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家庆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获得性出血性疾病,目前公认其发病与免疫有关,尤其体液免疫是发病的中心环节。本病的治疗常以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作为首选治疗药物,近年来国外ITP诊治指南将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IV Ig)推荐为一线治疗方法。
1.1 一般资料 21例均为老年住院患者,男8例,女13例,年龄61~78岁,均符合ITP诊断标准[1],其中急性ITP5例,慢性ITP16例,所有病例治疗前血小板计数<30×109/L或血小板计数介于(30~50)×109/L之间合并有脏器出血症状。
1.2 常规检查项目 对每例患者常规进行了血常规,大、小便常规、外周血涂片,癌胚抗原、甲胎蛋白测定,血糖、肝、肾功能,骨髓涂片,血小板抗体、血凝四项(PT、APTT、TT、Fgg),D-二聚体,心电图、胸部正侧位摄片等检查。
1.3 伴随疾病 在21例中并发慢性支气管炎2例,陈旧性肺结核2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8例,高血压7例,胃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2型糖尿病5例,同时并发2型糖尿病与高血压3例,老年骨质疏松症2例,顽固性失眠症1例。
1.4 治疗方法 除基础疾病或伴随疾病的治疗外,对于有明显出血症状、血小板低于30×109/L者,医嘱绝对卧床休息,应用维生素C、酚磺乙胺(止血敏)或血凝酶止血;输注单采血小板悬液;同时每天给予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IVIg)0.2~0.4 g/(kg·d),连续3~5 d为一个疗程。
1.5 疗效判断 参照血液病诊断与疗效标准[1]。显效:血小板计数恢复正常,无出血症状,持续≥3月;良效:血小板计数升至50×109/L或较原来水平上升>30×109/L,无或基本无出血症状,持续≥2月;进步:血小板计数有所上升,出血症状改善,持续≥2周;无效:血小板计数及出血症状无改善或恶化。
2.1 疗效 显效7例,良好5例,进步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76.2%。
2.2 不良反应 1例患者在使用IV Ig15 min后出现一过性恶心和呕吐,两例患者应用结束后有发热、畏寒症状,对症处理后症状均消失,未发现严重的过敏反应。
IVIg是一种从健康人血液提取的血液制品,为血清蛋白中具有免疫活性的成分,主要成分为IgG。有报道[2],老年ITP患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慢性感染、骨质疏松、溃疡病等疾病的比例较高,而激素有加重或诱发这些疾病的不良反应,因此,IVIg治疗ITP对老年患者尤有意义。统计显示[3],使用大剂量IVIg治疗ITP,总有效率为60% ~80%,对于急性和慢性ITP均有效。本组病例应用IVIg治疗老年ITP总有效率76.2%。其中1例合并肺部感染、2型糖尿病、消化道出血,应用IVIg后起效迅速,感染、出血在一周内控制,血小板在两周内恢复正常,未见任何不良影响。
IVIg应用于TIP的治疗,其作用机制在于:①大剂量IVIg可封闭单核-巨噬细胞、Fc受体,非特异性阻断Fc受体介导的巨噬细胞功能,阻止对血小板的吞噬作用,使血小板的破坏减少;②调节一些来源于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的细胞因子的合成和释放,进而减少血小板破坏;③抑制血小板抗体和抗原的结合;④可增加骨髓中血小板的产生;⑤清除体内存在的慢性病毒感染。目前,IVIg多应用于以下情况[3]:①危重型ITP:有广泛的黏膜出血,有脑出血可能或其他致命性出血可能;②难治性ITP:泼尼松和切脾治疗无效;③不宜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ITP患者:如孕妇,糖尿病、溃疡病、高血压、结核病患者等;④需要迅速提升血小板的ITP患者。
IVIg是治疗老年ITP患者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在患者经济能力允许的情况下,该药可以作为老年ITP特别是重症患者的首选方法。
[1]张之南,沈悌.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科学出版社,1998:279-280.
[2]杨仁池,华宝来,季林祥,等.老年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50例回顾性分析.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0,19(4):268-270.
[3]刘鸿,邵宗鸿.静注免疫球蛋白在血液系统疾病中的应用.中华血液学杂志,2000,21(10):558-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