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菁,曾 洁
(1.遵义师范学院 历史系,贵州遵义 563002;2.遵义师范学院 马列部,贵州遵义 563002)
论仡佬族《哭嫁歌》特性及其社会功能
周 菁1,曾 洁2
(1.遵义师范学院 历史系,贵州遵义 563002;2.遵义师范学院 马列部,贵州遵义 563002)
仡佬族是我国西南地区一个古老的土著民族,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既丰富多彩又特色鲜明的婚俗文化。而《哭嫁歌》作为其原生态民族民间婚俗文化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魅力无穷。它具有民风淳朴、亲情炽热,地方特色浓郁,表现手法不拘一格等特性。同时,它还在实现伦理道德教化、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社会功能。
仡佬族;《哭嫁歌》;特性;社会功能
仡佬族是我国西南地区一个古老的土著民族,主要居住在贵州,歌谣“仡佬、仡佬,开荒辟草”至今流传于贵州各地,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既丰富多彩又特色鲜明的婚俗文化。而《哭嫁歌》作为其原生态民族民间婚俗文化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魅力无穷,自然有其存在的社会价值。然而,随着全球化发展的不断冲击和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使得越来越多的弱势文化被同化,甚至很多古老而优秀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濒于灭绝,文化的多样性受到严重的威胁。仡佬族文化也不例外,其生存和发展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民俗文化研究专家调查发现:与汉族和其他民族长期交往的仡佬族,无论是语言、文化还是风俗,被同化和流失现象都很严重。譬如:在务川和道真,会说仡佬语的人已越来越少了,有的人甚至不知道自己的民族是否有语言,其服饰也完全汉化了。在遵义平正仡佬族乡,虽然仡佬族人数很多,但只有极少数人会说仡佬族语言,其民族服饰也只是在节日时才穿。有鉴于此,为了保护和传承民族民间文化,本文以仡佬族婚俗文化中的“哭嫁歌”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史料钩沉索隐、求实存真,以淡出其特性及社会功能,既期冀能为仡佬族文化发扬光大尽绵薄之力,也期冀对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有所裨益。
《哭嫁歌》主要是仡佬族妇女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以自己的艺术天才和集体智慧创造出来的一份极其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仡佬族民间婚俗文化中一朵璀璨的奇葩,蕴藏着不少鲜为人知的特性。
1.民风淳朴、亲情炽热
