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农村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路径探索——以新密市为例

2010-08-15 00:43课题组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新密市农机农民

课题组

(新密市农机局可持续发展课题研究组,河南新密452300)

随着我国经济的强劲发展和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日益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如何加速农村土地流转、提高农业生产社会化组织层次和机械化装备水平更是受到广泛关注。新密市积极探索,大胆实践,以发展农村农机专业合作社为切入点和突破口,走出了一条以农机专业合作社为载体,引领农村土地流转,提高农业生产社会化组织层次,进而又反向推动农机事业壮大和农业现代化装备水平提高互为动力、协调发展的新路子。

一、新时期农村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前景与环境

1.新时期农村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前景。农机专业合作社是新时期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它在引领农村土地流转、提高农业生产社会化组织层次及服务“三农”方面作用日益显现,发挥了良好的效应。一是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优势得到了极大发挥,服务领域及带动功能得到了极大拓展;二是农机专业合作社在提高农民收益,减轻农民劳动强度上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三是以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为龙头,实现了农村、农业、农民诸生产要素及农村经济发展资源的优化组合和配置,实现了农业生产要素更紧密的结合;四是农机专业合作社逐步成为农村土地流转,实现农村土地集约规模经营强有力的推手;五是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的过程,必将强力提升农业生产的机械化装备水平,推动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因而,提升农村社会化生产组织层次,加速农业机械化发展步伐,全面提升农业生产综合效益,已经成为农村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和农村经济转型升级赋予农机专业合作社的重大使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使得众多领域的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升,对农业发展起强大支撑的农机事业也将乘着强劲的东风实现量和质的同步飞跃。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推动了农村土地的流转,从而实现了以市场为导向的农村生产要素的积聚、土地的集约和规模经营。然而,现阶段受整个农村社会化大市场发育不健全及农村社会保障不完善等客观因素的制约,土地的大规模流通集约难以实现,进而影响并制约着农业机械化的全面推广应用,影响并制约着农村工业化的技术装备水平,这一切又从根本上影响并制约着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主攻方面受阻,我们尚需开拓思维,反向寻求突破,以建立广泛的农机专业合作社这种农民易接受的合作形式为切入点和突破口,以服务为纽带、合作为基础、共赢为目标,先行把农机服务贯穿于农业生产的全过程,让农民从中享受到合作以及农机现代化服务的快捷、便利,从中得到实惠。以此为纽带和引领,使合作社由初级的合作服务进入到合作托管,使合作社在深化服务、完善手段、拓展规模与领域中得到发展壮大。随着服务能力及服务水平的提高,农民把土地交由合作社从种到收直至全面托管经营,进而实现农村土地逐步向合作社集中,为实现更高层次的以合作社或公司制的集约及规模化经营奠定坚实基础,让农机专业合作社逐步过渡演化为以现代农业机械化服务为载体和手段的并与广大农民利益息息相关的农村新型经济合作组织。

2.新时期农村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环境。农村农机专业合作社是农村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是与广大农民自身利益息息相关的新型经济合作组织。当前,农机专业合作社尚处于完善阶段,但其大发展的环境和条件日渐成熟。一是法律法规的逐步健全解决了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法律地位问题。《农民合作社法》的颁布与实施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法律地位问题,明确规定国家保护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农业机械化和农业标准化是现代化农业的重要标志,国家关于“农业机械化标准体系建设规划”实施方案的颁布也将推动农业机械化及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标准化建设。规划的颁布为促进农机推广应用,提高农机管理水平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保证,对保障农业机械化安全生产,提供农业机械化效益,促进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推进现代化农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二是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相关配套政策实施给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国家通过财政支持、税收优惠和金融、科技、人才的扶持以及产业政策引导等措施,大力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力量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服务。例如,郑州市2009年下发了《郑州市农业机械化生产及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明确指出,建设农机化示范区有利于促进各类农机化技术的集成配套应用,有利于土地的集约经营和规模化种植,要求不断创新现代农业发展理念,并从强化领导、充分发挥农机专业合作组织的作用、加大购机补贴力度、完善奖惩和考核等各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新密市政府结合本地发展实际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意见》,意见从规范登记及管理、税收优惠、金融信贷支持、加强协作形成合力等方面进行了部署,为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全面、协调、健康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三是社会工业化装备水平的提高为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及技术保障。围绕农村“种、养、加”产业和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高技术农机设备不断被研制、开发和应用,使得农机专业合作社为“三农”服务的领域更加广泛,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四是农村社会保障水平的日益提高激发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农民收入来源日趋多元化,收入水平日渐提高。“新农合”、“新农保”的全员实施,“种、养、加”各涉农产业的全方位扶持,粮食收购保护价的全面提高,保护了农民利益,提高了农民收入,消减了农民对未来生产生活的后顾之忧,加之一些保险公司险种产品向农村农业及农民的延伸,使得广大农村社会及农民的生产生活更加有了可靠的保障,使得以土地生存的农民有了进一步以土地参与合作,从而寻求更大发展空间、更高效益的可能和条件。

