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洪花
血管性头痛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病程较长,经常反复发作,患者极为痛苦,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笔者根据多年来的中医临床经验总结,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诊断为血管性头痛者以瘀血头痛者居多,而且经久不愈。笔者运用中药制剂“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血管性头痛,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其总结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30例,均为门诊患者以女性居多。其中女25例,男5例。年龄在20~30岁间为15例,31~40岁间为10例,41~51岁间为5例。病程在3个月至25年不等,病情轻者1年内发作几次,病情重者每月发作数次。脑力劳动者24例,体力劳动者6例。主要临床表现为一侧偏头痛或头痛呈搏动样或紧张痛,或伴有恶心、呕吐、心悸、出汗、头晕、耳鸣、不思饮食,舌质紫,脉细涩。全部病例均经脑血流图或经颅多普勒血流诊断仪检查,提示有脑血管异常或脑血流量改变。
1.2 治疗方法 选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1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糖尿病患者选用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注射,1次/d,以10 d为1疗程。病程结束后复查脑血流图或经颅多普勒血流诊断仪,一般治疗1~2个疗程。治疗过程注意休息及避免精神刺激。
治愈(头痛及伴随症状消失,脑血流图或经颅多普勒血流诊断仪检查恢复正常,半年内未复发)20例,占66.66%。好转(头痛及伴随症状消失,脑血流图或经颅多普勒血流诊断仪检查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半年内有反复,但发作次数及其程度较治疗前明显减轻)8例,占26.67%。无效(头痛及伴随症状减轻,脑血流图或经颅多普勒血流诊断仪检查无明显好转,半年内复发次数及其程度无明显减轻)2例,占6.66%,总有效率为93.34%.
2.1 典型病例 刘某,女33岁,财会工作,头痛反复发作3年余,每月发作4~5次,多在月经前后或工作紧张、休息不佳时发作,时常影响日常生活及工作。此次头痛发作因连续工作10 h,表现为双侧颞部呈搏动性跳痛,伴有恶心、呕吐、心慌、汗出、失眠、不敢睁眼、头痛固定不移、如有锥刺、舌质紫、脉细涩。查血压120/70mm Hg,心率90次/min,律齐,无项强,脑血流图检查椎-基底动脉紧张性增高,弹性减弱。随即给以丹参川芎嗪注射液1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当晚患者自觉头痛明显减轻,能够入睡,次日头痛及伴随症状明显缓解。持续治疗1个疗程后,复查脑血流图恢复正常。另嘱患者注意休息,尽量避免长时间工作及精神刺激影响病情变化,及时复诊。其后随访1年余,头痛未在发作。
西医认为血管性头痛是一种由于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引出的发作性疼痛,轻者偶尔发作,重者每天发作数次,以年轻女性居多,与精神因素有很大关系。睡眠周期的改变、心理压力、强光刺激、气压及气候变化、月经周期等因素均可诱发头痛的发作。其发病与调节血管运动的中枢神经部分功能失调有关,发作开始为颈内动脉分支痉挛,引出相应脑组织功能障碍的症状,继之转为颈外动脉分支的扩张、搏动增强而出现头痛。祖国医学认为,头痛多因外感及内伤所致。笔者避开外感头痛,针对内伤引出的头痛加以综述。无论肝、脾、肾之脏平衡失调,均可导致瘀血的产生,因此,血管性头痛的治疗予以镇静止痛剂(如阿司匹林、去痛片、安定),均可缓解头痛症状,但不能控制及减少头痛的复发。因此,我们依据中药川芎为治疗头痛的要药这一观点,丹参活血化瘀的作用,选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证属瘀血头痛的患者。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的主要成份为盐酸川芎嗪和丹参素,现代药理证实:川芎嗪及丹参素能减少大脑中动脉结扎后的脑组织缺血区重量及缺血脑组织百分率,并通过血脑屏障,在脑干分布尤多,明显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细胞的供血状态,使脑细胞缺血、缺氧状态明显改善,从而使头痛症状得以缓解。川芎嗪及丹参素还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镇静的作用,可以改善脑血管舒缩功能,因而有利于血管性头痛的治疗,并能够有效的预防头痛的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