《哭嫁歌》唱词反映了仡佬族淳朴的民风和炽热的亲情。在“娘劝唱”中,娘亲以贤妻良母的口吻殷殷劝喻新娘道:“第二天要早早起,卷起袖子下厨房。燃火烧好洗脸水,烧得温水不要烫。舀水端到堂屋去,脸盆放在盆架上。转身面对墙壁立,莫和来人乱答腔。一家老少洗完脸,端盆倒水回灶房。”[1]P31这段唱词表明母亲希望女儿今后的言行举止要合符日常礼义规范,实际上是母亲对女儿今后安身立命的长远考虑,语言虽说质朴无华,内容也不外乎家庭琐事,但母亲的良苦用心已溢于言表,不可谓不真,也不可谓不深。在“娘陪唱”中,新娘以准贤妻良母的口吻告慰娘亲:“离娘要到婆家去,娘的话儿记心上:一要推磨做豆腐,二要烧茶做好汤,三要纺线织好布,四要裁剪做衣裳,五要绣花学做鞋。”[1]P27-28此段唱词表明新娘长期在母亲的熏陶教养下对自己今后的职责已了然于心,请母亲放心好了。实际上,新娘是在说:她不会给娘家丢脸的。因为新娘嫁到婆家所代表的不仅仅是其个人,更多的是娘家的传统家规家风。如果新娘在婆家的表现受人訾议,这不仅仅是新娘的耻辱,而更多的是娘家的耻辱,人家会说新娘缺少家教,也就是说其娘家的家规不严、家风不正,“有其父必有其子”、“上梁不正下梁歪”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对于这一点,新娘自然心知肚明。所以,新娘请母亲放心,实际上是对母亲的最大安慰。以上两段唱词分别从娘亲和新娘的角度反映了仡佬族老老实实、勤勤恳恳做人的淳朴民风。出嫁那天,新娘告别娘亲哭道:“我穿红衣要起身,我搭细帕要起程。头戴银饰亮晶晶,脚穿花鞋把门登。一出房门十八台,脚上穿的离娘鞋。一出房门十八梯,身上穿的离娘衣。一出房门十八层,头上戴的离娘银。一出房门十八步,步步都是离娘路。”[1]P22-23这段哭词表明了新娘对娘亲长期养育之恩的深深感激和对闺门自由生活的依依不舍,母女之间无法割舍的亲情无不蕴藏在字里行间,叫人听了不觉心碎和流泪。可见,仡佬族《哭嫁歌》就像一幅鲜活的日常生活画卷,体现了仡佬族淳朴的民风和炽热的亲情。
2.地方特色浓郁
杰出作家冯骥才先生曾感慨道:“一个失去历史遗存和记忆的城市,是一个令人悲哀的城市;一个失去传统文化根基的民族,是一个肤浅的民族。”实际上,这句话是在说:一个民族的地方特色存在于其传统文化根基之中,而失去其传统文化根基,也就失去了其地方特色,故缺乏生命力,显得虚弱、肤浅。作为仡佬族来看,其传统文化的根基应该是方言土语,因为方言土语不仅仅是一种符号,更多的是一种文化:一个地域的母语,是一种文明的根基,而文明实质上就是一种文化,它凸显地方特色之魂。据此不难推知,正是大量方言土语的存在才使仡佬族既保存了本民族文化的根基和发展活力,又彰显着本民族浓郁的地方特色。而代代相传的仡佬族《哭嫁歌》也不例外,众多方言土语镶嵌其间,表现出了地道的原生态性。在此略举几例,以窥其端倪。“哭爹”中就有“五月芒种又夏至,包谷吊吊都出齐”,[1]P42此句中的“包谷吊吊”就是方言土语,意为一串串沉甸甸的玉米;在“娘陪唱”里还有“家里活路抢着做,地里活路莫怕脏”。[1]P24这句话是劝导新娘嫁到夫家后要勤劳、贤惠,不可怕脏怕累。其中“家里活路抢着做”中的“活路”一词,也是方言土语,意为家务事、家务活。另外还有,“初一初二月不明,表嫂来得好希衡”中的“好希衡”一词,就是方言土语,表示很难得之意;“衣服脏了有人洗,衣服破了有人撩”中的“撩”也是方言土语,表示缝补之意;“大年过完生期来,没帮伯父做双鞋”中“生期”还是方言土语,表示生日之意。其实,这样的例子在整个《哭嫁歌》中可谓信手拈来、不胜枚举。这些方言土语的运用使唱词蕴含着一种清新的乡土气息,在普通话盛行的语境下也可说是一种“陌生化”,从而彰显了《哭嫁歌》浓厚的地方特色。
3.表现手法不拘一格
《哭嫁歌》的唱词大多以七言为主,且语句对仗工整、尾字押韵,哭、唱、言都朗朗上口。在“哭爹”的唱段中,新娘满含深情地倾诉道:“爹抚女儿到三岁,抱在怀中怕风吹。爹抚女儿一十三,汗流浃背心里欢。爹抚女儿一十五,不知吃了多少苦。爹抚女儿一十八,黑发变成白头发。”在“哭哥哥”唱段里,新娘又依依不舍地告别道:“兄妹离别就要走,兄妹情意永长久。”“油菜花开黄又黄,望哥莫把贱妹忘。”此外,“哭嫁歌”中还不乏赋比兴的运用。在“哭嫂嫂”中,新娘采用赋的手法来表达嫂嫂在平日生活中对自己的关切。如“教我绣花先穿针,教我裁衣布剪成,叫我做饭把米淘,教我担水水满盈”。在“哭哥哥”唱段中,新娘运用比的手法来表现身为女子对自己命运不能把握的痛苦。“哥是门前一竹林,根竹紧连万年青。妹是湖上水浮漂,无根无底水上摆。”