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玲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崇尚文化的力量。而汉字正是承载中华历史文化的最为重要的形式。著名特级教师程翔老师就曾说过:“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根,用汉字写成的课文是阅读教学的唯一依傍。”所以语言文字应是阅读教学的总抓手,阅读教学的其他目的都必须通过对语言的学习来实现。阅读教学就是以学习语言为主的教学,回归文本、回归语言才是阅读教学的根本。在文本阅读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敏感力,引导学生在语言上文辞上多下功夫,下巧功夫。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课堂实践,尝试总结出一些指导学生感悟体会文本语言的方式方法,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学生具有了善于发现关键词句的慧眼,并养成深入体悟富有表现力的字词的习惯,可以在阅读中做到直击要点、深入拓展、触类旁通,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此方法要点:一在找准,二在深悟。
《归去来兮辞》里“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一句中的关键词之一是“恨”,恨天亮的慢,表达了诗人归家的急切和渴盼。依句式的对应关系,上句的关键词该是“问”,向行人打听前面的路,即归家之路。缘何寻问归家之路?难道是“少小离家老大回”,或是家在迢迢千里外?还是沧海桑田,人事茫茫,以至于都忘了或辨不出归乡之路了呢?联系背景可知,陶渊明任职的彭泽县离家仅一百多里地,去乡时日也只不过八十天,诗人却以“问”字表达了八十天的心为形役的官场生活,可谓是:久在樊笼、度日如年、恍如隔世,归家的急切、渴盼便在“问”中溢于言表。可见“问”字比“恨”字在表情达意上更值得体味揣摩。“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中,“欣欣”、“涓涓”这两个叠词易为人注意,它们表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而往往会被学生忽略的“向”(趋向)和“始”(开始)才是更富有深意的关键词:自然万物正是在“春及”之时开始了生机勃勃的生长和发展,新生命新开始新希望,诗人也才会在“善万物之得时”,“感吾身之行休”,“知来者之可追”,欲在未来的日子里开始自己的新生活新人生新生命。
另外,在阅读中我们不仅应关注构成句子主干的名词、动词等,还应高度重视起修饰作用的形容词、副词、介词结构,以及连词等起语法作用的词语。《祝福》中有这样一处对鲁镇的老女人们“特意寻来”听祥林嫂哭诉失子经历的描写:“……直到她说到呜咽,她们也就一齐流下那停在眼角上的眼泪,叹息一番,满足的去了,一面还纷纷的评论着。”体会句中的“停在”、“一齐”(副词)这两个词,我们会不由觉得鲁镇的女人们俨然演技高超的演员,在导演的一声令下,分毫不差地共同“流下”了早已准备充足的眼药水。而“满足”、“一面还纷纷的评论着”这些词句所刻画的分明就是一伙食客酒足饭饱之后令人作呕的丑态:腆着肚皮,剔着牙齿,咂着嘴巴,咀嚼着口中的余味。而这些个老女人们所品味咀嚼的正是祥林嫂舔舐的内心最痛的伤口。鲁迅先生也正是要通过这些刺目的字眼让学生深切懂得:欣赏同类的不幸以庆幸自己的有幸,玩味同类的伤痛来填补灵魂的惨白,民众的这种麻木空虚、冷酷残忍才是那个时代我们民族最大的痛。
有些重点词句看似浅易,学生往往会忽视而停留于文字表面不能有深入的体悟,所以巧妙地替换一些近义词或相关词,便会使学生在理解上产生豁然开朗、别有洞天的震动感和喜悦感。试举以下几个例子:
“不准一个奴种留在人间”(《我若为王》)中的“奴种”改为“奴才”,即“不准一个奴才留在人间”可以吗?比较可知,奴才是个体,是外在的具体形式。而奴种是指奴性思想,是根源,是滋养出奴才的种子。“不准一个奴种留在人间”就是从根源上彻彻底底铲除奴才。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再别康桥》)中为何选用了“笙箫”这一意象,而不借用其他乐器,如鼓乐、琵琶或提琴等呢?除诗歌音韵的限制之外,是否还有文字本身的内蕴呢?其实,以“笙箫”作喻不仅是说代表声音的乐器都收起了乐音,陷入了沉默,从而传达诗人黯然神伤的离情,想想在古诗文中“笙箫”这一意象还奏出的是人们隐藏在内心底层的那如丝如缕的哀婉、凄切、孤独的情愫。苏子不是在《赤壁赋》中这样描写:“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徐志摩有意用笙箫表达了与康桥别后,内心将永久回旋绵长不绝的笙箫悲音。
