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磊 蔡 雁 冯庆庭
(中共保山市委党校 科研处,云南 保山 678000)
保山市文化产业发展问题探析
石 磊 蔡 雁 冯庆庭
(中共保山市委党校 科研处,云南 保山 678000)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保山市文化产业已初具规模,具备了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同时,也有一些自身优势和发展机遇。为此,要强化调查研究,找准存在的问题,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才能促进保山文化产业的全面发展,为保山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服务。
保山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措施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支撑,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随着保山经济、社会的较快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文化的需求和消费不断增长,迫切需要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保山市应抓住机遇,找准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对策,促进全市文化产业的全面发展。
通过“十一五”的努力,保山文化产业已初具规模。2009年全市文化及相关产业单位数共350个,从业人员3万多人,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12.6亿元,占全市GDP的6%,为保山文化产业的发展打下了一定基础。
1、文化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市政府出台了《保山市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产业发展试点方案》,积极探索文化行政管理新体制,稳步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公益性文化单位三项制度改革和党报、电台、电视台“两分离”工作。将文化新闻出版局和广播电视局合并组建保山市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加强了文化行政部门的宏观调控、行政管理与公共服务等政府职能;将保山市电视台、教育电视台、市人民广播电台、市广播电视转播台合并重组为保山市广播电视总台,加强了广电文化产业自主经营发展的力度;加强文化市场的监管力度,新组建隶属于保山市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直属的保山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积极推进转企改制工作,对新闻媒体的经营部分进行剥离改制,将《保山日报》社广告、印刷等部门重新组建为保山现代喷绘服务中心;撤销市歌舞团和永昌影剧院原有建制,组建实行企业化运作的保山市艺术团;隆阳区将文工团、电影院和电影公司合并组建区文化艺术中心;腾冲县积极鼓励柏联集团、官房集团等知名民营企业参与国营文化企业的改制重组;将经营不善、发展没有前景的市电影公司和市音像发行站退出文化市场;按照“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的改革要求,在市图书馆、市文化馆、市博物馆等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推进劳动、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在《保山日报》社、市广播电视总台推进中层干部竞聘上岗等三项制度改革。通过改革,市直国办文化单位数量减少,活力增强。
2、文化产业的格局基本形成。一是注重多层次全方位建构。以中国保山南方丝绸古道商贸文化旅游节、腾冲火山热海文化旅游节、昌宁千年茶乡商贸文化旅游节等为主旋律,在打造隆阳中心、强化腾冲龙头的基础上,按照“两极带动、三足支撑、两点互动、协调发展”的总体布局,做精腾冲、做强隆阳、做优龙陵、发展昌宁施甸,实现了保山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二是积极塑造旅游品牌。保山对“健康旅游”的品牌塑造已经得到了秦光荣省长等领导的充分肯定,初步取得了市场成效。三是珠宝玉石产业特色突出。整合翡翠、黄龙玉特色文化资源优势,进一步调整翡翠、黄龙玉产业格局:确立了腾冲翡翠产业发展布局,目前,云旅集团腾越翡翠城、珠宝城、文星楼等翡翠交易市场交易活跃,2009年翡翠产业实现产值达14亿元;积极搭建龙陵黄龙玉产业发展平台,在龙陵县城建起了“玉缘区”和黄龙玉一条街,做大黄龙玉产业,2009年黄龙玉产业实现产值9亿元。四是积极构建产业集群。培植和发展壮大“刺绣文化产业集群”、“特色民间工艺品生产加工集群”、“火山石工艺建材生产加工集群”、“兰花、茶花产业集群”、“特色木制品生产加工集群”、“农家休闲特色文化产业服务集群”6大农村文化产业集群,年产值达2000多万元。