在这里,新娘把哥哥比作长青的竹林,把自己比作无根的浮萍。在“哭堂哥”唱段里,新娘同样运用比的手法来表示对堂哥待自己好的感激之情。“大鱼带着小鱼跑,堂哥待我心最好。”在“哭妹妹”中,新娘运用兴的手法由柑子(橘子)瓣瓣相连到剥皮分散引出姐姐对妹妹的不舍。“好吃柑子十八瓣,好姐好妹要分散。好吃柑子要剥皮,好姐好妹要分离。好吃柑子要抽筋,好姐好妹要分身。”此外,叠子大量运用使诗歌更具清新、活泼之感。“房顶瓦片片片青,片片瓦片妹无份”、“阳雀叫了一回回,你抚冤家十八岁”、“苦命姐姐空手来,送你几句空话话”、“天黄黄来地黄黄,少生女子多生郎”等等。其实,仡佬族《哭嫁歌》的表现手法还很多,这里只是择其要者阐述一二。正是通过不同的别具一格的表现手法,将新娘错综复杂的情感展示得入木三分、淋漓尽致。
4.蕴含原始竹图腾崇拜
仡佬是族人的自称。“仡”、“佬”两字意思为“人”和“竹”。在仡佬族婚宴中,也有用竹节饮酒的惯例。在仡佬族人心中,竹无比珍贵神圣。关于仡佬族的原始竹图腾崇拜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夜郎竹王的传说,据《华阳国志·南中志》记载:“有竹王者兴于豚水,有一女浣于水滨,有三节大竹流入女子足间,推之不肯去,闻有儿声,取持归破之,得一男儿,长养有才武,遂雄夷濮,民以竹为姓,捐所破竹于野,成竹林,今竹王三郎神是也。”由于竹王是古夜郎国的开国之君,也是抵御外来侵略的民族英雄,故受到仡佬族人的崇拜和祭祀。贵州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罗懿群说:“一方面是他们奉行竹图腾崇拜的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竹’是他们本民族的图腾徽号,是他们本民族‘精神’和‘灵魂’的昭示与显现。”[2]在《哭嫁歌》中,体现为很多内容都与竹有关。如《哭嫁歌》一开场就有“阳雀飞过苦竹林,命定女儿来开声”[1]P1的唱词。还有“金竹林生金竹笋,花破银钱抚我身,看着门前苦竹林,女儿开声诉苦情。苦竹笋子节节高,女儿离娘好伤心”、[1]P3“苦竹叶子青又青,三亲六戚来送亲”[1]P23等等。与竹有关的唱词,随处可见,府首即拾,充分体现了仡佬族的原始竹图腾崇拜。“竹”还被贯以最美好的词汇——“金竹笋子节节高”,“当门竹子节节亮”,“屋后竹子节节白”,“金竹笋子长满林”,“金竹叶子两面青”,“一笼金竹叶叶青”,“一根竹子节节长”。在仡佬族人心中,竹代表万古长青、坚忍不拔和积极向上的民族气节和精神。实际上,“竹”已成为仡佬族人们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精神支柱。
5.彰显着祖先崇拜
所谓祖先崇拜,就是相信祖先的灵魂不灭,并能祛降灾祸、赐福子孙后代,从而成为超自然的一部分而加以崇拜。一般在重要节日如吃新节、仡佬年、清明节(农历三月三)等,人们都会举行祭祖仪式,其目的就是希望去世的祖先在另一个世界能够继续保佑子孙后代平安幸福。仡佬族的婚嫁也不例外,对于仡佬族新娘来说,婚嫁是其人生中一个巨大转折点,它既标志着新娘旧生活的结束,又意味着新娘全新生活的开始。所以,在新娘出嫁前,有祭拜祖先礼仪程序,以此来惜别自己的亲人和先祖。“太阳出来照门前,堂屋中间铺红毡。红毡铺起行对行,双脚跪下拜中堂。香盒下面是方桌,方桌上面烧香火。香烛点起一朵红,冤家跪下拜祖宗。祖宗高坐在阴台,冤家出门来离拜。”[1]P61-62这是仡佬族新娘离家上轿之前,带着对往日生活的无限眷恋和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在祖宗灵位前做最后告别,以祭拜祖先这种最庄严、最神圣的方式,希望祖先在天之灵对自己今后的生活一如既往、不离不弃、多多关照。可以说,仡佬族大部分正式节日庆典和礼仪中,都要祭祖,在他们看来,祖先是他们精神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祖先在天之灵能庇护他们免除灾难、快乐平安,这样,人们能从祭祖中时时得到心灵的慰藉、情感的升华。
