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杰
小儿静脉是儿科疾病治疗和抢救中一项基本操作方法,也是护理工作的一项基本功。静脉输液是一种快速而有效的治疗途径。故在临床治疗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如何提高小儿静脉穿刺一针见血的成功率,需要我们护理工作者不断摸索探讨。以下是我从事多年工作的几点体会。
小儿静脉穿刺多选择头皮静脉和手足静脉,因小儿皮下脂肪丰满,血管细,血管的深浅度因人而异。故了解小儿静脉的组织解剖和穿刺的关系及深浅度是关键的环节。
1.1 头部静脉 临床穿刺常选用的头部静脉有:
1.1.1 发际前正中的额静脉,此静脉为皮下深度为1~1.5 mm,其下是筋膜和额骨,特点为额骨上有凹陷,静脉位于凹陷内,此血管直径较大,周围组织较密集,易固定,易于穿刺成功。
1.1.2 眼眶上方额角处的颞静脉小分支,皮下深度0.5~1.5 mm,静脉周围组织较密集,脂肪层极薄,血管虽细,但浅显易固定,容易穿刺成功。
1.1.3 耳后和耳上发际内的颞浅静脉,位于真皮下,脂肪组织层上,皮下深度2 mm左右,外观可见血管,直径较粗,但其特点是周围组织较疏松,血管下有2~3 mm的脂肪层及疏松的结缔组织,不易掌握深浅度,易给进针造成一种错觉,头皮静脉是网状分布,有无数分支分叉,无论向哪个方向穿刺,只要刺入血管液体都能顺利滴入。
1.2 手足静脉
1.2.1 手背静脉是上肢浅静脉的一部分,位于皮下与深静脉之间,存在丰富的吻合支。浅静脉起于手指,在手背部位形成网状结构,在手背静脉网处作逆行穿刺,可以通过这种网状结构向左心回流。
1.2.2 足背的静脉网来自于下肢的浅静脉,在皮下组织结构中构成形式不同的静脉网,多处发出吻合支与深静脉吻合,致使足背静脉网收集足背静脉血,其两端沿足两侧缘上行,分别与大小隐静脉相续。
2.1 穿刺针应选用4-5.5号针头,不宜用碘酒消毒,因小儿皮肤细嫩易被灼伤且染色而影响观看血管的走行。
2.2 穿此前分清动脉与静脉,避免误入动脉。选择好血管后可用手触摸血管无搏动感,血管易压瘪,血管外观呈微兰,多为静脉血管。动脉血管有搏动,刺入后回血迅速,颜色鲜红,推药有阻力,并且局部呈分枝状苍白。
2.3 穿刺时绷紧皮肤且动作轻柔,刺入皮肤后再进入血管。见回血即可,进针少许固定。若不见回血切勿快速退针,应变退边抽回血,以免穿透静脉引起血肿,待有回血并估计针尖斜面在血管内时,可平放针体,慢慢向前送进2 mm左右,一般可获得成功。注意如仅退针不抽回血,则局部已形成血肿。
3.1 如在小儿额部、颞浅静脉及手、足背静脉穿刺时,进针角度应在25°~30°。操作时待针头斜面全部刺入皮肤后,再将针头稍抬起。如有穿透血管壁的感觉时,可顺血管方向平行进针,深度限于1~1.5 mm。
3.2 穿刺发际内的血管时,由于头皮较其他部位的皮肤厚,进针时发涩。应注意进针稍微深一些为好,因发际内额静脉较深一点,进针度应为38°~40°为宜。
3.3 对血管不显露的小儿,可采用手摸法,用食指尖触摸。因该部位神经敏感度较高。如选用额静脉时,可用食指在额部轻压。横摸可摸到一条凹陷,该血管位于凹陷内,顺凹陷上下移动触摸,可摸索到有空感有弹性的血管。
3.4 对3~4岁以下肥胖小儿,若摸不到额静脉处凹陷,可用拇指和食指分别在额静脉位置两旁3~4 cm处向内轻轻挤捏,可见一条隆起,平行刺入,易穿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