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党建理论的重大贡献研究述评

2010-08-15 00:44张绪雄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0年5期
关键词:民主集中制执政党理论

张绪雄

(上海师范大学 法政学院,上海 徐汇 200234)

邓小平党建理论的重大贡献研究述评

张绪雄

(上海师范大学 法政学院,上海 徐汇 200234)

邓小平党建理论是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理论,是在我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以新时期党建实践为现实依据,以当代国际局势的新发展为契机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学术理论界对此进行了广泛的探讨,本文就国内学者近些年来关于邓小平对党建理论的重大贡献加以归纳评述。

邓小平;党建理论;重大贡献;研究述评

一、学术界对邓小平党建理论重大贡献的研究

1、关于新时期执政党建设的目标。建党目标体现着党的性质,规定着党的地位、作用和奋斗目标。确立和坚持正确的建党目标是党的建设的首要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和邓小平基于对社会主义本质、根本任务和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根本任务的科学认识,果断地彻底终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确立了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在此基础上,明确提出了新时期执政党建设的目标。另一方面,关于邓小平确立新时期执政党建设的目标,论者一致赞同以下观点:即把我们党建设成为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核心。认为这一目标的确立,不仅是对过去的“五十字建党大纲”(即“党组织应是无产阶级分子所组成,应能领导无产阶级和革命群众对于阶级敌人进行战斗的朝气蓬勃的先锋队组织”)的拨乱反正,坚持了党的性质,而且指明了党在新时期的地位和肩负的历史任务,体现了党的建设的时代特征和围绕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来建设党的要求,为整个新时期党的建设指明了总方向。

2、关于新时期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邓小平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自身建设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经济建设服务,这也就确立了新时期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针对这一点,不少论者指出,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以来,邓小平就反复强调,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尤其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始终不能动摇;党的各项工作包括党的自身建设,始终要围绕党的基本路线来进行,为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服务。有些学者还指出,新时期,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最大的政治,党的建设就必须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来进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只有这样,党的建设才有价值,也才能得到真正的加强。很显然,邓小平提出党的建设必须紧密结合党的基本路线,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的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史上还是第一次。

3、关于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的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认为,加强党对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中的核心领导作用,就必须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对此,学者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认为这是邓小平总结了我们党多年执政的经验教训,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沉痛教训而提出来的党的领导的重要原则。为了坚持党的领导,就必须改善党的领导。就此,邓小平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1)改善党的领导制度,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正确划分党和国家机关的职能,理顺党政关系。(2)改善党的组织状况,提高党员和干部的素质,恢复和增强党的战斗力。(3)改进党的领导方法,提高党的领导水平,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4)加强党的纪律,强调“四个服从”,最重要的是全党服从中央。(5)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搞好精神文明建设。

4、关于重新确立和发展党的马克思主义路线。我们党在坚持马克思主义路线上曾出现过一些偏差,而邓小平以巨大的勇气重新确立并发展了党的马克思主义路线,是其在党建理论上的又一突出贡献。(1)重新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即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2)重新确立了党的政治路线,并提出了以基本路线为主要内容的政治建设的思想。邓小平明确地指出:“我们党在现阶段的政治路线,概括地说,就是一心一意地搞四个现代化;新时期党的一切工作,都必须保证党的基本路线的贯彻执行。因为党的基本路线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集中体现,是关系党和国家兴衰成败的根本政治保证,是执政党政治建设的核心问题”。(3)重新确立了党的组织路线,强调组织路线对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的保障。总的来说,邓小平通过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恢复和重新确立,使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中重新确立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

5、关于民主集中制。在对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中,邓小平对党的民主集中制建设有独到的贡献。(1)有论者从提出贯彻民主集中制的新思路方面进行了论述。邓小平指出,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要靠教育,更要靠制度建设。他认为,制度建设,一方面是要建立体现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各项基本制度,包括党的各级代表大会制度、党内选举制度、党员民主权利保障制度、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制度(党委制)、党的各级委员会及其常委会的议事规则、决策程序等,使党内生活、党内活动有章可循;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督促检查,保证有章必循,违章必纠,对违反民主集中制原则和各项制度的人和事严格执行党的纪律,并做到在制度和纪律面前人人平等。(2)有论者从邓小平推进党的民主集中制建设方面给予了肯定。邓小平把“民主”作为“解放思想”的重要条件,认为“解放思想,开动脑筋,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就是要真正实行无产阶级的民主集中制”;邓小平强调了要辩证地处理好民主与集中、纪律、法制等的关系;邓小平指出我们党和国家遵从的民主集中制的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是有根本区别的。我们讲民主,不能搬用资产阶级的民主,不能搞三权鼎立那一套;对民主的形式,邓小平从我国现阶段的国情民情出发,提出了“调动积极性就是最大的民主”的思想。

6、关于执政党的党风建设。执政党的党风建设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因此,邓小平十分注重党风建设,并作出了重要贡献。一种观点认为:邓小平结合执政和改革开放的实际,进一步发展了党风建设理论。概括起来就是:把党风建设提到了一个新高度——执政党的党风关系着党的生死存亡;增添了许多新内容——除恢复和发扬党的三大优良作风外,还提出了反特权、反腐败、反行业特点的不正之风等;创造了一些新方法——制度建设、健全纪检监察机关、群众监督、综合治理等。另一种观点认为:邓小平在总结执政党的经验教训,特别是总结我们党改革开放以来反腐败斗争的新鲜经验,在党风廉政建设的方针、原则、方法、途径方面形成了一系列新思想,为新时期的党风建设指明了方向。(1)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开展反腐败斗争。(2)坚持从严治党的方针,对腐败现象决不能手软,坚决克服“失之于宽”的倾向。(3)党风廉政建设先要从领导机关、领导干部抓起。(4)反腐败不能搞群众运动,一要靠教育,二要靠法制。