6.宣泄对封建包办婚姻制度的不满
仡佬族的婚俗在清朝“改土归流”前属自由婚姻,男女双方一般都自由恋爱,以歌为媒,互诉衷情,期望寻觅到各自心仪的对象,在征得双方父母同意之后,便可结为夫妻。故早期《哭嫁歌》不涉及封建婚姻制度和封建伦理道德问题。然而,随着清朝“改土归流”封建制度的实施,“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门当户对”的封建礼教也逐渐渗入到仡佬族的婚姻关系中,这样,封建社会的包办婚姻就取代了仡佬族原来的自由婚姻。《哭嫁歌》也日益渗透着仡佬族妇女反封建包办婚姻制度、追求男女平等和婚姻自由的内容。因为封建包办婚姻毫无爱情可言。正如革命导师恩格斯所说:“在整个古代,婚姻的缔结都是父母包办,当事人则安心顺从。古代所仅有的那一点夫妇之爱,并不是主观爱好,而是客观义务,是婚姻的附加物。”对仡佬族姑娘来说,出嫁就意味着噩运的开始,是其人生最大的痛苦和不幸。然而,对于加在她们身上的种种不平等,又无可奈何,因此,只能在结婚时,采用《哭嫁歌》的形式,将心中积蓄已久的愤懑和哀怨宣泄出来。而媒人作为封建包办婚姻的始作俑者就成为仡佬族姑娘控诉的罪魁祸首。“骂媒人”中的犀利唱词就是仡佬族姑娘对封建包办婚姻制度不满的最好见证。“板栗花开球对球,背时媒人想猪头;豌豆花开英对英,背时媒人想鞋袜。背时媒人是条狗这头吃了走那头。娘家又夸女婿好婆家又夸嫁妆多。树上鸟儿骗得飞,岩里猴子骗得走。骗得我爹点了头,骗得我娘开了口。”这段唱词将媒人贪财好利、巧嘴滑舌的丑陋嘴脸刻画得淋漓尽致。故有人说:《哭嫁歌》“是一部较为系统的妇女血泪史,也是一部揭露封建买办婚姻制度的控诉书”。[3]
任何一种民俗文化之所以会存在,必有其实际的社会功能。《哭嫁歌》也不例外,它作为仡佬族原生态婚俗文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璀璨耀目,蕴含着生机盎然的社会功能。
1.具有人伦道德教化之功效
古语云:“天无道不成天,地无道不成地,人无道何为人。”在这里,人伦道德实质上被看成人区别于禽兽的重要标志,是人之为人不可或缺的因素。在《哭嫁歌》中,有很大部分内容叙述了新娘与父母、兄弟姐妹、家族亲戚之间的人伦之道。如在“哭娘”中,新娘满怀感恩之心地吟唱道:“天下只有母女好,娘的恩情忘不了。娘把冤家生下地,一把尿来一把屎;把女洗得干又净,喜抱女儿穿新衣;只要女儿叫一声,急忙解衣把奶喂;花裤花衣穿得好,生怕女儿着感冒。”这既是对母亲养育之恩的莫大肯定,也是对母亲尽职尽责的高度认可。因为在每个人生命的成长过程中,为人子女体会最深者莫过于父母的养育之恩,最难以释怀者也是难以报这份养育之恩。毋庸置疑,这是从新娘之口来反映父母之恩大于天,故俗语云:“孝者百行之首,万善之源,乃为人该行该守之第一重大义务也。”在“哭爹”中,新娘又真诚抱憾道:“女儿错为菜子命,枉自父母费苦心;我今离别父母去,内心难过泪淋淋!为女不得孝双亲,难把父母到终身;水里点灯灯不明,空来世间枉为人!”在这里,新娘对自己身为人子却不能尽孝深表自责,对莫大之恩无以为报深表遗憾,新娘这份肺腑之言、行孝之心,天地可见,其言不可谓不真,其心也不可谓不诚。在“哭哥哥”中,新娘无不羡慕道:“一封饼子两封糕,你孝爹娘把心操。五封饼子两包糖,你孝爹娘好心肠。早晨洗脸递毛巾,晚上孝敬端脚盆。你孝爹娘名声好,往后侄子把你孝。”在这段唱词中,新娘对哥哥身为人子能尽孝好生羡慕,同时,也寄望哥哥在父母面前代自己多行孝。由上不难看出,人伦之孝道成为《哭嫁歌》内涵的一个重要方面。诚然,在《哭嫁歌》中,还有很多关于人伦道德的内容,这些内容都渗透着高度的家庭责任感,是家庭人伦道德的典范,它与我国古代儒家思想所倡导的“仁、义、礼、智、信”等道德标准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客观上对家庭成员起到警示和约束的作用。《哭嫁歌》的唱词,不但影响到新娘的家庭成员,对整个参与婚礼的社会群体来说,通过耳濡目染,也起到了人伦道德教化之功效。