二、新密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路径

为引领并促进土地流转、提高农村农业生产社会化组织层次,新密市审时夺势,抓住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机遇,积极组织并强力推进农村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步伐。

1.新密市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组建形式。新密市位于郑州西南40公里,属浅山丘陵地形,全市现有耕地面积42万亩,年种植小麦41万亩,玉米35万亩。近几年来,随着党中央、国务院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连续实施,极大地促进了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壮大。目前,全市已发展农机资产10万元以上的农机大户280户,建设农机专业合作社31个,注册资金3268.9万元,拥有大型动力机械264台,配套机具592台件,建设场库棚9594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达3453万元。入社社员480人,入社农户2391户,流转土地3.2万亩。其农机专业合作社在组建形式上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政府部门投资型。新密市牛店镇富民农机合作社,由镇政府一次性投资600万元,购买东方红70型拖拉机50台及相应配套农具,建有现代化办公场所,标准车库、维修车间、社员活动室等一应俱全。合作社车辆实行统一管理、统一保养、统一价格,服务全镇农业生产,真正做到农民得实惠、农业促高效、社会促发展,率先在全镇实现农业机械化作业,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典范。二是村委主导型。米村振兴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8年6月,占地5亩,建有车库及办公用房12间,共300平方米。机棚600平方米,拥有小麦收割机3台、大型拖拉机6台、小型拖拉机2台、小麦免耕播种机、秸杆还田机、旋耕机等配套农具14套,机械原值120万元,总资产15万元。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坚持立足“三农”、服务“三农”的宗旨,对全村2100亩耕地实行耕、耙、播、收、秸杆还田等。经营方式实行统一种子化肥、统一机械作业、统一作业标准、统一收费价格等。三是能人领办型。来集镇郭岗村是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农村经济比较活跃,该村村民郭国印在村两委班子的支持下,联合其他13人成立了新密市郭岗鸿运农机专业合作社,并于2008年5月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注册资金95.5万元。合作社占地15亩,建有车库及办公培训用房30间,共800平方米,机棚600平方米,拥有小麦玉米两用收获机3台、大型拖拉机10台及各种配套农具。合作社按照“民建、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在稳定土地承包政策基础上,按照入社自愿、退社自由的原则,引导农民进行土地流转。对全村1670亩土地实行代耕代管,进行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提升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了农业机械作业效率,达到了节本增效的目的,解放了农村劳动力,加快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步伐。2008年10月25日,农业部农机化司司长宗锦耀到该社调研后,饶有兴趣地说:“郭岗鸿运农机合作社,13人代耕代管种了全村2060口人的田,解放了劳动力900多人,增加了规模效益,在农业基础得到巩固的同时,把农民群众从传统生产中解放出来。这是一个方向,符合十七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四是股份制型。成立于2006年3月的新密市青屏新兴农机专业合作社,由市农机服务队发起并联合20户农民采取资金、机具、技术、房产等方式,组成股份制合作社。合作社拥有农机动力机械26台、配套农机具52套,车库5间、办公用房8间,总资产272万元。合作社自成立以来,一直从事乡村道路工程、农村老宅复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三夏”“三秋”农机田间作业、农机化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农机化技术指导等工作,为新密市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五是农民合作型。其模式是“农机大户+农户”,如曲梁沃土新惠农机专业服务合作社由农机大户李新文牵头组建,吸收本村的农机手参加,组织形式相对松散,主要服务本村及周围村庄的农田作业、农产品运输与加工等,既富了自己又带动了别人。合作社现拥有小麦收割机6台、大型拖拉机13台,免耕播种机、秸杆还田机、旋耕机等配套农机具35套,总资产165万元。合作社成立1年多,共完成机耕6000亩、秸杆还田7000亩、旋耕6000亩、机收小麦4000亩、免耕播种玉米小麦1200亩,实现收入70万元,获纯利40万元。

