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教育理念下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探索

2010-08-28 07:37:52刘彩云
中学语文 2010年15期
关键词:赏析环节课文

刘彩云

“生本”教育理念下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探索

刘彩云

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为基础,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目标的“四层级阅读教学课堂模式”,即“整体感知—品味赏析—迁移扩展—模仿创造”模式,不仅体现了阅读教学的学科特点,还能把读和写有机地结合起来。

阅读教学 以生为本 整体感知 品味赏析 迁移扩展 模仿创造

语文阅读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熏陶渐染、循环往复、逐步加深的过程。所以阅读教学模式的程序、环节的设定和表述要简要、明确、便于操作,而且必须具有连贯的时序性和可切分的层次性。所谓时序性,即指教学环节的组合形式必须是前后连续、衔接紧密的纵向流程,不能是教学活动的断面描述,更不能是纵横夹杂的混乱堆积。所谓层次性,即指教学环节必须具有相对独立性,环节与环节之间必须是可以切分的,而不应出现界定模糊含混、相互包含重合的现象。我们在大量学习研究借鉴的基础上,把好的阅读教学实践中的一点一滴的优点和长处进行归纳提炼,根据美国教育家史密斯的阅读层级理论,吸收国内名师名家先进的阅读教学经验,依据“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逐步总结出了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为基础,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目标的“四层级阅读教学课堂模式”,即把课堂教学环节设计成“整体感知—品味赏析—迁移扩展—模仿创造”四个环节。按一定时序前后衔接,又彼此相对独立不互相包含重合,环节定位明确、意旨清晰,又彼此联系紧密呈现出层级性。在具体的教学设计中体现“三路”的统一,即教路、学路和文路的有机统一,就是要把教师教学指导的思路、学生学习的思路和作者写文章的思路融会贯通,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与课文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阅读教学过程按照“教—扶—放”的思路设计:“教”,课堂上教师精讲示范,教给学生必要的阅读理解、合作探究的知识和方法;“扶”,就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实践,重点、难点、关键的地方,教师恰当地启发点拨,做到“拨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放”,是放手让学生自读、感悟、探究、创造。其中“放”是立足点,也是最终目标。这样使讲读、导读、自读形成系列,有利于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得到落实。学生在这种循序渐进、逐步加深的训练中读写能力会如园田之菜,不见其长而日有所长。

整体感知:就是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把握文章的结构、思路和中心思想。(1)可以根据各种文体的特点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如叙事类文字从记叙的要素入手理解中心思想,说明类的文字从说明的对象和对象的特征、成因、用途、类属等入手了解主要意思,议论类的文字从论点和论据两个方面入手概括主要内容。文学作品像小说和戏剧从分析人物性格或戏剧冲突入手,散文和诗歌从分析意象和意境入手来理解中心思想。(2)也可以指导学生运用直取中心法,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有些课文的中心意思集中在一些重点的词语、句子或者段落上,比如叙述类的散文的中心往往集中在那些议论和抒情的语句中,诗歌的诗眼最能集中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常常讲要长文短教、深文浅教,特别是长文短教,根据文体特点和运用直取中心法很适用,往往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品味赏析:在引导学生品味赏析时,可以采取选点突破的方式,根据具体文章的特点找准进行阅读教学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从而达到“拓开一条路,深耕一片田”的目的。在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可以从宏观角度赏析课文的思想感情、艺术技巧和语言风格,也可以从微观角度体会词句段的运用、写法布局和立意等方面的妙处。这里教师要教给学生品味赏析的方法,教给学生一些必要的鉴赏常识。我们经常听一些老师在引导学生鉴赏文章时,常常是不给范围、不给角度地让学生随便去说,学生也就东一耙子、西一扫把地谈感受。这种办法对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也许有用,但对理性思维充分发展,具备一定语文学习经验和积累的高中生不合适。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整体性和深刻性,所以,在进行这一环节时我们要先教给学生必要的鉴赏文章的常识或方法。例如鉴赏诗歌要教给学生从诗歌的意象意境、诗歌的语言、诗歌的艺术手法、诗歌的思想感情等方面着眼,再比如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要从抒情方法、描写方法、修辞手法三个方面去考虑。在具体鉴赏过程中,可以知人论世,可以披文入情,可以抓诗眼等等,这样学生就不会产生“老虎吃天,不知从何下口”的感觉,说话也容易做到有理有据,同时对训练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思维能力都有好处。