2.增强了本民族的凝聚力
在仡佬族婚俗习惯中,哭嫁通常是衡量新娘才德、贤惠、出众的标准。如果新娘在哭嫁中表现出色,唱出了新意,展示了较高水平,就会受到众人齐声喝彩和真诚羡慕。这不但使新娘本人脸上有光,就连家人也倍感荣耀。因此,哭嫁也就成为新娘大展身手、施展才华一次难得的机会。再加之,人们受“不哭不热闹,不哭不好看”、“哭恸幸福来,万事皆和谐”这一传统理念的影响,哭嫁就被视为天经地义、礼所当然之事。仡佬族每家每户都非常重视姑娘的哭嫁,他们或者请专人教自家未嫁之女唱《哭嫁歌》,或者让自家未嫁之女先以陪唱的形式通过参加别人的婚礼而逐渐习得,直到姑娘能够唱出全部歌词,等到自己嫁人时使用。这种帮唱的形式体现了仡佬族人民在日常生活中互帮互助、团结友善的淳朴民风。通过《哭嫁歌》的帮唱,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深化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从而凝聚了人心。仡佬族婚礼十分热闹,一家有喜事,往往全村各种职业的人都会参与,这在无形中又增加了对本民族的凝聚力。哭嫁不单是仡佬族有,它也是汉、土家、藏、彝、壮、撒拉等民族的传统婚姻习俗。然而,只有仡佬族的哭嫁有帮唱和陪唱形式如“娘陪唱”、“嫂陪唱”、“姐劝唱”等,这种独具一格的形式,使其比其它民族的哭嫁更具凝聚人心的功能。
3.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在《哭嫁歌》中,有许多描写自然物象的内容,特别是包含“竹”的唱词不胜枚举,几乎所有唱段都不只一次地提到“竹”。竹在仡佬族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他具有“自然崇拜”的深刻原始宗教意识。此外,歌词唱段中还提到“荷花”、“阳雀”以及当地的各种农作物如“菠菜”、“葫豆”、“葵花”、“花生”、“茶树”、“柏树”等,这些自然事象正是仡佬族人崇拜敬仰的对象,且与他们的生活休戚相关。因为仡佬族认为世间万物皆有灵,天地山川、风云雷雨、日月星辰、金石草木皆有神,五谷种子、磨、碓也有神,“祭之可得福”。正是受这一理念的影响,自然崇拜思想贯穿于仡佬族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节日礼议之中。除了婚礼哭唱,在吃新节、敬雀节、祭山节、拜树节等节日当中也有明确体现。《哭嫁歌》所体现的自然崇拜既表明仡佬族人民对大自然的敬畏,又昭示着仡佬族人民对大自然的深厚感情,这在无形中会促使仡佬族人们对大自然的悉心保护,使自然生态环境处于良性循环之中,从而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4.增进了人类社会的和谐
在传统仡佬族男权社会中,男尊女卑的思想根深蒂固,妇女的社会地位很低。包办和买卖婚姻盛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通常是仡佬族姑娘走进婚姻殿堂的不二形式,因此,她们心中往往满怀愤懑。只有在姑娘出嫁时,才有了充分的话语权——《哭嫁歌》的吟唱,让女性在男权社会下得到了一次宣泄感情的机会。在“哭媒人”中有这样一段唱词:“你做媒人真可恶,生来牙齿上下磨;说得石头把花开,说得骡子头长角。你做媒人真可恶,欺欺哄哄胡乱说,说得麻子像朵花,说得矮子像韦驮。你做媒人真可恶,脸皮厚来嘴皮薄;吃了婆家猪脚杆,又啃我家鸡脑壳。……总有一天摔岩死,世间无媒得安乐。”这实际上不是哭媒人,而是骂媒人,新娘通过《哭嫁歌》中的骂媒人把对封建包办和买卖婚姻的反抗与愤懑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淋漓尽致地宣泄出来。社会学家认为:“人类社会生活中,个体的生物本能在群体中必然要受到一定程度的压抑,对人类来说都是一种破坏性力量,如果不在某种程度上得以宣泄,一旦郁积起来集中爆发,其后果将不堪设想,许多民俗就是应这种需要产生。”[4]P209从这一角度来看,《哭嫁歌》有一种排解女性情绪的作用,从而实现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5.是女性实现角色转换的重要途径
