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劲
(北京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北京100044)
【政府·行政】
加强领导能力建设的现实思考
李劲
(北京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北京100044)
在当前社会转型和改革处于深水期的新形势下,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能力建设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我们党面临严峻的执政考验,从“管控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建构,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领导干部面临巨大的职业压力和心理压力,这些呼唤我们创新领导能力建设。必须树立创新思维、战略思维、辩证思维;着力提高解决复杂实际问题的能力;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建立培训体系,完善能力制度建设,加大考核力度。
领导能力建设;政绩观;创新思维
能力本位取代“金钱本位”、“权力本位”以及“物本位”成为时代发展的要求。因此,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要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能力。”另外,在《决定》中,共有18处提到“能力”概念,可以说,改革需要新思路,发展需要新思路,领导能力建设同样需要创新思路。创新领导能力建设对于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和素质具有巨大的意义和作用。
要揭示领导能力建设的创新性科学内涵,必须明晰一些相关性概念。
能力在英文中有多种翻译,比如ability;capability;might;the power等,分别指出能力的既有和可能、内涵和外延、本质和表现。在《现代汉语大字典》中,能力被解释为“能胜任某项任务的主观条件”。迄今为止,能力大多都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界定,很少从社会学、哲学和党建等学科角度来研究,没有充分估量到能力的价值和意义。有的学者从八个方面概括了能力具有的不同内涵:一是从能力的基础看,能力是人的综合素质在实践中的外化表现。二是从能力的一般内容结构来看,能力主要包括:潜力;体力;智力;情感力;意志力;精神力量;实践能力(含专业技能);德力。三是从能力的水平看,是指人驾驭各种活动的本领大小和熟练程度。四是从能力发挥的合理性看,能力是受道德和理性引导的。五是从能力发挥的效果看,是指人的实际工作表现及其所达到的实际成效。六是从能力发挥的载体看,是人在某种实际行动或现实活动中变现出来的、可以实际观察和确证的实际能量。七是从能力发挥的价值看,是实现人的价值的一种方式。八是从能力发挥的作用看,是左右社会发展和人生命运的一种积极力量。因此,能力是人的综合素质在现实行动中表现出来的驾驭某种活动的实际本领、能量,是实现人的价值的一种有效方式,也是社会发展和人生命中的积极力量。[1](P311—313)本文的“能力”概念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使用的。
能力建设作为一个词组经常被使用,但能力建设的具体内涵并没有得到确证。最早提出这个概念的是世界银行。世行在1997年的一份文件中说,所谓“能力建设”即是指“为了使所在地区的所有国家共同达到发展的目的而用于人民、机构和活动的技能。”在世界粮农组织的网站上,把能力建设界定为释放、加强和保持个人、组织和整个社会的能力以成功管理自己事务的过程。也有从人力资源的角度来界定,认为能力建设是“主体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和手段,把人口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源再进一步转化为人才资源从而形成能力人和人力资本的一系列能动活动过程”。[1](P311—313)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当今世界,人才和人的能力建设,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人类有着无限的智慧和创造力,这是文明进步不竭的动力源泉。开发人力资源,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已成为关系当今各国发展的重大问题。”因此,能力建设可以界定为,社会、国家、组织和个人为了实现自身的特定目标,从素质、环境、教育以及实践活动等方面建构能力发展的条件,有目的性地、积极地成功管理事务的能动的行为过程。
领导能力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它是组织能力、决策能力、用人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多种能力的有机结合。在组织能力方面,作为领导,要能有效的组织团队及外部资源、凝聚团队力量和有效沟通,有序完成任务和目标。在决策能力方面,首先是分析判断能力,这是作出决策的首要条件,其次,要善于掌控决策过程,还有要敢于决策并用于承担。在用人能力方面,作为领导,必然要靠别人来完成目标,如何有效的发挥团队成员的优势,并有效的减少矛盾,是体验领导能力的重要标准。在创新能力方面,新时代竞争愈加激烈,新问题层出不穷,必须在思维和实践中具有超前意识,管理服务中体现新思路、新方式。
所谓领导能力建设,就是领导者(包括组织、党派、团体、个人)为胜任领导工作自觉能动的塑造自身的组织能力、决策能力、用人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其他各方面措施手段等主客观要素的过程。习近平在2009年中央党校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提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努力提高以下六个方面的能力:一要提高统筹兼顾的能力;二要提高开拓创新的能力;三要提高知人善任的能力;四要提高应对风险的能力;五要提高维护稳定的能力;六要提高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这应该是当前领导能力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当前干部队伍建设的一项根本任务。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了解把握领导能力建设的科学内涵,无疑是领导者从容应对各种挑战的迫切需要。尤其在当前我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中,对于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增强工作能力,有效地履行职责,更具有重大意义。
1、我们党面临的执政考验,需要创新领导能力建设。
