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泽风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77)
恩格斯的晚年是指1883年马克思逝世后他所生活的这一阶段。这一时期,恩格斯在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方面作出了许多创新性贡献,为实现共产主义伟大理想战斗到生命最后一刻,成为马克思逝世之后“整个文明世界中最卓越的学者和现代无产阶级的导师”[1]。恩格斯晚年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与发展,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揭示出一切所有制关系都处在经常的历史更替和历史变革之中,革命就是要用一种所有制代替另一种所有制,强调“共产党人可以用一句话把自己的理论概括起来:消灭私有制”[2],宣布“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3]。晚年时期的恩格斯仍然始终不渝地坚持这一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1893年5月11日,恩格斯对法国《费加罗报》记者发表谈话时指出:“当我们把生产资料转交到整个社会的手里时,我们就会心满意足了,但我们也清楚地知道,在目前的君主联邦制政府的统治下,这是不可能的。”[4]他强调要“把生产资料转交到整个社会的手里”,把这一点作为工人阶级政党的奋斗目标。1893年6月,他在接受英国《每日纪事报》记者采访时明确指出:“我们的纲领是纯粹社会主义的。我们的第一个要求是:一切生产资料和生产工具归社会公有。”[5]1894年初,恩格斯把他在1871年至1875年为《人民国家报》写的专门评论德国以外的国际问题的文章汇编成册。在序言中,恩格斯旗帜鲜明地强调自己是共产主义者:“读者将会看到,在所有这些文章里,尤其是在最后这篇文章里,我处处不把自己称做社会民主主义者,而称做共产主义者。这是因为当时在各个国家里那种根本不把全部生产资料转归社会所有的口号写在自己旗帜上的人自称是社会民主主义者。”[6]1894年11月,恩格斯在《法德农民问题》一文里对法国工人党在其土地纲领中宣称要保护小农的小块土地所有制提出严肃的批评,指出“社会主义的任务,勿宁说仅仅在于把生产资料转交给生产者公共占有”[7],建议生产资料的公共占有应当在纲领中被提出来作为必须争取的唯一的主要目标[8],并加上“必须以无产阶级所有的一切手段来为生产资料转归公共占有而斗争”[9]。可见,恩格斯晚年仍然坚持了生产资料公有制这一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10],“共产党人为工人阶级的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斗争,但是他们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11]。恩格斯晚年坚持并发展了他和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的正确处理运动的当前与未来关系的思想。1893年5月,恩格斯同法国《费加罗报》记者谈话时指出:“我们没有最终目标。我们是不断发展论者,我们不打算把什么最终规律强加给人类。关于未来社会组织方面的详细情况的预定看法吗?您在我们这里连它们的影子也找不到。”[12]强调要着力地解决当前运动中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而不能把无产阶级政党束缚在最终规律和对未来社会的预测上。在1894年1月撰写的《未来的意大利革命和社会党》一文中,恩格斯针对19世纪末欧洲工人运动的现实状况进一步指出,社会党人“积极参加这两个阶级(指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引者)的斗争的每个发展阶段,而且,一时一刻也不忘记,这些阶段只不过是导致主要的伟大目的的阶梯。这个目的就是: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作为改造社会的手段……这种永远不忽视伟大目标的策略,能够防止社会主义者产生失望情绪,而这种情绪却是其他缺少远大目光的政党——不论是纯粹的共和主义者或感伤的社会主义者——无法避免的,因为他们把前进中的一个普通阶段看做是最终目的”[13],要求正确地处理运动的每个阶段和最终目的的关系。1894年11月,恩格斯致信弗·阿·左尔格,批评了运动长期停滞在思想不明确和各地分散行动的早期阶段上的现象[14]。他要求建立工人阶级自己的政党,做好长期斗争准备。可见,恩格斯晚年时期在无产阶级运动的当前和未来关系问题上,头脑是十分清醒的。
恩格斯晚年时期仍然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与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要求正确对待参加资产阶级议会问题。1886年11月,恩格斯在《资本论》英文版序言中指出,《资本论》“所作的结论日益成为伟大的工人阶级运动的基本原则”[15]。他认为马克思的一个重要观点是,“至少在欧洲,英国是唯一可以完全通过和平的和合法的手段来实现不可避免的社会革命的国家”[16]。但他同时也强调指出,马克思“并不指望英国的统治阶级会不经过‘维护奴隶制的叛乱’而屈服在这种和平的和合法的革命面前”[17]。1887年1月,恩格斯在他写的《论住宅问题》第二版序言中认为,无产阶级革命难以避免,因为工业革命“使从事家庭工业的农民被机器剥夺,被强迫走上起义的道路”[18],因此不能相信资产阶级社会主义的慈善家。在1891年3月为马克思的《法兰西内战》一书所写的导言中,恩格斯又明确指出:“这种炸毁旧的国家政权并以新的真正民主的国家政权来代替的情形,已经在《内战》第三章中作了详细的描述。”