在女性生命历程中,婚嫁可谓其一重大转折点,其主要功能是实现女性从女儿到媳妇角色的转换。实际上,女儿和媳妇这两种角色是完全不同的,在此之间,明显有一个断裂:一方面新娘要向女儿角色告别,其内心肯定满怀着对过去生活的美好回忆和深情眷恋。另一方面新娘要开始扮演媳妇角色,由于对这一新角色全然不知,其内心必然充满着对前程未卜的恐惧和不安。在此生命历程转折之际,新娘需要凭借某种途径来实现新旧角色的转换。而这种突如其来的角色转换无疑会给女性在心理上带来莫大的压力和负担,她们需要借助某种途径来消除内心的紧张,《哭嫁歌》恰好满足了女性这一需要。在哭嫁仪式中,女性被给予充分的话语权,她们利用这一权利,尽情宣泄压抑已久的各种情感,将角色转换时产生的情感重压卸掉,向旧角色告别,为迎接新角色的到来在心理上做好准备。故中南民族学院的董珞教授指出:“哭嫁所表现出来的是新娘对父母、亲人的无限依恋,而其实质其深层次潜意识……是妇女对基于男女平等、两情相悦基础上的理想的婚姻家庭的不懈追求。”[5]
6.是一堂别开生面的社交启蒙课
仡佬族《哭嫁歌》涉及到对社会上各行各业人员的不同应对,譬如“哭厨师”、“哭木匠”、“哭医生”、“哭先生”、“哭书生”等,其内容反应了对不同行业人员的了解和尊敬,虽然唱词不免存在夸张,但很契合人的心灵,用于社交场合,往往会无往而不胜。新娘利用婚嫁喜庆这一特别的场合,以“哭、唱、言”相结合的形式,将《哭嫁歌》所涉及到的社会各行各业人员的不同应对之术完美展示出来,实际上,给参加婚礼的所有人员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社交启蒙课。在“哭厨师”中,新娘对厨师赞不绝口:“小河流水到乌江,煮的饭菜香又香。一把菜刀薄又薄,提刀就是几十桌。三亲六戚席上坐,夸你手艺真不错。人好艺好和气好,家家办酒你都到。”这段唱词既表明厨师所做的饭菜香甜可口、宾客爱吃,又表明厨师为人和气、心地善良。在“哭木匠”中,新娘又深怀感激地说:“木匠师傅手艺高,山里山外都请到。木匠师傅来费心,出门之人不忘恩。”这段唱词一方面说木匠手艺远近闻名,另一方面表示新娘对木匠为自己所做嫁妆心存感激,字字句句有情有义。在“哭医生”中,新娘也是不乏赞美之词:“韭菜开花绿茵茵。生了病要请医生。仡家有你郑医生,你的医术传美名。都夸你的医德好,子时请你丑时到,看完病就去抓药,不怕苦累和辛劳。只要有人把你请,放下碗筷就起程。鱼爱水来鸟爱林,生病就找郑医生。有你这样好医生,人畜兴旺不生病。”这段唱词对医生的医术和医德做了高度的肯定,体现了白衣天使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在“哭先生”中,新娘深怀敬意吟道:“李树开花一树白,教书先生最有德。桃树开花一树红,教书先生最有功。你教弟子教得好,大的教了七十卵。你教弟子都得真,细的教了千万人。教的弟子美名扬,你就是个好师长。教书之人心最好,白发苍苍都不老。”这段唱对老师的教艺和师德作了最高评价,体现了教师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等等。这些唱词体现着各行各业的职业特点以及从业者的心理状态,字字句句很契合人心,也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不可多得的社交知识。