运用了修辞的句子往往是文本中表情达意的关键句,鉴赏时一定要从每种修辞的不同特点出发加以把握,仔细琢磨。比如“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阿房宫赋》)是一个特殊的比喻句。学生往往着眼于“多”字,也易意识到喻体的范畴是人,从而认为该句揭示了秦之纷奢的程度——建造宫室的柱与椽比天下人还多。这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一定要引导学生着眼喻体本身来细加体会。“南亩之农夫”、“机上之工女”展现的是农夫田间耕作、工女机上织布的辛苦劳作的场面。(如果学生还是不能领会,可用替换法引导:如果只是体现秦纷奢的程度,用“天宇之繁星”或“天下之农夫”充当喻体可好?)可见,此喻意在深刻揭露秦的纷奢是建立在人民苦难的基础上,“族秦者秦也”的灭亡之道自不言而喻。
文字能令人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尤其是画面感强烈的文字,要引导学生充分调动联想力和想象力,把文字展现在头脑中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下来,这样不仅使有理解难度的句子迎刃而解,还会对文本有身临其境的感受。重章叠唱是《诗经》的艺术特色,在《秦风·无衣》中有着高度体现。比如“修我戈矛”、“修我矛戟”、“修我甲兵”三句富有动作性的同中有异的叠唱,在我们的头脑中浮现出的是一幕秦军磨刀擦枪、舞戈挥戟的热闹场景,更是一个有条不紊、整齐有序、紧张而不凌乱的备战场面。而借助这一画面又将引起读者更多的联想:战争的起因(保家卫国)、士兵的状态(坚定积极)、战争的结果(这样的军队焉有不胜之理)等等。所以,情境联想在阅读中往往会产生奇妙的效果。
除了培养对文字的敏感外,还应引导学生注意文中的标点符号。小小标点符号,其中大有文章。下面以剧本中的标点为例说明。台词中的标点符号具有表明剧中人物说话的语气、神情和心理的作用,是与文字融合在一起的个性化语言。《雷雨》第二幕第一场,周朴园与鲁侍萍相认之前的对话中有多次“哦”的应答之词,其后标点各有不同,可谓内涵丰富。比如以下两处:
周朴园:梅家的一个年轻小姐……后来,后来,——你知道么?
鲁侍萍:不敢说。
周朴园:哦。
按照正常的心理逻辑,听到鲁侍萍所说的 “不敢说”,听者应产生强烈的疑惑心理:言者分明知道此事,却又为何言不敢说呢?所以此处的标点应是表达满腹疑惑的问号才对,而文中却用了与正常的心理逻辑完全不符的句号。这正是文章的绝妙之处,曹禺先生就是要用句号来深刻地传达周朴园当时故作平静的心理,其叶公好龙、虚伪复杂的内心自可暴露。
鲁侍萍:这个梅小姐倒是有一天晚上跳的河……她手里抱着一个刚生下三天的男孩……
周朴园:(苦痛)哦!
这里的“哦”字后用的是感叹号,意在刻画周朴园内心的苦痛感、负罪感,从而刻画了一个真实而有血肉的周朴园。
语言文字是思想情感的载体,思想情感决定着语言的风格,文本语言与其表达的思想情感是溶于一体的。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第一段描写景物的句子是:“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文中景物选取丰满, 如 “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惠风”等,对景物的描写极其本色,这种朴素本真的语言与“死生亦大矣”、“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自然积极的生命意识完全相吻合。这种语言与内容的和谐统一,既是对当时士大夫阶层崇尚虚无思想的批判,也是对两晋骈俪文风的强烈冲击。
文学创作讲究炼字炼句,归根结底炼的是思想情感。既然思想情感是借文字来表现的,那么通过体悟文字来解读思想情感才是文本阅读的根本。朱光潜先生说过,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多媒体也只是教学的辅助性手段,着眼文本,体味文字,才是科学的方法。虽言教无定法,我们也倡导教法的多样化,但文本教学的原则不能改变。教师的教学个性应与文本的个性相统一,教师教学个性的多元应该是由文本个性的多元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