2.新密市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成效。目前,新密市拥有各种型号的拖拉机6700多台、联合收割机758台,机引犁、机引耙、旋耕机、秸杆还田机、机引播种机、免耕播种机等5万多台件,农机总动力达到47.44万千瓦,农机固定资产原值达2.85亿元。机耕、机播、机收和机械植保等主要农田作业项目的机械化作业面积分别达到了2.8万公顷、4.3万公顷、2.3万公顷和1.7万公顷,小麦生产的耕、种、收三个主要环节基本实现机械化,全市农机化综合水平达到67%,位居河南省前列。农机化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全市的农业机械综合生产能力,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广大农民对农机事业及农机应用的依赖性越来越高。通过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把分散的农业机械进行有效整合,开展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生活水平,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全面提升农村工业化装备水平及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坚强的物质保证。新密市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不断发展壮大,对促进全市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产生了积极影响,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一是提高了社员的整体素质。通过参与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建设和管理,广大社员在掌握科技、分工协作、组织管理、服务市场、对外交往以及民主决策等方面得到了实践和锻炼,增强了相互间的合作意识、科技意识、民主意识、市场意识,提高了自我组织、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能力。二是解放了农村劳动力。成立了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乡村,开展联片作业,优质服务,集约化经营,减少劳动投入,为农村劳动力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尤其是外出务工人员,在农忙季节就不用往返回乡为收获庄稼而奔波,减少了开支,增加了收入。三是实现了农民和农机经营者双赢。机械化作业比人工和畜耕收费低,一般机耕比人工耕作平均每亩节约成本10—20元,机收比人工收割节约成本20—30元。农机专业合作社实行统一采购油料、统一维修机具等,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统一负责作业调度,扩大了作业区域,实现了农机增效、农民增收。四是加速了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引进和推广。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建立,对资金、农机专业人才、农村劳动力、农业机械购置等方面起着优势互补作用,可以发挥人才技术、整体组织优势,大力推广新技术,引进新机具,从而加快了农机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和引进。五是提高了农机利用率。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后,农机作业服务在组织内部实行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统一调配,使农机资源得到了有效整合,以相对较少的农业机械获取较高的农机作业量,提高了农业机械的使用效益,是现阶段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保障粮食稳产增收的一种有效载体。利用各地的季节差,科学调度、有序组织机具开展作业,实现了向管理要效益,提高了农机利用率。六是保障了农机安全生产。自从农业生产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后,农业生产分散于千家万户,农机安全生产意识很难真正宣传到每个农业生产者。农机合作社为宣传农机安全生产提供了阵地,使农业生产者能系统完整地学习安全生产知识,增强了农机安全生产意识,使农机安全生产得到了保障。七是促进了农机作业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单个农机经营者很难做到专业化、规模化和标准化。农机合作社整合农机资源,在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等农机作业环节中,容易形成一定规模,制定规范的标准,实现产业链动作,使农机作业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从而推进农业生产向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提升了专业生产的社会化组织层次,引领并促进了农村土地流转,使农村土地集约化规模经营成为可能。

三、新密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存在的问题

农机专业合作社是一个新生事物,是近几年来农村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种组织形式。调查发现,在其发展壮大过程中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1.引导宣传力度不够,思想认识不到位。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为一种新出现的组织形式,有一个培育发展的过程。尽管国家已经出台《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但仍有一些部门和个人持观望态度,对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作用认识不到位,与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要求有一定的距离。

2.农机专业合作社本身经营能力欠缺,存在经营风险。合作社的成员大多是农民,对于必须具备的经营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专业知识、相应的法律法规等尚需进一步学习和提高。他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承担着较高的市场风险及运营成本。

3.农机专业合作社整体效益相对较低。现有的农机合作社力量还很薄弱,社员数量不多,农业机械拥有量少,种类不齐全,农机服务领域不宽,农机服务质量不高,整体效益相对较低。

四、关于农村农机专业合作社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1.加大扶持力度,落实优惠政策。各级政府部门应当确立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社就是扶持农村、农业、农民的观念,加大扶持力度。一是加大资金扶持。各级政府要设立专项资金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社的项目建设,以增强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市场竞争能力和对农民的吸引力及对其成员的服务能力。二是落实税收优惠政策。近两年,中央、省、市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农村发展的优惠政策,有关职能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制定配套措施,在资金、税收、科技、人才、注册登记、用地、用电和交通等方面给予扶持和优惠,让农机专业合作社真正得到发展的动力。

2.加大培训宣传力度,提高成员素质。建议各级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把对农机专业合作社成员的培训纳入培训规划,安排一定经费,分层次对其法人、专业人才进行培训,提高广大社员的整体素质。同时,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加大宣传力度,推介先进典型,在全社会形成鼓励支持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良好氛围和舆论环境。

3.健全各项制度,规范内部管理。制度建设是保证农机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坚持发展和规范并重,做到边发展边规范,以规范促发展。一是要健全《章程》。凡组建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必须有比较完善的《章程》,以《章程》统领各项制度建设。二是要健全财务会计制度。无论农机专业合作社大小,必须设立财务科目,实行民主理财,定期公布财务收支账目。三是健全收益分配制度。这是制度建设的核心,要兼顾投资者与生产者双方的利益,实行按资分红和按农机作业量返还相结合。四是要健全民主控制制度。按照《章程》规定建立成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和监事会制度,充分发挥“三会”的职能作用,重大决策实行一人一票表决制,防止少数人大权独揽,增加内部管理透明度。

4.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指导服务。各级政府部门,特别是县、乡镇政府及职能部门要适应合作社发展的新形势,改进管理方式,帮助解决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加强业务指导,开展技术培训,提供政策咨询,搜集信息发布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为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新密市农机农民
沃得农机
春来好时节 农机备耕忙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新密市
不一样的农机展
河长制在流域生态治理中的实践探索与经验总结
新密市建档立卡贫困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实施要点分析
如何加强农机管理发挥农机作用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