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发祥 ,曹娟玲 ,罗荣娥,曹瑞林 ,罗卫国
(1.定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政史系,甘肃 定西 743000;2.定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地理系,甘肃 定西 743000;3.安定区水利水保局,甘肃 定西 743000;4.定西市水务局,甘肃 定西 743000)
“生态环境脆弱带是指由于自然因素与人为活动的影响造成的环境退化、景观变坏、土地生产力下降、土地资源丧失的地带”[1],其特征是“生态环境的稳定性较差,在同样的影响力下,环境变动远远超过其他地区;生态环境恢复功能低,自我调节能力明显低于其他地区”[2]。“贫困是经济、社会、文化落后的总称,是由低收入造成的基本物质、基本服务相对缺乏或绝对缺乏,以及缺少发展机会和手段的一种状况”,其特征是“人们的生活水平达不到社会可接受的最低标准”[3]。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位于陇中,生态脆弱与经济贫困高度耦合,属典型的生态脆弱型贫困地区:一方面,安定区属于国家级贫困县(区)。早在1876年,陕甘总督左宗棠率兵途经此地,见“赤地千里,十室九空”,给清王朝的奏折中就提出“陇中苦瘠甲于天下”。1983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实施“三西”扶贫攻坚计划,将甘肃省的定西、河西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西海固3个地区列入国家重点扶贫攻坚计划。1994年和2008年,国务院两次延长“三西”建设专项补助资金使用期限。另一方面,安定区属于典型的生态脆弱区。该区生态问题的根源是干旱缺水,“十年九旱”是其真实写照。1983年,水利部把安定区列为全国八片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县。“依据生态环境脆弱性及贫困性的内涵,构建反映生态环境脆弱性与贫困性耦合关系的指标体系,选取 26个样本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定西(含安定区)生态环境脆弱性和经济贫困性的驱动因子进行定量分析”,可知“定西(含安定区)生态再生产、经济再生产和人口再生产处于极不协调的状态,面临着严重的生态恶化和经济贫困的双重危机”[4]。也就是说,安定区贫困与生态环境脆弱具有高度的相关性,陷入了 PPE怪圈,即贫困(Poverty)、人口(Population)和环境(Environment)之间的恶性循环,其表层特征是经济贫困,而深层原因是环境贫困。
环境意识是影响环境问题解决的重要主观因素,环境保护的根本动力和环境问题的最终解决在于全民自觉参与,而全民自觉参与环保行动有赖于公众环境意识的普遍提高。安定区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十分严重,生态问题的形成与农民环境意识的淡薄有很大关系。农民环境意识是开展生态修复的重要软约束条件,进一步整治生态环境要依赖于当地农民环境意识的提高。但调查表明,安定区农民环境意识整体欠佳,表现在农民的生活环境保护意识与生存环境保护意识失衡、不同年龄段农民的环保意识失衡及农民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之间脱节等方面。
环境意识和技能不会自发形成,只有通过有效的环境教育才能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水平。1992年召开的第一次全国环境工作会议确立了“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的指导方针,随后将“加强环境教育,不断提高全民族环境意识”作为促进中国环境与发展的“十大对策”之一予以确立,《中国 21世纪议程》也特别设“教育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专章,要求将可持续发展思想贯穿于从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全过程。总之,环境教育是参与生态重建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和主要途径。长期以来,安定区党委和政府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农民环境教育,对农民环境意识的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与农村严重的生态问题对农民环境意识的要求相比,安定区农民环境教育的广度及深度仍显得远远不够,农民环境教育相对滞后,主要表现为农民环境教育的政策措施没有实现与“水保立区”战略的对接、农村环境教育滞后于城市环境教育、农民环境教育没有得到与环境治理项目同等重视等方面。
