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富荣(河南新乡学院政法系河南新乡453000)
科学技术在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李富荣
(河南新乡学院政法系河南新乡453000)
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推动作用,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出发,立足于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的和谐性,不断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促进人与社会的有序发展,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协调发展。只要做到了这三点,我国的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就会走上一个新台阶。
科学技术生态文明作用
在人类社会数以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人与自然是一个复杂的对立统一的关系,人类在自然界中生活,存在于自然界中,在自然界中实现自身的价值。古代有“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就揭示了人需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人道”应该遵循“天道”。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后来从自然中分化出来,而自然自身保持一个协调有序的发展规律。因此,人类的发展要与自然发展相和谐,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应该主动与自然相适应并通过努力去改造自然界,让自然界合乎人类社会发展的需求,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又能具备改造自然为自身服务的能力。“科学技术作为调节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力量,在历史上曾把人从受制于自然的被动地位提升到与自然平等对话地位。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它在促进人类文明进程中日益显示出的巨大力量,使人们对它寄予无限希望。”因此,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发展关系其实就表现为在人类以科技为手段进行改造自然的同时,能够与自然进行交流与沟通。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否则和谐社会就无从谈起。“20世纪下半叶高科技的出现,同时也就意味着‘人文文化’批判的兴起。信息化和知识化时代的来临,意味着文化产业将凸现出来,成为国家利益的一个重要方面。高技术如果没有与人文文化接轨,就不会为社会接受和认同。21世纪的高技术必须充满人文青春活力,以人本主义的面貌、处处考虑人的需要,才能被社会高扬,才能充分发挥其工具理性和科学理性,而不仅仅成为一种社会工具。”因而科学技术作为连接人与自然关系的纽带,不仅是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重要工具,也应是保证生态和谐的重要手段。“科学有用,科学为大众造福,知识就是力量,这些思想自17世纪以来就成为西方国家的文化旋律,19世纪以后,迅速扩散到世界各地。”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在改造自然环境上已经显示出巨大的威力,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找到了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及机制,也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合理模式,这为解决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提供了良好的途径。
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绿色科技”已成为科技发展的主流思想。“科技事业毕竟是一项理性事业,它的方法、它的哲学基础和它的精神气质,从一开始就把它与人类精神的其他产物明显区别开来。”尤其是自20世纪中期以来,高新技术空前发展,通过这些技术自身的价值与功能作用于人类社会,对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显现出巨大的推动作用,这表明科技正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开辟新的道路。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过程中,科学技术的价值愈来愈受到重视。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是农业生产顺利进行的出发点也是农业发展的归宿点。把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相协调,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农业生产者不仅能从中获得可观的经济利益,同时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循环经济作为与生态农业相适应的经济发展方式,也是构建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基本措施。形成一个有效的循环经济发展体系,能够在更大程度上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达到生产效益最大化,资源废弃最小化。与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的科技发展方式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只有合理发展和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依靠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掌握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并将其应用于对客观世界的合理改造,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才能具备良好的生态环境,才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总之,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这也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有力杠杆。人们应该全面认识科学技术的实质,合理利用科学技术的有益成果,努力促进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句话意思就是人是具体的、生活于现实生活中的人。人构成了整个社会,并成为社会的主体存在。人的一切行为必然与周围所有的人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人与社会在现实中是互为基础和前提而存在。因此,人的发展构成了社会发展的主要内容,也是社会进步的主要标志,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都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可以看出,以人为本、促进人与社会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核心理念,也是党和国家的重要方针政策,是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新发展,因此,促进人与社会的有序发展构成了中国发展的新战略。现阶段,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根本指导方针,努力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保障人与社会的和谐有序。
科学技术是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只有合理利用科学技术才能促进农村社会整体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渗透到农村社会的各个领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的体现在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上,因此,人要合理利用科技手段来改造和适应自然。