从国际来看,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欧洲希腊等国的主权债务危机风云突起,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新变化,国际力量对比出现新态势,全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呈现新特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仍占优势,综合国力竞争和各种力量较量更趋激烈,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给我国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全球范围内的全球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步伐加快,对市场、人才、战略资源的争夺也越来越激烈。针对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我国贸易保护主义、经贸摩擦等问题日益增多。
从国内看,首先,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同时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出现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其次,随着改革的深入,解决累积的矛盾和问题的难度,也将越来越大。其三,国际经验显示,在人均GDP从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阶段,社会经济结构剧烈变化,社会很不稳定。我国随着经济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和社会的不断分化与重组,出现了不同的社会利益群体和不同的利益诉求,也出现了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格局。许多人民内部矛盾,都是由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引起的,比如房屋拆迁、土地征用、社会保障待遇、就业再就业等。近几年发生的一系列群体性事件都在提示我们,要妥善化解和正确处理这些问题,就必须提高化解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特别是利益矛盾的能力和本领。其四,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必须要求加快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重重困难和挑战,既是对我党执政能力的严峻考验,也是我党执政能力得到新的跃升的必经之路,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领导能力建设。
2、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建设,需要创新领导能力建设。
随着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政府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凸现。首先,建构公共服务型政府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必然逻辑。市场的主体只能是企业法人,不能是政府,这必然要求政企分开、政社分开,把属于市场的功能还给市场,把属于企业的权力还给企业,把属于社会的权力还给社会。其次,建构公共服务型政府是发展民主政治的题中之义。民主政治的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平等参与,对包括国家宪法、法律法规、政府规章、政府行为、政府决策等在内的公共行政问题平等参与、协商民主、自由讨论、共同决策和共同负责。“民主是一种社会管理体制,在该体制中社会成员大体上能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或可以参与影响全体社会成员的决策。”[2]由此可见,民主政治的本质以及合法性的来源都要求建构公共服务型政府,依法行政。第三,建构公共服务型政府是确立有效政府的必要前提。“有限才能有效,全能必然无能”。建立有效政府的前提是政府力所能及,政府不是万能的,这是早已被证明了的真理,因此就要明晰政府的范围,辨明政府的能力,完善对政府运行的监督。全能政府在自身能力之外发挥作用,只能造成资源和政治成本的浪费,造成政府职能的过分无效膨胀,造成巨额的政府财政支出。政府自身负担的加重,效率必然下降,不可保证,个人权利无法维护,社会机能萎缩,市场机制失效,官本位盛行。所有这些的关键和保证在于转变领导干部的权力意识,变“权力”为“权利”,变“领导”为“服务”,变“全能”为“有限”,重塑领导干部的领导能力,实现领导能力和领导方式的新转型。
3、领导干部面临巨大的职业压力和心理压力,需要创新领导能力建设。
当前领导干部的职业压力,从根本上看,“根源于发展模式的严峻性,原有发展模式既给领导干部带来业绩获得的便利,也给他们带来了问责临头的风险”。[3]原有的旧的发展模式给经济、政治、社会带来了巨大发展的同时,也给领导干部带来了巨大的政绩效应,同时也养成了一些领导干部的惯性思维、固化思维、教条思维。思维方式还停留在原有的发展模式上,而现实给领导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增加了领导干部问责的风险和几率。心理素质是领导干部一个重要的基本素质。面对新时期、新形势、新挑战、新发展,领导干部面临的压力会更大,困难会更多,形势会更严峻,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就经受不住各种风浪的考验,抵挡不住形形色色的诱惑,承受不了方方面面的压力,驾驭不了复杂多变的局面。有学者把当前领导干部心理状态概括为六个“自”:一是自信自励型;二是自大自负型;三是自艾自怨型;四是自依自恋型;五是自惶自恐型;六是自放自流型。这说明有一部分领导干部的心理素质还不适应能力的要求。从领导干部自身成长这个角度来讲,具备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修身、立业、干事的基本要求。
1、树立创新思维、战略思维、辩证思维。
创造是领导能力的本质规定。如果没有创造性思维,领导者就不可能在层出不穷的新事物、新问题面前运筹帷幄,稳操胜券。这要求领导干部首先要博学,也就是要广泛地学习和积累知识。其次,领导者要解放思想,要不迷信、不盲从,敢于质疑、敢于标新立异。最后,要着力培养逻辑思维能力、联想与想象能力以及直觉顿悟能力;战略思维能力,就是指能够对待全局性、决定全局的重大事情谋划的思想能力。这首先要求领导干部必须具有清醒的政治头脑;其次要以理论武装为前提,增强大局观念;第三,要具有敏锐的世界眼光,既有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也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中国。第四,把握事物发展的机遇,抓住特定的关节点、转折点,抓住关键时期的关键工作。最后,要实事求是,要具有求实务实的精神;辩证思维,就是要带有发展的眼光、联系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矛盾的意识来看问题,解决问题。这种思维能力需要领导者认真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的普遍联系的观点,也需要领导者学会现代思维方法,以适应社会的发展。比如,面对价值多元化的社会生活,要培养领导干部多样化的思维能力。高明的领导者则善于广开言路,凡有意见或建议,能够做到不以观点正误论优劣,不以持论多寡论正误,不以言论顺逆论奖罚,鼓励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2、着力提高解决复杂实际问题的能力。