“近来,社会民主党的庸人又是一听到无产阶级专政就吓得大喊救命。先生们,你们想知道无产阶级专政是什么样子吗?请看看巴黎公社吧。这就是无产阶级专政”[19]。1892年2月,恩格斯在《答可尊敬的卓万尼·博维奥》的文章中又指出,利用普选权绝不是要放弃自己的革命权,“我根本没有说过什么‘社会党将取得多数,然后就将取得政权’。相反,我强调过,十之八九我们的统治者早在这个时候到来以前,就会使用暴力来对付我们了;而这将使我们从议会斗争的舞台转到革命的舞台”[20]。1892年7月,他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德文第二版序言中明确指出,争取普选权的斗争应当出于维护无产阶级利益的需要,只有无产阶级“提出要求而且了解到他们要求的是什么的时候,他们……就成为一种决定性的力量”[21]。他企望工人政党“组织得足以一下子永远结束为使资产阶级统治永存而轮班执政的两个旧政党的跷跷板游戏”[22]。1894年11月,恩格斯致信威·李卜克内西,谈到实现党内和谐的途径时,认为这“不在于否认和隐瞒党内一切真正有争论的问题”,而应该制止一切右的言论和行动,废除雇佣奴隶制,因为无产阶级政党不是“专门为了使雇佣奴隶制永远不变而建立的”[23]。这些都足以说明,恩格斯晚年坚持和发展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
恩格斯始终坚持了他和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所确立的无产阶级革命策略的思想,把为争取8小时工作日、民族独立、普选权等作为重要的革命策略。1890年5月,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德文版序言中充分肯定了欧美无产阶级争取8小时工作日的斗争,认为它表明无产阶级“第一次在一个旗帜下动员成为一个军队,以求达到一个最近的目的”[24]。1891年10月,恩格斯在给考茨基的信中再次批判了拉萨尔关于“反动的一帮”的观点,要求在无产阶级力量还没有强大到足以夺取政权并实现其原则以前,必须正确对待左翼党,要联合他们扫除大量存在的资产阶级的、官僚主义的和封建主义的垃圾。1892年2月,恩格斯把争取民族独立确立为波兰无产阶级的重要斗争目标,因为“这种独立却是实现欧洲各民族和谐的合作所必需的。这种独立只有年轻的波兰无产阶级才能争得”[25]。1893年2月,他又指出,“在其他国家,在意大利、德国、奥地利,工人从一开始就只限于帮助资产阶级取得政权”,因为这些国家经济的进展或工人群众的精神的发展,“都还没有达到可能实现社会改造的程度”[26]。在1894年1月撰写的《未来的意大利革命和社会党》一文中,恩格斯重申:“自从1848年以来,时常为社会主义者带来极大成就的策略就是《共产党宣言》的策略。‘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社会主义者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他们为工人阶级的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斗争,但是他们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27]恩格斯肯定了普选权在工人阶级政党斗争中的作用,但并没有把议会斗争当作唯一手段,认为无产阶级“可以完全通过和平的和合法的手段来实现不可避免的社会革命”[28]。这种和平的和合法的革命指的是通过争取普选权、议会斗争道路实现社会革命的目标。当然他并没有过高估计这种和平合法斗争的作用,而是反复告诫无产阶级要提防资产阶级发动的“维护奴隶制的叛乱”[29]。恩格斯晚年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策略的论述,是十分宝贵的思想财富。
马克思恩格斯曾经认为,“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30],“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31]。1884年,恩格斯执行马克思的遗言,完成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这一被列宁称之为“现代社会主义的主要著作之一”的著作。恩格斯在该著作中详细分析了阶级、私有制和国家的产生问题,大大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历史的认识。
1.恩格斯提出了著名的“两种生产理论”。他认为,“根据唯物主义观点,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蒂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繁衍。一定历史时代和一定地区内的人们生活于其下的社会制度,受着两种生产的制约:一方面受劳动的发展阶段的制约,另一方面受家庭的发展阶段的制约”[32],从而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关于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过程的思想。