综概全文,仡佬族《哭嫁歌》作为其原生态婚俗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自然有其存在的社会价值。他具有民风淳朴、亲情炽热,地方特色浓郁,表现手法不拘一格等特性。同时,他还在实现人伦道德教化、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社会功能。这和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的先进思想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因此,研究仡佬族“哭嫁歌”具有极高的现实意义。
[1]王其珍.贵州省仡佬族古籍之一——哭嫁歌[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3.
[2]罗懿群.略谈仡佬族婚俗中的“追”姑娘[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1985,(05).
[3]张北.哭嫁歌[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62.
[4]黎琪珍,邓林.论土家族哭嫁歌中的个人意识[J].大众文艺,2009,(07).
[5]董珞.巴风土韵——土家文化源流解析[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责任编辑:魏登云)
The Features and Social Functions of Gelao’s“The Wedding Lament”
ZHOU Jing1,ZENG Jie2
(1.History Department,Zunyi Normal College,Zunyi 563002,China;2.Marxism-Leninism Department,Zunyi Normal College,Zunyi 563002,China)
Gelao nationality,a very old indigenous people in the southwest of China,boasts a great many colorful and distinctive wedding cultures in its long course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The Wedding Lament”,an important part of Gelao’s folk wedding culture,is very glamorous.He is characterized by pure folkway,passionate kin love,local characteristics and differing styles.Meanwhile,he also plays an essential role in ethic and moral education,reinforcement of national cohesion and harmonious relations between man and nature.
Gelao;The Wedding Lament;characteristics;social function
I207.9
A
1009-3583(2010)-06-0084-05
2010-10-05
遵义师范学院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立项课题“黔北仡佬族文化的搜集整理研究”子课题“黔北仡佬族民间习俗调查”阶段成果。
周菁,女,贵州遵义人,遵义师范学院历史系讲师。曾洁,女,湖南益阳人,遵义师范学院马列部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