3、文化产业发展成效显著。一是文化项目建设取得实效。保山市积极引进、培育文化市场主体,昆明柏联集团、深圳华隆集团、世纪金源集团等大企业落户保山,保山奥新体育中心、和顺小巷、腾越翡翠城、中国远征军198师纪念广场等一大批重点项目得到实施并投入使用。二是文化旅游不断升温,2010年春节黄金周实现旅游业总收入2亿元。推出木卷书、皮影、茶具等旅游文化产品100多种,极大地丰富了保山旅游文化市场。三是影视产业健康持续发展。为吸引影视公司到保山拍片,保山市相继出台了《保山市外来拍摄电影电视剧以奖代补暂行办法》、《保山市外来拍摄电影电视剧以奖代补实施办法》等一系列办法措施,《我的团长我的团》、《滇西1944》、《腾越殇魂》等一批电影电视剧在全国各电视台播出后,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好评,提升了保山的知名度,扩大了保山的影响力。
1、思想认识仍有差距,产业理念不清。由于只注重文化的社会效益,过分强调意识形态的特殊性,忽视其经济效益和产业属性,轻视了文化对经济发展的渗透和辐射功能。由于这种忽视和轻视,很多人认为文化只有社会属性而没有商品属性,文化产业建设是软性任务。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高,财政收入困难,因而对文化产业发展投入不足;依赖思想严重,只要一提到发展文化产业,首先想到的就是“投资”,就是必须引进外资,而不是自力更生地逐步培养文化产业主体。
2、产业布局不尽合理。虽然保山市文化产业的总体格局已基本形成,以腾冲为龙头、以隆阳龙陵为中心、昌宁施甸两县逐步跟进的梯级发展水平格局已经显现,但是,这种文化产业的空间格局基本上还没有体现保山市的地理交通形势特点,没有发挥保山市交通干线的运输优势,对文化产业发展所需要的人流物流因素缺少考虑。随着大瑞铁路、保腾公路、保龙公路等的竣工,保山市交通基础设施将会明显改善,但文化产业的空间布局却脱离这种交通格局的发展。
3、特色发展不够明显。尽管保山具有厚重的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底蕴,以及丰富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但是,保山文化产业的发展却没有突出这些资源优势。各类文化、旅游、娱乐行业多以个体经营为主,经营分散,规模普遍较小,小环境发展,缺乏具有龙头带动作用的“领头羊”,没有形成一个特色明显且有凝聚力的整体,难以实现规模化经营和高水平运作。每一个县区都追求全面发展,面面俱到,不注重打造自己的特色品牌。
4、发展机制缺乏合力。从目前保山市重大的文化活动,如端阳花市暨中国保山南方丝绸古道商贸文化旅游节来看,政府主导组织仍是主要特征,商业化运作不够,社会各界参与度不高,缺乏地方特色文化含量。因此,像这样重大的文化活动越来越偏离预定的目标,其价值意义也越来越受到质疑。文化产业发展形成这种局面的关键原因可能是单一型发展机制,这种机制不能很好地整合保山市的各方力量来共同参与文化产业的构建。
5、人才支持相当缺乏。文化产业的发展要有人才强有力的支持。如果没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适应时代发展的较高层次的文艺创作人才,要想捕捉到真善美,创造出具有时代特征、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艺术精品就不可能;如果没有适应文化市场运作机制的文化经营人才,要想开发保山独具特色的自然与民族历史文化资源就是梦想。目前,保山市还缺乏既懂保山历史文化内涵又懂市场经营与管理的高端文化经营人才。由于缺乏文化人才的智力支持,所以,保山市文化产业发展最近几年都未能取得重大突破。
1、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十七大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遵循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按照《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基本要求,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优化文化资源配置,突出保山特色文化,调整文化产业的空间布局,打造保山文化产业特色品牌,推动保山文化产业快速、健康、全面发展,实现“文化名市”的战略发展目标,满足全市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创造更大的文化产业效益。
2、基本原则。第一,坚持科学发展的原则。科学保护与合理开发并重,加大对不可再生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力度,杜绝对民族文化资源的掠夺式开发,重视保护自然生态资源,促进民族文化、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第二,坚持整合优化的原则。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合理配置区域文化资源,突出区域文化特色,优化文化产业的空间布局;整合各行业的要素资源,构建具有合力的发展机制,建设文化产业园区,提升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第三,坚持文化旅游互动的原则。发展文化服务旅游,要以文艺作品营销文化旅游商品,构建文化旅游品牌;旅游支持文化,旅游收入反哺文化事业,促进文学艺术繁荣发展,力争文化与旅游共同发展,良性互动,实现双赢。第四,坚持自力更生、逐步发展的原则。以自力更生为主,大力招商引资。摈弃等靠要的思想,从小项目做起,不怕失败,逐步积累经验,然后做大做强。第五,坚持促进小城镇建设的原则。要将文化产业布局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起来,根据交通干线与文化资源的分布情况,合理建构文化旅游景点景区,通过发展小城镇的文化旅游产业,带动当地小城镇建设,实现文化旅游与城镇建设的良性互动。
