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的伟大实践

2010-08-15 00:49张绪雄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人民出版社实事求是政权

张绪雄

(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上海200234)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的伟大实践

张绪雄

(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上海200234)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和根本点,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它体现在毛泽东革命和建设等实践活动的各个方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理论的形成即是这一思想的伟大实践。这一理论的开创,不仅指引了中国革命走向伟大胜利,更大大丰富了实事求是这一思想的实践,因而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毛泽东思想;实事求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思想路线

实事求是,即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1]“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人思想路线的集中概括,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这一活的灵魂体现在毛泽东革命和建设等实践活动的各个方面。土地革命时期形成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理论有力地证明了毛泽东运用实事求是思想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正确性和前瞻性。本文拟从这一革命道路的角度,来考察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在中国革命过程中的运用和发展。

“实事求是”这一概念由毛泽东在《论新阶段》一文中首次提出。随后在1940年1月的《新民主主义论》中又指出:对于中国革命问题的研究应该取科学的态度,因为“我们民族的灾难深重极了,惟有科学的态度和负责的精神,能够引导我们民族到解放之路”。[2](P522)进而,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进一步对其深刻涵义予以阐释,即“‘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3](P801)以毛泽东等为代表的中共党人在探求中国革命道路的过程中,形成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即是这一思想的充分运用。

一、“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点

首先,“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的提出是毛泽东从中国国情出发,对中国社会政治和农村权力结构进行了符合实际的深刻分析后所作出的选择。他指出“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对外没有独立,对内没有民主,在农村更是赤裸裸的地主权力对农民极其残酷和野蛮的统治。为了维护超经济的封建剥削制度,地主豪绅与贪官污吏相勾结,依靠帝国主义的支持和封建军阀的庇护,把持基层权力,作威作福,横行乡里,随意对农民施行逮捕、监禁、审问和处罚,鱼肉乡民,造成农村一片白色恐怖。地主阶级以政权为基干,辅之以族权、神权、夫权,维护其对农村的权力统治。这四种权力的支配都是有系统的,而以几千年根深蒂固的地主政权为一切权力的核心和基础,只有推翻地主政权,其它权力才会跟着动摇起来”。[4]毛泽东据此剖析认为“中国需要一个农村的大变动,这个大变动以新旧权力的变换为标志,其实质内容就是‘打倒土豪劣绅,一切权力归农会’。”

基于对中国社会特点和农村权力结构的认识,对农民武装问题,随着北伐战争的发展和革命危机的加深,毛泽东提出了许多有创造性的见解。1926年3月底,毛泽东在国民党农民部农民运动委员会上谈到北伐问题时说:“民众运动与政治有密切的关系。目前各省农民运动应以全力注意将来革命军北伐经过之区域,如赣鄂直鲁豫诸省”。随后,在革命濒临失败的形势下,他又提出了保存武力和“上山”的主张,并预料“上山可造成军事势力的基础”。[5]在党的“八七”会议上,他又第一次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论断。这都反映了他对武装农民工作的认识已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毛泽东对中国农民问题严重性的认识以及关于实行土地制度改革的主张,他对中国农村权力结构的深刻剖析和根据这种剖析提出的关于建立农民政权、农民武装的见解,都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对中国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进行深入研究的结果,意义极其深远。它为大革命失败后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理论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其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还是在深刻认识大革命失败经验教训以及在同“左”、右倾错误作斗争的基础上作出的。

一方面,大革命的失败,使得中国革命陷入低谷,中国共产党在反动分子的打击下损失惨重。血的教训,使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必须拥有属于自己的武装力量才能够与反动势力继续斗争,才有可能继续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但另一方面,党内对通过采取何种方式来实现全国革命的胜利还未有清楚的认识。当时盛行“城市中心论”。1930年,李立三实际主持中央工作期间,于6月11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上通过的《新的革命高潮与一省或几省的首先胜利决议案》,即完全是从“城市中心论”出发的。在这一议案中特别强调,“没有工人阶级的罢工高潮,没有中心城市的武装暴动,决不能有一省与几省的胜利。不特别注意城市工作,想‘以乡村包围城市’,‘单凭红军来夺取城市’,是一种错误的观念”。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党人,则坚持同这种“左”倾错误作斗争,在系统总结建党以来武装斗争经验教训以及攻打城市屡屡受挫的情势下,冷静地认识到敌大我小、敌强我弱、革命转入低潮的基本形势,意识到想在敌人力量强大的大城市中斗争取得革命胜利是无法成功的,因而,毅然率领起义部队向广大农村地区转移,开始了“上山”时期。