2.恩格斯论证了阶级、私有制和国家产生的具体过程。他指出,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这种说法只适用于原始土地公有制解体以来的人类历史。人类在原始社会先后经历了原始群、血缘家庭、普那路亚家庭、对偶制家庭、父权制家庭等发展阶段,人类社会最初实行的是原始共产主义,并没有阶级、私有制和国家,阶级、私有制和国家的产生是原始社会后期的事情。大约在野蛮时代中级阶段,人类发生了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即游牧部落拥有较多的生活资料,从其他的野蛮人群中分离出来,第一次使经常性的交换成为可能。这种交换可以在各种不同部落的成员之间进行交换,而且个人之间的交换越来越占优势,并且造成了奴隶制;由于畜群和其他新财富的增加,谋取生活资料、制造生产工具逐渐成为男子的事情,男子在家庭中的地位逐渐获得了上升,父权制个体家庭成为一种与原本意义的氏族相对抗的力量而在社会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33]。在野蛮时代高级阶段,铁器如铁犁、铁斧、铁剑出现了,这为人类提供了从事大规模农田耕作和手工业生产的重要工具,导致了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即手工业和农业的分离,奴隶制成为社会制度的组成部分。而生产的不断增长以及随之而来的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提升了人的劳动力的价值,奴隶被成批成批地赶到田野和工场劳动。同时,手工业和农业的分离,使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自由贸易成为可能。到文明时代,不仅加剧了以前发生的各次分工,而且加剧了城乡对立,并发生了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即商人的出现。这些情况,使氏族或部落成员共同生活于纯粹由他们居住的同一地区成为不可能,已经发生变异的氏族和部落到处杂居起来,到处都是奴隶、被保护民、外地人和自由民杂居者,这就使氏族成员集会处理公共事务成为一件难事,特别是由于生产条件的变革及其所引起的社会结构的变化,产生了一些同旧的氏族制度格格不入的甚至相互对立的新的需要和利益。因而需要有一种似乎站在相互斗争的各阶级之上、调和各种冲突的另一种力量,即国家机关。这样,氏族制度,不论是其原本形式还是变异形式,都不能不退居次要地位,而由国家取而代之。于是,国家便产生了。对此,恩格斯强调指出:“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国家是表示: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而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互相冲突的阶级,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抑制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脱离的力量,就是国家。”[34]因此,“国家并不是从来就有的……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而必然使社会分裂为阶级时,国家就由于这种分裂而成为必要了”[35]。
3.恩格斯论述了国家的特征。他在同氏族制度作比较时论及国家的特征,认为国家具有以下特征:第一,国家是按地区来划分它的国民的,国家允许公民在其居住的地方实现他们的公共权利和义务,它用按照居住地组织国民的办法代替了按照血缘关系来组织的办法。第二,国家拥有特殊的公共权力,如宪兵队、监狱及各种强制机关。恩格斯指出,“这个特殊的公共权力之所以需要,是因为自从社会分裂为阶级以后,居民的自动的武装组织已经成为不可能了”[36]。当国内阶级对立尖锐化、相邻国家扩大和人口增加时,这种特殊的公共权力就日益得到加强。第三,国家要收取捐税、发行期票、借债,借以维持公共权力。第四,国家拥有处于社会之上、日益同社会脱离、享有特殊神圣和不可侵犯地位的官吏。第五,国家是从控制阶级对立的需要和阶级冲突中产生的,它是最强大的,国家同时也具有对于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的某种独立性而成为一种表面上的调停人。第六,大多数国家中的公民的权利是直接或间接地依财产状况规定的,直接按财产状况来规定公民权利,“标志着国家发展的低级阶段”[37],财富“间接地但也是更可靠地运用它的权力”[38]的民主共和国,则是国家的最高形式。
总之,恩格斯晚年坚持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一系列重要原理原则,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不愧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愧是与时俱进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
[1] 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86.
[2] [3][10][11][24][25][26][3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65,271,264,284,245,247,248,250.
[4] [5][6][12][2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629,633,489,628-629,327.
[7] [8][9][13][14][21][22][23][27][32][33][34][35][36][37][3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03,302,302,289-290,509,286,287,514,289,2,158,166,170,167,169,169.
[15] [16][17][28][29]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36,37,37,37,37.
[18] [19][3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69,335-33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