地学、兵学、律历学、物候学乃至星象学和堪舆学的精华,融合了儒学、道学、佛学的适合医疗保健的内容,堪称集人、文、医、药学之大成。同时,历代中医名家通过数以亿万计的人类活体的临证实践,积累了无与伦比的养生健体和防治疾病的经验,成功地构筑了中医学理论体系。因此,唯有持之以恒地读经典、多临床、拜名师,才有可能成为中医,才有可能成为德业双修的真中医,才有可能成为德业双馨的名中医。

“拜名师”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只有经过名家亲炙,名家的德学才识和临证经验才能够薪火传承。如果“拜名师”只是随诊抄方、整理经验、发表临床报告,那只是求其术而失其道了。大家知道,道家的修炼分为道、法、术、器四个层次,真中医的修炼过程同样也有道、文、学、术四个层次,最基础的第四个层次是“术”,开什么方、用什么药、怎么选穴、怎么进针等;第三个层次是“学”,各个专科专病的认识和防治疾病的理论与方法;第二个层次是“文”,就是渗透于中医学各个环节的中医药文化;第一个层次是“道”,就是如何做中医人、如何做中医事、如何做中医学,简而言之,就是中医如何做人、做事、做学问。因此,必须明志、明德、明理、明术、明法、明业,才可谓明中医之道。

如何在“拜名师”的进程中加强研修?结合我亲身的体验,我诚恳地建议各位研修者在“拜名师”的研修进程中,要做到四个“善于”,练好四大“功夫”:

四个“善于”就是:一是善于以自身的言行彰显“生命至贵”的理念,诠释“大医精诚”的内涵;二是善于理解和运用中医药经典著作的理论原则;三是善于学习和继承导师的医德医风、思辨方法和独家学术经验;四是善于汲取适合自己专业的新知识、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乃至民间医药的经验。

四大“功夫”就是:背诵功夫,精读功夫,领悟功夫,发掘功夫。

①“背诵功夫”,中医的“四小经典”,即《汤头歌诀》、《药性赋》、《濒湖脉诀》、《医学三字经》和“四大经典”,即《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必须通读,核心内容必须熟记于心。此外,《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等古文以及诗词歌赋的代表作也必须诵读娴熟。

②“精读功夫”,在背诵经典原文的基础上,精读一部经典和一部适合自己专业的医籍,如《中藏经》、《医宗金鉴》、《医方集解》、《针灸大成》、《外科正宗》、《银海精微》等皆可,经过自己亲笔的通读、摘要、批注、参校,精读一本,这叫做“精通一经、专攻一道”,这是在中医学术界立足持身的要诀。

③“领悟功夫”,任何名家必有独家之长,在“拜名师”的侍诊、抄方、研讨、总结的过程中,要真实领悟、真实继承、真实创新名师的独家之长。例如,“国医大师”任继学老教授运用骨碎补、生车前子、炒车前子、生山楂、炒山楂治疗结肠炎有奇效,如果单抄此方,就只知治此病,但如果领悟到车前子、山楂的生、炒并用的原理,则可推而广之,创造性地继承名老中医的用药经验。

“国医大师”李玉奇老教授观察到“红绛亮带舌”是重度萎缩性胃炎的典型舌象,“猪腰舌”是癌变前兆的典型舌象,比仪器检测还能早知道,如果单记得此法就只能诊此病,但如果领悟到“红绛亮带舌”和“猪腰舌”具有舌质深红、舌面光滑、舌根无神三大共同特点,就可以推而广之,创造性地继承名老中医的舌诊经验。

“国医大师”张琪老教授将“血府逐瘀汤”广泛应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心肺功能障碍、脑外综合症、消化道各部瘀血、妇科瘀血等,单是见方抄方,就只能遇一病知一病,如果领悟到应用“血府逐瘀汤”的原则与要点,就可以推而广之,创造性地继承名老中医的化裁古方用以异病同治的经验。

④“采掘功夫”,毛主席早就精辟地指出“中医药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这就需要练就采集和发掘的功夫。到哪里去采集发掘,我认为可以归结为三句话,“上求之于古,中求之于师,下求之于野”。一是到中医古籍中去采集发掘,二是到名老中医临证经验中、特别是典型医案中去采集发掘,三是到民间医药经验中去采集发掘。采集发掘什么?就诊断方面而言,主要是采集发掘辨识“寒热虚实生死逆顺”的辨证经验,就是在分清阴证、阳证的大前提下,如何明白是寒证、热证、虚证、实证、生证、死证、逆证、顺证。

就治疗方面而言,主要是采集发掘“一清二祛三消四通五止”的论治经验,“一清”,是清热毒;“二祛”,是祛瘀、祛痰;“三消”,是消结(也就是消结石、消结节)、消坚(也就是软坚)、消肿;四通,是通神、通气、通经络、通大小便;“五止”,是止痛痒、止汗血、止吐泻、止咳喘、止痉挛。再分阴阳,总共也就是30个方面的大法则,这其中就包罗了许多方剂、药物和方法。只有真正明中医之道,真正掌握了这30个方面的大法则,才能真正做到“心中有大法,笔下无死方”。

做到四个“善于”,练就四大“功夫”,才能成为德业双修的真中医,才能有望成为德业双馨的名中医。

最后,衷心祝愿各位成为我国新时代的中医临床的领军人才,成为国家级中青年名中医!谢谢大家

(本文编辑:杨建宇)

猜你喜欢
结业研修中医药
中华诗词学会作风建设培训班结业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一主六维:深度卷入的研修模式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基地联合下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理论联考的探索与研究
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
泉州市新型职业女农民(泉港家政)培训班结业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