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学外语课堂教学实践中几个问题的反思

2010-08-15 00:44黑龙江杨立刚
职业技术 2010年7期
关键词:外语教学外语教学法

黑龙江 杨立刚

对大学外语课堂教学实践中几个问题的反思

黑龙江 杨立刚

本文以大学外语课堂教学为研究视角,详细探讨了高校外语教学中几个常见的问题:1.对外语课堂主体论的反思;2.如何将外语语言知识与人文知识转化为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3.对公共外语课堂教学效率论的反思;4.学生认知方式与外语教学法之间的关系。为当前外语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大学外语;外语教学法;教学理念

一、对外语课堂主体论的反思

从古至今,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处理师生关系始终是教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因而,不同的教学理念必然折射出不同的师生关系。各种外语教学法是人们长期在外语教学实践中反复探索、不断总结过程形成的。从传统的语法翻译法、直接法、听说法、情景法到现代的认知法、功能法、交际法等都有他们各自的应用价值和理论基础。然而,当今有一些外语教学工作者和专家们批评传统教学法,认为传统教学法是“教师”为中心,学生们处于被动接受地位,他们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中心论。笔者认为在外语实践教学过程中,采取那一种方法,以谁为中心应视实际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而定。至少在我国当前的外语教学实践中不能完全得以实现,因为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外语课堂教学有三个限制条件:第一,学生对外语学习有着浓厚兴趣和需要,具有较强的内在动力驱使学生努力学习;第二,学生具有良好语言基础和应用能力,能够配合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完成教学内容和要求;第三,教师的业务能力较高,能够从很高的角度对学生外语学习和应用给予指导和帮助。同时,学校能够在制度和硬件设施上给予支持。否则,以“学生”为中心的外语课堂教学模式只能是流于形式,学生们在课堂上说几句外语而不能从语言运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思维能力上得到较大的提高。

当前我国高校的大学外语课堂的实际情况是:仍然沿袭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读写课为例,教师讲单词、讲课文,学生边听边记,教师代替学生的阅读行为,教师仍然是教学的主体和主导者,而学生仍然处于从属和受支配地位。究其原因,一是学生学习外语兴趣不高,甚至有些学生对外语学习望而生畏。因而造成学生对外语课处于应付状态,不能完成课前准备工作;二是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校尤其是地方性高校外语课采用的是大班授课,学生的外语认知能力和外语语言基础相差悬殊,学生数量太多,教师很难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学习进程也很难把握课堂活动进程;三是各高校的经济状况不同,对外语教学的投入也有很大的不同。无论是现代化的对媒体教学设备还是网络课堂构建都需要大笔资金投入,同时也需要对教师的培训。

笔者认为究竟采取何种教学模式和方法,应以实际情况而定。不同办学层次的学校、不同师资力量、不同学生的语言基础,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更主要的是符合各自的培养目标,每一个高校乃至每一个专业对学生在外语方面的要求各不相同,所以应该采取实事求是的原则。

二、将外语语言知识与人文知识转化为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一般认为,知识指对事物属性与联系的认识。表现为对事物的知觉、表象、概念、法则等心理形式。能力则指作为掌握和运用知识技能的条件并决定活动的效率的一种心理特征。

当今大学外语教师似乎面临着两难的境地:在有限的外语课堂是以传授语言知识为主还是以培养语言运用能力为主。难道语言知识的传授与语言能力的培养是矛盾的对立的双方。笔者认为,这两者之间不存在对立的矛盾,语言运用能力是以一定的语言知识为基础的,它是语言知识的外在表现和延伸。当代教学观认为,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必须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包括认识能力与操作能力。具体地说,当代大学生在外语方面的能力除了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语言知识和人文知识外,还要求学生具有实际使用外语的能力。如果说在外语课堂上外语教学强调语音、词汇和语法或句型等语言知识与结构的传授与操练以及相关外语方面的人文知识,那么,在实践工作则更强调学生使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当前在我国大学外语课堂上,很多人往往把知识与能力对立起来,其结果是外语教学效果不理想。究其原因:一是我们片面地把语言知识的识记能力当成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在讨论交际教学法时已经提到,机械操练是必要的,但在它的基础上必须结合生活实际培养语言交际能力,如停留在机械操练上,只能培养出死记硬背的学生。能力培养效果欠佳的另一个原因是害怕高考成绩下降。事实上,加强能力培养与掌握知识并不矛盾。传统教学法中的知识传授部分还是必要的,但不能过量,也不应由教师垄断课堂上的知识传授,在某方面有特长的学生也可与大家分享他们的知识。而且,恰如其分的能力培养还有利于学生积累与巩固知识和优化知识结构。

三、对公共外语课堂教学效率论的反思

当前,很多外语教学研究者更多探讨的是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课程设置等研究问题,可是探讨外语教学效率的相对较少。涉及外语课堂教学效率时,人们更多强调的是单位时间内语言信息的输入和输出。事实上,研究者们忽视了一点是外语学习者既不是“录音机”也不是“复读机”,学习语言的目的更多是为了交流,交流成功的决定因素不仅仅是词语的准确与流利,更主要是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和对以目的语为母语的人群的思维方式的了解。提高外语教学效率,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树立符合客观实际的外语教学理念,用正确的理念指导实践才能保证外语教学方向的无误。二是建构系统的、科学的评价体系,我们应该抛弃“四、六级”应试教育的指挥棒,外语教学应以学生为本,以人才培养目标为本,我们的高等教育培养的是服务于国家和地方建设的人才而不是“应试”专才。

四、学生认知方式与外语教学法之间的关系

自有外语教学以来,外语教学工作者和研究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形成很多教学法流派。现在在外语教学法研究方面出现了传统与现代之分,一时间对传统教学法的批评之声不绝于耳——说它忽视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情感因素,没有全面注意学生学习时的心理过程,似乎传统教学法对当代外语教学一无是处,但是在高校外语教学实践中传统教学法仍是众多外语教师首选。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笔者认为最重要的很多大学生在初高中阶段就已经习惯于传统外语教学模式,甚至可以说他们对外语学习的认知方式已经固定下来,这种认证方式恰恰符合传统教学法,并且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广大外语教师和学生也能够完成教学任务和学习任务,因此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从初高中抓起。另一方面传统教学法的存在说明还有合理之处:传统的外语教学强调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感知和记忆部分,在短时间内学习效果较为明显,符合当前的应试教育。教学法改革的方向是对的,但是不能急躁,不能一哄而上,更不能在外语教学法研究上赶“时髦”造出许多脱离实际的“花架子”。对外语教学实践毫无意义,只要教学法能够符合学生的认知方式和学习策略,有助于提高外语教学质量,不管是传统的教学法和现代的教学方法都是好的教学法。

[1]张录侠,宋梅.大学英语教学反思[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2卷.

[2]王奇民.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输入与输出探究[J].外语教学,2003年第3期.

[3]刘文英.大学英语教学理论与教学方法的研究 [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第32卷.

(作者单位:佳木斯大学外语教研部)

猜你喜欢
外语教学外语教学法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
The Connection Between “Wolf Child” Story and “Poverty of Stimulus” Argument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外语教学法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