目前,随着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的加速推进,一些深层次的社会矛盾日渐显露,群体性、突发性事件时有发生,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这其中尤其要重视解决收入差距过大和分配不公等问题,以更好地统筹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和利益要求。坚持依法律办事、按政策办事与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相结合,做到发现得早、化解得了、控制得住、处置得好,维护好社会稳定。近年来,安全责任事故频发,因此需要经常落实防范措施,随时排查不安全隐患,努力预防不安全事故发生。一旦发生不安全事件,领导干部要在第一时间深入一线,靠前指挥,组织保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对中央确定的有关政策措施,要坚决贯彻落实。应该着重解决好改革发展中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防止局部问题扩大为全局问题,防止矛盾激化。总之,领导干部不要回避问题,要敢于和善于解决和处理复杂实际问题问题,要研究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本地区本部门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
3、建立培训体系,完善能力制度建设,加大考核力度。
从能力建设的层次体系看,干部教育培训应着重帮助领导干部培养提高四个层面的能力:在价值层面,引导干部树立人本观念;宏观层面,要帮助领导干部提高科学发展的能力;中观层面,要帮助干部提高履行岗位职责的本领;微观层面,要帮助干部提高学习能力、实践能力。推进领导干部能力培训,“使干部教育培训的目标指向能力,内容围绕能力,方式着眼能力,将能力培养贯穿于干部教育培训的全过程,实现干部教育培训从偏重知识传授向注重能力培养的方向转变,从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型。”[4]在能力培训的同时,加大能力考核的力度,把知识与能力结合起来,把学习与实践结合起来,在外部环境上督促领导干部自觉建构现代能力结构。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意见》,以及中组部围绕《意见》出台的《地方考核办法》、《部门考核办法》、《年度考核办法》,涵盖了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的方方面面,共同构成了新形势下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的一整套制度体系。考核的方式主要有: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民意调查,个别谈话,实际分析,综合评价等。然而,为切实加强我国领导能力建设,建议设立考核各级干部政绩的指标时,要把能力建设的业绩开列其中。“大绩无形”。能力是看不见的,但又是确实存在的。领导者在能力建设上做出成绩,他就是坚持了科学发展观,而这无形的业绩将决定中国的未来。总的来说,建立领导干部能力考核机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合理制定考核标准,完善考核标准体系;建立科学的考核办法,全面正确地评价工作实绩;科学合理地设置考核评价主体,建立全方位的考核评价体系;加大考核监督力度,认真研究和建立治假防假机制;正确运用考核结果,充分发挥考核的积极导向作用;大胆改革创新,建立长效保障机制。
[1]韩庆祥.思想是时代的声音[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5.
[2][美]卡尔·科恩.论民主[M].聂崇信,朱秀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10.
[3]韩庆祥,张健.领导干部压力的本质及其根源[J].人民论坛,2009,(1).
[4]朱诗柱.关于推进领导干部能力培训理念和策略的探讨[J].继续教育,2007,(11).
[责任编辑:钟晟]
Realistic reflections on construction of strengthening leading capacity
LI Jing
(Beijing Administration Institute,Beijing100044)
Under the current new historical situation of social transition and reform in the deep-water,the capacity-building of leading bodies and leading cadres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the party and the country's cause.All the following giving our party a severe ruling test call us to innovate leadership capacity-building:construction from the control-oriented government to the public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improvement of leadership and governance level,improvement of the capacity to resist corruption and risks,leading cadres facing the enormous occupational stress and psychological pressure.Innovation of leadership capacity-building can start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Establishing innovative thinking,strategic thinking,dialectical thinking;Establishing a correct concept of political performance;Focusing on improving the ability to solve complex practical problems;Establishing training system,improving the system of capacity-building and increasing evaluation efforts.
leadership capacity-building,concept of political performance,innovative thinking
D25
A
1672-4445(2010)06-0042-04
2010-04-22
李劲(1978-),河南唐河人,博士,北京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讲师,主要从事人学、领导哲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