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解读回归了经典——中国小说专题学习之个性解读活动体会

2010-08-15 00:49:31范玉红于宏伟
中学语文 2010年15期
关键词:红楼宝玉文学作品

范玉红 于宏伟

个性化解读回归了经典
——中国小说专题学习之个性解读活动体会

范玉红 于宏伟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主张语文学习要个性化,阅读也要个性化。这一主张对于摆脱长期以来程式化阅读的弊端,使阅读回归真实、走向科学产生了良好的影响。结合名著导读和《中国小说欣赏》所进行的文学作品个性化解读活动,无疑是一项有益且有效的尝试。

个性化解读 中国小说专题 回归经典

“开篇不谈《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红楼梦》排名四大名著之首,作为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实在有必要引导学生用心欣赏。然而,我们对所教的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经典名著《红楼梦》的阅读情况是很不理想的,竟有90%的学生没有读过或未读完原著。其未读(看)完和不读(看)的原因是:读不懂,不好看;有的学生甚至说,古代的东西读来有什么用。可见,学生与《红楼梦》这一经典存在着较远的心理距离,有一部分学生对其甚至有排斥心理。其实,现在学生的阅读现状,用三句话可以概括为:学生不热爱阅读,学生更不热爱经典阅读,学生特别不热爱以文言文为载体的传统经典阅读。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对文学鉴赏提出了很高要求:“努力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特别是文学经典,往往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需要进行超越性的、深层次的解读。文学作品中所表现的作家的情感,不是纯粹个人化的情感,它往往是时代精神的折射,甚至表现了一个民族的某种民族精神,表现了全人类的某种普遍文化心理。而且,《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主张语文学习要个性化,阅读也要个性化。这种主张对于摆脱长期以来程式化阅读的弊端,使阅读回归真实、走向科学产生了良好的影响。文学作品个性化解读,是文学作品本身内容的多样化和丰富性决定的。同时,阅读者个性的性格、学养、阅历等又是千差万别的,对同一部作品可能会产生不同联想想象、不同感悟,从而产生不同的理解和体验。而人教版必修3“梳理探究”中特意安排了“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目的是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主题、形象甚至艺术鉴赏的多样性丰富的认识,发挥阅读主体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独特的、个性的、有价值的理解,提高阅读的效果。这样的个性化解读也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引起了学生的阅读好奇心。

为此,我们在上学期指导学生进行了文学作品阅读的基础上,结合名著导读和《中国小说欣赏》,本学期进行了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的尝试活动。活动中,指导学生阅读中国古代经典小说《红楼梦》,安排了一周的时间,称为“《红楼梦》学习周”,课内课外师生共同阅读《红楼梦》及与之有关的资料,共同探讨的话题也是《红楼梦》,并引导学生阐述自己的阅读感受,最后指导学生写出读书报告或随笔,并编辑了文集。

《红楼梦》的作者说:“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我们将这本文集命名为《解味〈红楼梦〉》。虽然,学生们的认识还很肤浅,短短的一周时间,体会也不甚深厚,但是,同学们都在记录自己的阅读感受,考证、探讨、比照等等不同的随笔方式,无一不体现出学生们的个性化解读,而且实践证明:学生们的阅读热情特别高,讨论特别热烈,写作也特别踊跃。总之,“《红楼梦》学习周”的个性化学习活动,让语文老师看到了指导学生阅读经典作品的希望,让学生增加了阅读经典作品的浓厚兴趣。

小说的世界精彩纷呈,而《红楼梦》的世界更是流光溢彩。其中有鲜活的生命、浓郁的情感、深刻的思想,也有许许多多或缠绵或欢乐或悲伤或刚烈或优雅的故事;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也有令人心碎的爱情悲剧……《红楼梦》是生活的小“百科全书”,阅读《红楼梦》的过程就是精神巡礼的过程。

所以,我们认为,如果放弃了引导学生进行经典阅读,就等于放弃了阅读中最美丽的部分。而经典教学与时文教学是有所区别的。朱自清先生早就说过:“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在时尚文化的进攻已经让经典文化溃不成军的今天,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将眼光更多地集中在经典文化的传承上。这虽然有难度,但通过文学作品个性化解读活动,我们看到了希望。

[附]“中国小说专题学习之个性解读”活动设计

一、走进《红楼梦》

让我们走进《红楼梦》的世界,步入作者的心灵,体会人生的内涵,领悟生活的真谛,感受丰富的情感,获得美的艺术享受。

(一)通读《红楼梦》。

(二)精读讲析部分重点篇目。

(三)指导学生阅读“红学”资料。如:《曹雪芹与〈红楼梦〉》、《〈红楼梦〉诗词鉴赏》、《〈红楼梦〉人物情态》、《豪兴·隽才·厄运》。

(四)推荐给学生阅读的参考书目。如:周汝昌的《红楼小讲》《红楼十二层》《红楼夺目红》、张锦池的《红楼十二论》、刘耕路的《红楼梦诗词解析》、王昆仑的《红楼梦人物论》、段启明的《解读红楼梦》。

(五)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上网查阅《红楼梦》有关资料。

二、解味《红楼梦》

指导学生鉴赏研究《红楼梦》,写出个性解读随笔或读书报告,召开读书报告会进行交流,并编辑读书报告文集。

三、个性解读探究参考题目

(一)凤姐篇:《女中豪杰数熙凤》、《才干与心机堪称女强人》、《随机应变看凤姐》、《我是这样看凤姐的》、《话说凤姐》。

(二)黛玉篇:《黛玉性格纵横谈》、《让我如何不爱你》、《令人佩服的女才子》、《黛玉不哭》、《黛玉之泪》。

(三)宝玉篇:《英俊多情说宝玉》、《真的不愿读书吗? 》、《原来可以这样看人啊——也说宝玉论人论物之奇处》、《宝玉的愁与恨》、《宝玉之痴》、《心疼宝玉众人相》、《从宝玉挨打说起》。

(四)宝钗篇:《宝钗是如何做人的》、《宝钗性情谈》、《宝钗与黛玉该选哪一个》、《宝钗的心机》。

(五)综合篇:《谈谈人物性格》、《说说人物出场之妙》、《贾政之泪》、《红楼笑声》、《红楼泪》、《宝黛恋爱观与现代恋爱观异同》。

(六)其他篇:《说说袭人》、《说说晴雯》等。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红楼宝玉文学作品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红楼摆摊
幽默大师(2020年12期)2021-01-04 00:35:32
宝玉不喜欢的男生
幽默大师(2020年11期)2020-12-08 12:01:58
红楼女排
幽默大师(2020年6期)2020-12-06 02:26:03
论宝玉之泪
红楼梦学刊(2020年5期)2020-02-06 06:20:44
宝玉受笞
幽默大师(2019年11期)2019-11-23 08:47:48
宝玉问路
幽默大师(2019年11期)2019-01-14 17:47:37
红楼:曲终人散,一片白茫
海峡姐妹(2018年12期)2018-12-23 02:39:24
渐解红楼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