7、关于干部队伍和领导班子建设。有论者认为,在干部队伍和领导班子建设上,邓小平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概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建党理论。(1)邓小平首次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重申并反复强调“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在全党和全体人民中力倡“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新风尚。(2)邓小平完整地提出了干部队伍和领导班子建设必须遵循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这一方针是根据“文革”以后我国干部队伍和领导班子的现状制定的,体现了我们党一贯强调的德才兼备、又红又专的原则。(3)邓小平强调“要选人民公认是坚持改革开放路线并有政绩的人”进人各级领导班子。(4)邓小平在我党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废除实际存在的领导职务终身制,主张建立领导干部离退休制度并率先垂范。(5)早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首先提出要改革我们现行的干部人事制度,并敏锐地指出:现行的干部人事制度不利于选贤任能,不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而是压抑人才,造成人才浪费,必须予以改革,还提出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他殷切期望通过改革建立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干部人事制度体系,以保证多出人才,快出人才,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事实上,邓小平当初提出的干部队伍和领导班子建设思想,就是在今天也仍未失去其积极意义,对于我们今天的干部队伍建设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8、关于处理党际关系的原则。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汲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制定出正确处理党际关系的四项重要原则,那就是“十二大”党章所规定的:“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按照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的原则,发展我党同各国共产党和其他工人阶级政党的关系。”对此,不少论者指出,邓小平关于处理党际关系的基本原则,不仅总结了国际共运的经验教训,而且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建党思想,更赋予了新的时代内容。一方面,他总结了国际共运中在党际关系方面的经验教训。一是在革命和建设的问题上,不能把某一党的经验绝对化,当作模式推广各国。他说:“任何人都不应把自己的观点和革命经验作为‘模式’强加于人。”二是各国党之间的关系不能是上级和下级的关系,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更不能是“父子”关系,而必须是完全平等的、兄弟般的合作关系。另一方面,他对国际形势的正确判断为处理党际关系提供了正确依据。

9、关于正确处理党内矛盾,增强党的团结。党内矛盾是不可避免的,问题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些矛盾。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吸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特别是我党历史上的经验教训,提出了一系列正确处理党内矛盾的正确主张:(1)科学分析党内矛盾的性质,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性质的矛盾。(2)解决党内矛盾,开展党内思想斗争,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再用路线斗争的提法。(3)必须从团结的愿望出发,坚持“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采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不再搞政治运动,不再搞“四大”。(4)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等。对此,多数论者指出,邓小平的这一系列提法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正确处理党内矛盾、开展党内斗争的理论,把我们党对于党内斗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正确处理党内矛盾,发展正常的健康的党内政治生活指明了正确的方针和原则。

10、关于执政党的制度化建设。加强党的制度建设,是邓小平党建理论的又一重要思想和突出特点。有学者指出,在邓小平看来:(1)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2)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是党的制度建设思想的核心内容。(3)党章是调整党内关系,规范党内生活,维护党内正常秩序的最基本的准则,因而,是党内的根本大法。(4)党的制度建设的落脚点和出发点,即是保障党内民主,所以,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5)集体领导是党的领导的最高原则,也是实现党正确领导的重要保证,同时,还要坚持和完善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

11、关于中国共产党党与其他民主党派的关系。关于中国共产党与其他民主党派的关系,有学者指出,邓小平的贡献在于:(1)正确评价民主党派的历史,充分肯定他们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中发挥的重大作用。(2)阐明了民主党派存在的社会基础及其性质,肯定他们都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力量。(3)指出民主党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一支重要力量。(4)要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发挥民主党派的作用,使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经常化、制度化。

二、关于深化邓小平对党建理论重大贡献研究的几点想法

近年来,国内学者关于邓小平对党建理论贡献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研究深度日益加强。但是,此项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在研究中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要避免研究内容一再重复,一些文章观点雷同,降低了其学术价值。(2)要避免研究方法单一,应该大胆运用其它学科的研究方法,从多学科的角度、多种思维方式来加深研究的力度。(3)研究中的新观点、有争议的观点较少,在这方面应该继续加强。(4)加强比较研究工作,如通过与毛泽东党建思想贡献的比较研究,深化认识,并就新形势下党建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重点比较研究。(5)应当加强研究的系统性和纵深性,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①姚桓、金钊:《邓小平对党建理论的独创性贡献》,《重庆行政》,1999年第4期。

②江金全:《试论邓小平对党建理论的新贡献》,《江汉论坛》,1996年第4期。

③桂玉麟:《邓小平执政党建设理论的历史性贡献》,《福建理论学习》,1997年第5期。

④孙占国:《邓小平在党建理论上的新贡献》,《长白学刊》,1996年第5期。

⑤赵建伟、秦祖富:《邓小平党建理论的新贡献》,《毛泽东思想研究》,1997年第3期。

⑥张伟、赵龙志:《试论邓小平对党建理论的贡献》,《党的建设》,1997年第3期。

⑦李合敏:《试论邓小平对党建理论的新贡献》,《社会科学研究》,1997年第1期。

⑧田晓玉:《浅谈邓小平党建理论的独创性贡献》,《辽宁行政学院学报》,1999年第5期。

责任编辑:许如江

A849.1

A

1671-2994(2010)05-0016-03

2010-08-25

张绪雄(1984- ),男,湖北大冶人,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中共党史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共党史与中国现代化。

猜你喜欢
民主集中制执政党理论
陈云民主集中制思想论析
民主集中制的知与行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中国共产党发展民主集中制的百年历程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执政党道德形象的塑造
论参政党建设与执政党建设的同一性和差异性
略论陈云执政党党风建设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