迁移扩展:就是在通过阅读理解和学习掌握了一定的知识方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运用前面获得的知识和能力,迁移到文外和课外,让学生在拓展延伸中扩展知识,开拓思路,增长见识,受到感染和教育,从而达到培养审美情趣,提高欣赏和鉴赏能力的目的。这个环节教师要根据感知、理解、鉴赏、创造这样的阅读四层级和“教—扶—放”的教学思路,精心设计教学流程。教师可以写出读后感受或赏析文章做示范性赏析,或让学生写读后感在班级交流,也可以拟出由浅入深的题目让学生回答,或者通过组织语文活动等方式,在系列化的训练中把学生语文欣赏水平和鉴赏能力逐步地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扩展的具体内容可以是从节选的课文拓展到整篇文章或整部著作,可以从课文扩展到作者的其他作品,可以从课文扩展到其他题材写法相似的文章,也可以从课文扩展到作者的传记或有关的评论文章,还可以从注释、引语中涉及的相关材料进行扩展。拓展阅读的材料,教师要精选,要有计划性和系统性,要按照教学计划,配合课文教学进行。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把这个环节与语文课外活动结合起来,相互补充,效果更好。

模仿创造:语文教学中模仿和创造关系密切,而且十分重要。胡适先生曾说过:“凡富于创造的人必敏于模仿,凡不善于模仿的人决不能创造。”这一环节就是把阅读、说话和作文训练直接地结合到一起,以写促读,以读促写,读说写结合。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两翼,教师在实践中要根据教学要求和教材特点想方设法地寻找阅读和写作的最佳结合点。凡是能给学生提供可写的话题的文章,要结合写;凡是适合学生模仿的文章,要引导写。有时阅读之前可先明确交代要写一篇作文,先让学生根据话题或题目要求说出自己立意、选材、布局谋篇的打算,然后引导学生阅读文章,进行比较感悟,使阅读具有明确的方向性、针对性。也可以结合对文章中所写的人、事或现象的分析得出有哲理的结论,让学生写话题作文、读后感或赏析性文章等。还可以在学生写出文章后,引导学生阅读与作文题材写法相似的文章进行比较,从中受到启发并修改自己的文章,把批改、修改作文和阅读结合起来。在写文前先让学生说文,把说和写结合在一起,教师作文指导在说时(在构思之时),能有效地训练学生的作文构思能力,促进阅读和作文教学质量的提高。还有一点,就是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文时,要求学生在作文本上同时写上中心思想和作文提纲,教师评改作文时不仅评改作文本身,同时也评改学生对自己作文中心思想的表述和构思提纲,这样对培养和训练学生的作文构思能力和阅读能力都有帮助。

“四层级”这种整体—部分—整体的阅读教学模式,不仅体现阅读教学的学科特点,又能把读和写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在一篇课文的教学中体现四个层次,也可以单独构成四种独立的课型,即自读品味课、合作探究课、鉴赏评价课、模仿创造课。当然,教学有法,又教无定法。我们既主张语文阅读教学要有一个基本的模式,又反对阅读教学中呆板僵硬的模式。张志公先生曾经强调,语文教学既要掌握模式的基本精神,又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活学活用。构建阅读教学模式就应当坚持这样的科学精神,既注意以基本模式规范具体教学环节,优化教学过程,又注意避免僵化的“程式”束缚教师的手脚。教材的特点、教师的特点、学生的实际都千差万别,因此阅读教学的发展最终必然要走多样化、个性化的道路。阅读教学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大舞台。教师必须要立足于生本教育的理念,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这一目标,准确把握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特点,立足现在,着眼未来,不断地`更新教学观念,积极主动地进行语文教学改革,探索在全面实施新课程背景下语文阅读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从而不断地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广东省中山市濠头中学。

猜你喜欢
赏析环节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背课文的小偷
学生天地(2020年17期)2020-08-25 09:28:54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今日农业(2019年16期)2019-09-10 08:01:32
早梅(节选)
背课文
新少年(2017年3期)2017-03-23 12:46:52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学习月刊(2015年10期)2015-07-09 03:35:18
步辇图赏析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语文知识(2014年5期)2014-02-28 21:59:58
Alfred & Emily——在谅解和赦免中回望赏析
新东方英语(2014年1期)2014-01-07 19: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