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廷福
慢性乙型肝炎是目前人类严重的传染病之一,具有发病率高、范围广、病程长、病情重和易反复等特点,并成为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的主要病因。笔者从2006年4月至2010年2月,应用中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60例,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120例患者均为门诊患者,均符合2000年9月西安会议《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慢性乙型肝炎的诊断标准,随机将12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例,其中男46例,女14例,年龄17~59岁;对照组60例,其中男47例,女13例,年龄18~58岁。
1.2 方法 治疗组:柴胡12 g,白芍20 g。白术、丹参、郁金、赤芍各15 g,茯苓、薏苡仁、虎杖、白花蛇舌草各30 g。瘀血重者加莪术、桃仁、红花、炮山甲各10 g;脾虚重者加党参、黄芪各20 g;湿热中阻者去白术、白芍,加茵陈、蒲公英各30 g,大青叶15 g;肝肾阴虚者去薏苡仁、白术、赤芍、茯苓,加沙参、生地、黄精、旱莲草各20 g,当归、鳖甲各12 g,枸杞15 g;胃纳差者加山楂30 g、麦芽20 g。1剂/d,水煎3服。对照组:口服复方益肝灵片每次4片,3次/d,护肝片每次4片,3次/d,均2月为1疗程。
1.3 观察指标 ①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TBIC)、丙转氨酶(ALT)的恢复情况;治疗前后血清HBeAg抗、-HBclg的变化情况。②临床症状和体征:乏力、纳差、恶心、腹胀、失眠多梦、腰膝酸软、头晕目涩、黄疸、肝掌、蜘蛛痣、肝脏肿大、脾脏肿大等每两周观察1次。
1.4 疗效标准 按照卫生部药政局颁布的《病毒性肝炎药物疗效评判标准》[1]
2.1 对肝功能有影响 治疗组及对照组TBIC治疗前分别为(40.31 ±10.95)μmmol/L 和(41.50 ±12.10)μmmol/L;治疗后分别为(19.10 ±6.45)μmmol/L 和(21.03 ±6.5)μmmol/L,均有显著差异(P<0.01)。ALT治疗前分别为(396.43 ±314.51)U/L 和(382.64 ±313.85)U/L;治疗后分别为(35.81±7.43)U/L 和(41.02 ±14.65)U/L,均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HBeAg分别为48.00% 、32.15%;抗-HBclg 分别为 42.76%、27.80%。
2.2 对症状、体征的影响 治疗组对各种症状均有明显改善,其中乏力、胁痛、头晕目涩治疗结果的好转率分别是96.22%,对照组为82.76%;对体征中面色晦黯、肝脏肿大及舌质紫暗有瘀斑的好转率治疗组61.61%,对照组52.85%。停药6个月后,随访无明显变化,
2.3 疗效比较 治疗组60例,显效45例,有效1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3%。对照组60例,显效22例,有效26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80%。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
乙型肝炎的病毒主要是在肝脏和血液之中,目前还缺乏能够彻底清除乙肝病毒的药物。常用的抗病毒及调节免疫药物,如:干扰素、转移因子等多存在疗效不确切、副作用大、停药后容易复发等缺点。目前中医的固定处方多趋于清热解毒、行气活血、健脾益肾为主的多法联用。据临床观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多以胁痛、乏力、脘闷纳差为主要表现,故中医辨证多属肝脾功能失调。笔者认为,肝郁血瘀,湿热阻滞,脾胃功能失调可贯穿于该病的全过程。正虚是其病理基础,瘀血、湿热是其病理要害。慢性肝病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血瘀症候,如肝掌、蜘蛛痣、肝大、肝区疼痛或刺痛固定不移等。本资料所观察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肝区痛、腹胀等症状。因此,在治疗上应全面兼顾,整体调节,抓住湿热、毒邪、正虚、血瘀这一病机特点,以疏肝理气、活血化瘀、健脾除湿、清热解毒为其基本治法,兼证则配以益气理气、滋补肝肾等。方中柴胡疏肝解郁,白芍养血柔肝;白术、茯苓、薏苡仁,健脾补中除湿;丹参、郁金、赤芍活血祛瘀;虎杖、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诸药合用,共达疏肝健脾、活血祛瘀、清热解毒之效。使肝郁得解、脾虚得补、瘀血得消、湿热毒邪得除,则诸症自愈。经多年临床应用,疗效较佳。
[1]卫生部药政局.病毒性肝炎药物疗效评价标准.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汇编,199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