马克思把科学技术“首先看成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看成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同时他还认为“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培根认为“科学代表着一种新型的科学形象,就是力量型的科学,科学技术必须转化为生产力,必须转化为一种巨大的力量。”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实践,一方面能够极大提高改造生产力要素的能力,当掌握先进科学技术的劳动者运用现代科技制造出来的先进工具,以此来作用于劳动对象时,就会形成更新的社会生产力,促进生态农业的进步和发展;另一方面就是促使生产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由高新技术武装起来的新产业不断涌现,如新的能源工业、新的生产材料工业,生物工业以及电子工业等,而且一些传统农业也在高新技术的引领下得到更新和改造,新产业和传统农业都是以科学技术为依托。可以预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生产方式的自动化和科学化也随之提高。要促进新农村建设中人与社会的有序发展,就要不断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在保障农业安全的基础上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另外还要从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出发,突破农村社会环境的原有制约,改善与提高与农业生产相关的各项事业,提倡发展掌握科学技术的新型农民,促进农业社会生产发展。
总之,建设新农村生态文明的过程,也是推动人与社会有序发展的过程。我们要以新的科技来武装人的全面发展,以人的发展推动社会的发展。
社会主义的本质之一就是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这也是以人为本思想的最终目标。从根本上讲,科技的进步则是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首要条件。科学技术的进步不仅能推动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也能增强人的身体素质及提高劳动技能。最重要的是,随着科技运用的不断深入,劳动已不再是人的第一谋生手段,而成了一种生活需要,自由的时间有很大的增加。社会主义建设始终都强调关注人的发展,通过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来发挥人的最大潜能,建立合理的社会机制,使“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建设新农村生态文明,前提条件就是要解决好人的问题,以人为本,注意提高人自身的素质,使人能更好地利用科技,使科技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写有“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这是人类利用科技带来的巨大进步。
科学技术的发展虽然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使时空差距变得越来越小,人类也正是利用了科技手段创造出无数的财富,但农业生产开始大量使用药物,转基因产品已经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克隆动物已不再是新鲜的话题,与之伴随,也出现了科技运用不当所带来的负面效应。这些都在提醒人们必须以正确的手段对待科学技术,而手段的实施者则在于人自身如何正确对待它,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注重培养个人的科技素养以及人与人之间如何交往的素养。必须依靠科技进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协调发展。重视农业生产的根本地位,要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不断学习先进的农业生产知识,重视高新技术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当前,社会发展处在一个有力的时期,国家政策扶持力度加强,科学技术革命的有益性已经彰显,不仅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基础,同时也对人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激发创造和创新精神的源泉,现代科技革命已经惠及农村物质文化的成果,在很大程度上使农业生产力快速提高,使新农村建设步入知识化时代。科学技术是人所创造的,农业生产中只要合理利用科学技术,使科技具有人性化的发展方向,人就会始终处在能动的主体地位。我们必须不断发展和提高处于主体地位的人的素质和能力,强化社会责任感。因此,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要不断培养农业生产人员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加强培养保护农业生态的责任感。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提高了人在自然界面前的自由,也提高了人在社会中的自由,人们已经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志运用科学技术的成果,但这一切人们应该认识到自身的自我约束性以及担负的社会责任感。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最主要问题就是“三农”问题,如何转变现代农业发展方式,如何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怎样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目标,关键点就在于如何把科学技术贯穿其中,只有提高农业生产人员的科学文化素质,具备扎实的农业科学知识并应用于实践,才能更好地为解决“三农”问题服务。农业生产人员的科技素质状况是实现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科技发展将大量武装农业生产,并应用于农村社会的各个领域。因此对农业生产人员的素质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如果不具备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就难以顺利驾驭现代农业生产方式,最终适应不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需要,阻滞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现。在此意义上来说,科学技术促进人与人的协调发展是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保证。
总之,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在建设新农村生态文明过程中,科学技术不仅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而且促进人与自然有序发展,促进人与人协调发展。我国要努力推动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其在更大的程度上造福人类,使我国的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走上一个新的台阶。
[1]刘大椿.科学技术哲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04
[2]吴彤,蒋劲松,王巍.科学技术的哲学反思[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87
[3]詹姆斯·E·麦克莱伦第三,哈罗德·多恩.世界史上的科学技术[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288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60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372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664
[7]吴国盛.反思科学[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4.11
责任编辑:刘国春
F320
A
10.3969/j.issn.1009-6922.2010.02.26
1009-6922(2010)02-84-03
2010-04-16
李富荣(1981—),女,河南原阳人,法学学士,新乡学院政法系助教。主要研究方向: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