3、具体任务。第一,注重培育保山精神。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核心价值观着力塑造全市各级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基础之上,继承保山传统文化精髓,着力培育保山精神。从大文化建设的高度,以保山精神引领文化发展观、文化价值观和文化消费观,以树立社会主义良好文化风尚。第二,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以文化企业为主体,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加快建设一批有重大示范效应和产业拉动作用的重大文化产业项目。通过重大项目的实施,推进文化产业园区、文化小城镇和文化产业的发展。第三,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全面落实国家的有关优惠政策,在市场开拓、技术创新、海关通关方面给文化产业予支持;重点扶持具有我市民族特色、地方特色的文化艺术产品进入省内外市场;鼓劢文化企业在市内外兴办文化实体,建立文化产品营销网点;支持全市各类文化产品参加省内外组织的各种展会、演出、比赛交流等文化活动。第四,抓好文化站所建设。要与新农村建设、小城镇建设相结合,有计划地改造乡镇文化站所,提升其工作水平;要充分利用传统文化在农村保存较为完整的特点和农村生态环境优势,发展以乡村休闲、体验为主体的农村文化产业;通过民间、民族特色文化资源的开发,组建文化产业发展专业村组,弘扬传统工艺和技术。第五,实施文化人才战略。一是制定有效的分配激励机制,重奖优秀文化成果,调动积极性。二是要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创造良好的文化产业发展环境,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推出一批保山乃至全省的文化名人。三是注重民间、民族艺人的培养,并通过他们使民间、民族文化发扬光大。四是培养各层次的创作和文化经纪人才,为做强文化产业提供支撑。第六,实施文艺精品工程。文化产业靠文化创意制胜,文化旅游以文艺营销为手段。实施文艺精品工程,组织好每一届文化艺术政府奖的评选;设立文艺创作出版基金,每年资助出版发行10部具有一定艺术水准的文艺精品;抓好文艺创作特别是中短篇小说创作,重点支持与培育有发展前景的年轻文艺家。
4、促进保山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措施。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有宽松的环境和强有力的政策支持。第一,加强组织领导。市委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各县区、乡镇政府把文化产业发展作为大事来抓,列入各级干部考核的内容;定期对文化产业项目的实施进行督促检查,搞好对文化产业建设经验和成果的宣传报道,营造良好的文化产业发展氛围。第二,降低准入门槛。落实国家关于非公有资本、外资进入文化产业的规定,有关管理部门要根据文化产业不同类别和性质在办理工商登记、行政审批、土地占用、银行贷款方面给予支持,做好服务。第三,落实税收政策。税务部门要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企业和支持文化企业发展两个规定的通知》中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加大税收扶持力度,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第四,加大政府投入。市县区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投入,支持文化领域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适当对文化产业贷款贴息、项目补贴,对宣传保山的各类文化艺术活动给予适当补助,对优秀文化艺术成果给予奖励。第五,加大金融支持。政府要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文化企业、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要建立政府投入为导向、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机构投入为支撑、外资与社会资本投入为辅助的投融资机制,不断完善文化产业资金市场。第六,努力培养文化人才。抓好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作,挖掘发现和加强领军人物及各类专门人才的培养,充分发挥人才在文化产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责任编辑:陈文兴
G05
A
1671-2994(2010)06-0048-03
2010-10-29
石 磊(1955- ),男,浙江绍兴人,中共保山市委党校高级政工师,云南省科社学会理事。研究方向:中特理论,经济管理。
蔡 雁(1961- ),女,云南保山人,中共保山市委党校高级讲师,科研处处长。研究方向:党史党建。
冯庆庭(1964- ),男,云南保山人,中共保山市委党校讲师,科研处副处长。研究方向:行政管理、法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