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祖堂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开头是教师与学生建立感情的一座桥梁,是学生进入知识领域的一块跳板。那么平时我们应该怎样导入新课呢?下面请参看几个例子:
散文是偏重于抒写真情实感的文学体裁,好的散文是以情动人、慑人心魄的。鲁迅先生曾写过一篇纪念“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青年”的文章,就是上学期的《记念刘和珍君》,该文字里行间充满了强烈的爱憎感情,贯穿全文的情感基调就是“悲愤”二字。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同样是悼念烈士、歌颂烈士、仇恨反动派的文章,这就是《为了忘却的记念》(板书)。
鲁迅的文章是较难把握的,但上面导入语能利用两文的相同之处,以已知带动未知,便于学生及早入情、入境。
说起古代散文,我们不能不说唐宋八大家,他们创造了我国古代散文的巅峰;说起唐宋八大家,我们不能不说三苏;说起三苏,我们不能不说起老苏——苏洵;说起苏洵,我们不能不说《六国论》。据说,欧阳修非常赏识苏洵的议论文,嘉祐年间,曾把他的二十二篇文章推荐给朝廷。一时名动京师,文人竞相模仿,传为佳话。后来,苏绚将这些文章收入《嘉祐集》,其中最受推崇的就是《六国论》。《六国论》何以有这样大的魅力?文章提出了怎样的观点?作者是如何论证的?我们应如何评价?
教学中,学生普遍对文言文有畏难情绪,因此借助文学常识,抓住事物的特殊性,完全可以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热情,自然能完成上述提出的问题。
(投影达尔文头像)
这是谁?达尔文。对。就是他。恩格斯把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和马克思发现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相提并论。一百年前,达尔文的思想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看法;一百年来,这一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作为跨世纪的新一代,你了解达尔文吗?你知道进化论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打开达尔文的进化论之门。
投影人物图像或摆上写生用的石膏像,往往能引起同学们的好奇心,再借此引入新课,我们说这节课已经成功了一半。这不觉使我想起了传统的教育模式:板书标题——介绍作者——学生阅读——教师分析。这种方式固然没有什么错误,但却显得死板、教条、无生气。用如此刻板的模式面对生性活泼的学生,和上述几种方法相比,就逊色多了。
教是为了不教。一堂课,有的内容学生一看就懂,这些可不讲;有的一点即通,这些可弱讲;有的似懂非懂,甚至完全不懂,这些教师定要细讲、特讲。如《孔乙己》一文最后写到:“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要想让学生理解“大约”和“的确”就得要从文中内容出发:“大约”源于作者没有见过孔乙己,是对他的猜测;“的确”是因为孔的最后出场是爬来的,加上天气关系和当时冷漠的社会人情,孔乙己是必死无疑。
另外,关于《药》的主题,就有人认为是怀念革命先烈,是批判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严重脱离群众的错误,是总结革命的经验教训的。这是错误的。因为它脱离了作者的创作意图,拔高了作品的主题。事实上,作者在创作《药》时,还是一个在黑暗中摸索的战士,并没有找到真正的济世良方,对于革命的对象、任务、途径和前途等重大问题,均不能作出马克思主义的回答,更何况鲁迅自己也说:“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当然,这一过程得吃透教材,吃准学生,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能发现问题,最后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教师再对疑难问题进行点拔或解答,显而易见,这时的教学已经进入了游刃有余、其乐触融的境地。我们说这离“教是为了不教”已经不远了。
在过去的很长时间里,我们的教学是这样过来的:教材写什么,教师就教什么,教师教什么,学生就记什么,学生记什么,考试就考什么。学生完全不能有自己的思维,成了课本、考试的奴隶,这和社会的发展是极不相称的。今天,作为新时代的学生,绝不能再这样学,应该拓展思维,鼓励创新,开辟第二课堂。例如看了中国特有的对联,能否对对联的起源、形式特点、用途以及如何写对联、对联与人们的心态、对联的时代色彩等进行研究。学习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有无对古诗词进行赏析:有哪些诗句是写月亮、月光的,怎样写的,抒发了什么思想感情。再看近来的高考作文多是话题作文,范围十分广泛,只要围绕这个话题写都符合要求,打破了传统作文限主题、限文体、限范围等约束学生自由表达的框架,给学生留下了自由发挥、大胆想象的空间。可见,没有丰富的第二课堂,学习就会变得枯燥,写作就会变成无米之炊。
因此,语文教学就应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主,在教学中训练他们思维的准确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乃至批判性,鼓励学生张扬个性,鼓励学生积极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