在毛泽东看来,由于“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的大国,以及有了白色政权间的长期的分裂和战争,便给了一种条件,使一小块或若干块的共产党领导的红色区域,能够在四围白色政权包围的中间发生和坚持下来。湘赣边界的割据,就是这许多小块中间的一小块”。[6]在反对“左”倾错误的同时,毛泽东对持有右倾悲观思想的人也进行了严肃的批评和耐心的说服,从“中国是一个许多帝国主义国家互相争夺的半殖民地”的基本国情出发,多方面总结了井冈山根据地和各地建立红色政权的经验,论证了中国红色政权发生的原因、条件,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毛泽东强调为了把中国革命引向胜利,认为党必须认真地调查研究中国的社会历史情况和现实情况,“须知中国革命的胜利需要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号召人们‘到斗争中去’,‘到群众中做实际调查去’!”[7](P115)

二、“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产物

毛泽东认为,研究问题,要“依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对敌我友三方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党务各方面的动态进行详细的调查和研究的工作,然后引出应有的和必要的结论。”[3](P80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同样源自于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的深刻理解,并反复进行深入调查后得出的结论,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认为,革命的中心任务和最高形式是武装夺取政权,是战争解决问题。但毛泽东对此有独到的理解,他指出,“无产阶级政党在执行这个原则时,则基于条件的不同而不一致。在资本主义各国,其内部没有封建制度,有的是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外部没有民族压迫,有的是自己民族压迫别的民族。在这种条件下,无产阶级政党的任务,在于经过长期的合法斗争,聚积力量,在时机成熟时进入起义和战争。到了起义和战争的时候,又是首先占领城市,然后进攻乡村”。[8](P542)毛泽东认为,“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的”。[2](P534)“我们必须时刻记得列宁的话:对于具体的事物作具体的分析”。[9]当时中国所处的特殊国情是:“不是一个独立的民主的国家,而是一个半殖民地的半封建的国家;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而受封建制度压迫;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压迫。因此,无议会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举行罢工的合法权利。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8](P542)

正是在这种特殊的国情下,毛泽东审时度势,在革命道路的选择上作出了适合于中国实际的决定,提出上山去“当革命的山大王”的思想。依据这一指导思想,毛泽东于秋收起义失败后,经过辗转战斗,将起义队伍带向了广大农村地区,在敌人统治薄弱的罗霄山脉中段建立了第一块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毛泽东在开创这一模范根据地的革命实践中,初步形成武装斗争、政权建设和土地革命三位一体的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他通过在湘赣边界(井冈山)一年多的实践斗争的主要经验,赋予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以完整、系统而科学的内涵。他具体阐述道:“工农武装割据”是党领导下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的紧密结合,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没有革命的武装斗争,就不能进行有效的土地革命和发展革命根据地;没有土地革命,红军战争就得不到群众的支持,革命根据地也就不能巩固和发展;不建设革命根据地,武装斗争就没有后方的依托,土地革命成果就无法保持。[5]井冈山的这一尝试,不仅丰富了马列主义,而且使马列主义原理有了中国特色,真正为中国的现实服务,从而切实解决中国革命的问题,上升为新的理论,指导于新的实践。

三、“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在实践中产生,并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

理论来自实践,并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指出:“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10]此后,在1963年5月《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一文中,又再次强调:从客观外界的反映过程中得到的思想、理论、政策、计划、办法等等,其正确与否,只能“经过实践的考验”,“此外再无别的检验真理的办法”。[11]“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城市”革命道路的形成和发展即是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