当今社会传播媒介日益丰富,人们接受信息越来越依赖于大众传媒。由于经济落后,安定区农民可利用的传播媒介少,政府利用媒介开展环保宣传教育及农民利用媒介获取环保知识均受到限制。2007年底,安定区广播、电视综合覆盖人口分别为46.01万和43.08万(全区总人口 49万),区、乡、村三级广播综合覆盖面占全区农户总数的82%[5];有很多贫困村没有解决村村通,宽带设施无法和城市相比,宽带业务也只到达乡镇,电脑、传真等通讯手段在农村的普及率很低,传真机和电脑对农民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奢侈品,很多人甚至不知道传真机、互联网为何物;虽然电视普及率较高,但大部分人看电视是娱乐和消磨时间,收看新闻及学习农业科技信息的比例相对较低,对很多购买电视机的农家来说,电视机更像是一件家具和摆设,电视信号接收率也不容乐观,能同时收到央视1套和2套节目的不到20%,能收到甘肃卫视的比例更低;信息传递功能较好的广播和报纸,在农村的普及情况也很差,有收音机的家庭仅占1/3,而很多地方报纸的订阅率几乎为零[6]。
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文化传承总是呈自上而下的单向传承,表现为年长的一代将价值观、知识体系、谋生技能和生活方式传递给下一代。在近代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和社会急剧变化的背景下,由于年轻人对新生事物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接受能力、受传统的束缚较少和获取信息更为便利等原因,使得他们获得了“指点”父母的机会,年长一代逐渐丧失了教化的绝对权力。美国人类学家 M◦米德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了“三喻文化”理论,她认为“前喻文化是指晚辈主要向长辈学习;并喻文化是指晚辈和长辈的学习都发生在同辈人之间;后喻文化则是指长辈反过来向晚辈学习”[7],国内学者把这种“在急速的文化变迁时代所发生的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进行广泛的文化吸收、晚辈反过来教育长辈”的现象称为“反向社会化”或“文化反哺”现象[8]。这种现象成为与传统文化传承模式相对应的新型文化传承模式,我国目前开始进入“后喻文化”时期。在此宏观背景下,晚辈对长辈在精神上、知识上进行“反哺”成为可能并在许多领域已变为现实,这也就是俗话所说的“子教三娘”。因此,让在校的中小学生就环境保护知识对长辈开展“反哺”,对于接受教育受到诸多制约因素的生态脆弱型贫困地区农民来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环境意识”,在与环境教育关系密切的科目如初中地理、生物、科学及小学品德与生活、科学等科目的课程标准中都规定了环境教育的目标、内容并附有案例,而在一些传统认为与环境教育无关或关系不大的数学等科目的课程标准中也规定了环境教育内容。同时,本次课程改革从小学至高中都设置了综合实践活动课作为必修课,虽然该课程没有明确规定环境教育的内容及目标,也不直接指向环境教育,但其综合化特点与环境教育的综合性不谋而合,为环境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载体,成为环境教育的另一舞台。比如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主要形式——研究性学习,就是通过让学生寻找现实生活中感兴趣的课题并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来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由于学生天生对环境充满好奇,许多学生所选取的研究项目以环境为主题。总之,本次课程改革的诸多政策措施,为中小学校开展环境教育、培养学生环境意识和丰富学生环境知识提供了保证,也为通过中小学生向长辈进行“反哺”奠定了基础。
截至 2007年底,安定区有各级各类学校在校学生 95876人[9],而安定区乡村人口总数为37万,共 88901户[10]。由此可以大体推算出基本上每个农村家庭都有在校学生,这就为由中小学生对长辈进行“反哺”教育提供了条件。
环境教育对提高中小学生环境意识具有巨大作用,自1996年国家环境保护局、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1996—2010年)》以来,中小学校把环境教育渗透到教育的各个环节,学生的环境意识明显提高。从公众环境意识调查可以看出,我国青少年对环保的重视程度、自然观、环保行为等各个方面均明显高于成人,而 70.3%的青少年的环保知识来自于学校课堂,学校课堂成为他们环保知识第一位的来源途径[11]。2005年,教育部又颁发了《中小学生环境教育专题教育大纲》,规定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二年级,按平均每学年 4课时安排环境教学内容。中小学校要认真贯彻这一大纲精神,开展丰富多样的环境教育,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环境意识和知识,为“反哺教育”奠定基础。
一是要加强中小学课堂环境教学。课堂教学是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的主要场所,加强课堂环境教学是环境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一方面,中小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力争单独开设环境教育课程;另一方面,各学科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目标和任务的前提下,要根据学科内容进行“适时、适应、适量”的环境知识“渗透”。