早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人,就为解决中国革命道路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从而为农村包围城市理论的形成,从思想上和实践上作了重要的准备。但在对待农民运动这个问题上,毛泽东也有个认识的发展过程。大革命前,陶行知在南京、上海郊区搞平民教育和乡村教育运动,恽代英写信给毛泽东说:我们也可以学习陶行知到乡村里搞一搞。毛泽东回信说:我们现在做城市工人工作还忙不过来,那有空去做乡村工作。[12]在党成立后,他先是集中力量从事工人运动,以壮大党的阶级基础的力量。接着他又积极投身于改组国民党的工作。1925年他回家养病,在湖南韶山、银田寺一带作了一些农村调查,开始注意农民问题。在“五卅”运动后,他观察和研究了在这一革命风暴中各个阶级的动态、特性及其相互关系,分析和认识了中国社会的许多重要特点,在此基础上,他揭示出了中国农民在民主革命中所处的战略地位。[13]从这时起,毛泽东以主要精力从事于农民运动的伟大实践,并在思想上和理论上反复强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就是农民问题”,一切问题的解决都要靠农民问题的解决。[14]此后,他的这一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进一步地深化了。这一切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理论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曾向党内同志和在党的会议上五次提出农民自卫武装“上山”的思想。[5]他当时的想法是,在城市里站不住脚了,可以将我党的工作重心暂时移到山区和农村去,在那里站稳脚跟,积聚力量,等待时机,再向城市进攻。他不是光提出口号,而是向中央明确表示他要亲身去实践这一口号,亲自带领农民武装上山去“当革命的山大王”。“八七”会议以后,毛泽东到湖南领导了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起义失败后,经过辗转战斗,终于将这支工农武装带上了井冈山,开创了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始了“工农武装割据”时期。开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毛泽东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第一次实践。

在经过1925年到1929年,积四年从事农民运动的实践经验和不断的理论总结,特别是古田会议的巨大成功后,毛泽东的思想境界已经得到升华。他已具备提出“乡村中心论”的基本条件。1930年1月5日,毛泽东在答复林彪元旦贺信的回信中,提出和形成了他伟大的“乡村中心论”。毛泽东在信中,批评林彪等“没有建立赤色政权的深刻观念,因之也就没有由赤色政权的深入与扩大去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深刻的观念”。并且进一步明确指出,“单纯的流动游击政策是不能达到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任务”,而朱毛式、贺龙式、李文林式、方志敏式之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地建设政权的,红军游击队与广大农民群众紧密配合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政权发展是波浪式向前扩大的政策,无疑义地是正确的。[15]毛泽东在这里不仅在实际上强调了“乡村中心论”,而且批评了“城市中心论”,他将建立农村根据地、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的问题提高到异常突出的地位。在毛泽东“乡村中心论”的指引下,红军战争和土地革命全面开展,相继成立了赣西南和闽西苏维埃政府,为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创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30年5月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7](P115)的著名论断,使“乡村中心论”有了更加坚实的思想基础。

毛泽东在领导创建中央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产生了他的伟大的“乡村中心”的理论;而“乡村中心论”的直接结果就是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形成。毛泽东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理论形成以后,在抗日战争时期又得到了多方面的丰富和发展而达到成熟。因而,可以这样说“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及其理论,是毛泽东的伟大发现,也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路线的创造性运用。

[1]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78.

[2]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1938年10月14日)[Z].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改造我们的学习(1941年5月19日)[Z].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927年3月)[Z].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1.

[5]黄少群,赖宏.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理论和实践述论[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08,(1).

[6]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1928年10月5日)[Z].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49.

[7]反对本本主义(1930年5月)[Z].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8]战争与战略问题(1938年11月6日)[Z].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9]矛盾论(1937年8月)[Z].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17.

[10]实践论(1937年7月)[Z].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84.

[11]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840.

[12]周恩来.关于党的“六大”的研究[Z].周恩来选集(上)[M].179.

[13]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1925年12月1日)[Z].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4]毛泽东.在湖南省第一次农工代表大会上的讲话(1926年12月20日)[Z].毛泽东著作选读: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15]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0年1月5日)[M].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98.

[责任编辑:张洋生]

A84

A

1672-4445(2010)06-0012-04

2010-05-03

张绪雄(1984-),湖北大冶人,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中共党史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现代化研究。

猜你喜欢
人民出版社实事求是政权
关于后真相时代秉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思考
实事求是是“最大党性”
陕甘宁边区政权治理经验探究
党的七大擘画建立新型国家政权的蓝图
我可以咬你一口吗
古滇国政权的演进与消亡:一个必然的历史结局
Alienation and Struggle of the “Happy Housemaker”
“实事求是”定乾坤
抉择
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