二是要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开展环境教育。除了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外,学校还要通过团队、班会、夏(冬)令营、知识竞赛、征文比赛等课外活动和撰写环保小论文、调查报告以及开展环保小发明小设计等研究性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植绿护绿、垃圾分类、废旧电池回收、爱鸟护鸟等力所能及的环保行动,以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和知识。
环境教育应该是学校与家庭互动式的教育,中小学校通过对在校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待他们的环境知识和意识提高后,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由他们对家长进行环境知识和意识的“反哺”,带动一个家庭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和热爱,实现“教育一代人(青少年),带动两代人(指祖辈、父辈)”的目标,这也是生态脆弱型贫困地区农民环境教育的可行途径。一般而言,孩子对长辈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和无意识的,但为了提高“反哺教育”效果,还应该采取有目的、有意识的环境教育措施。
一是邀请家长与学生一道参与环境保护专题活动。可以利用“地球日”、“世界环境日”等环境纪念日,组织学生开展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环境保护宣传与教育活动,并把这种活动延伸到家庭,邀请家长一起参与,使学生与家长形成互动,从而影响家庭所有成员。
二是通过家庭作业的形式让学生把环境知识传播给家长。通过开展“考爸爸,问妈妈,让爷爷、奶奶都知道”等多种形式的环境知识家庭作业活动,由学生对其父母进行环境知识的“反哺教育”,促使家长掌握一些基本的环保常识。
三是由学生带动家长培养“绿色生活”习惯。学生的环境知识和意识最终要体现到行动上,学校可通过举办“我为家庭添点绿”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带动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环保工作,养成“绿色生活”的行为习惯。比如开展绿色家庭计划制订、种植花草树木绿化家园、节约利用水资源、回收废纸、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使用无磷洗衣粉等活动,在活动结束后评选绿色家庭。通过活动,促使家长在孩子的带动下对以前没有意识到的非环保行为予以改正。
[1]吕耀,谷树忠,王道龙.论生态脆弱带的食物保障与生态系统保护[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1,22(6):23-26.
[2]麻朝晖.我国的贫困分布与生态环境脆弱相关度之分析[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3,23(1):92-95.
[3]陈玉光,崔斌.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与当代中国农村区域性贫困问题研究[J].开发研究,1995(4):55-59.
[4]董锁成,吴玉萍,王海英.黄土高原生态脆弱贫困区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以甘肃省定西地区为例[J].地理研究,2003,22(5):590-599.
[5]安定区人民政府.安定区文化发展现状[EB/OL].http://www.anding.gansu.gov.cn/portal/shsy/jysy/jygk/webinfo/2008/06/1212475744927056.htm,2008-06-12.
[6]朱希荣.与贫困农村渐行渐远——甘肃省贫困地区农村媒介消费调查[N].甘肃日报,2006-05-11.
[7]M◦米德(美).文化与承诺[M].周晓虹,周怡,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27,86.
[8]周晓虹.试论当代中国青年文化反哺的意义[J].青年界,1988(1):3-12.
[9]安定区人民政府.安定区教育发展概况[EB/OL].http://www.anding.gansu.gov.cn/portal/shsy/jysy/jygk/webinfo/2008/06/1212475744927056.htm,2008-06-12.
[10]慧典市场研究报告网.2007年中国县(市)社会经济统计年鉴[EB/OL].http://www.hdcmr.com,2008-02-13.
[11]张建珍.借课程改革东风大力发展环境教育[J].环境教育,2002(6):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