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瘘治疗中肠外营养24例应用体会

2010-08-15 00:51谢大志付歆颖陈锦湘桂云昌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年17期
关键词:瘘口营养状况电解质

谢大志 付歆颖 陈锦湘 桂云昌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我院诊治的24例肠瘘患者中,男20例,女4例,年龄30~64岁,平均45.6岁。肠瘘发生于术后2~14 d。其中胃十二指肠吻合口瘘8例,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后十二指肠残端瘘4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4例,结核性肠梗阻术后2例,外伤性十二指肠破裂口瘘2例,医源性结肠瘘4例。均无肝、肾功能不全,无内分泌、免疫系统疾病,无严重的心肺疾病,术前治疗无明显差异,围手术期均未接受输血。

1.2 治疗方法 肠瘘诊断明确后给予绝对禁食、胃肠减压、24 h生命体征监测,保持腹腔引流管引流通畅,加强抗感染,瘘口皮肤予以氧化锌保护。采用标准胃肠外营养支持,应用周围静脉或经周围静脉的中心静脉置管(PICC)途径,以3L袋输入,早期进行完全胃肠外营养(TPN)支持,并逐渐过渡到自然饮食:①PN与EN结合;②单纯EN;③EN与经口摄入自然饮食结合;④正常自然饮食。在TPN时,加用生长抑素,一般应用7~10 d。分别监测术前、术后、TPN 15 d、PN+EN 15 d、TEN 15 d后,体重、平均血红蛋白浓度、炎症介质及营养相关结果。

2 结果

24例患者实施营养支持治疗8~27 d,其中TPN治疗7~12 d,而后逐渐过渡到肠内营养;24例患者中23例瘘口自然闭合,1例结肠瘘经营养改善后行手术治疗痊愈。病程各个阶段Hb、ALB无显著性差异;术后体重较术前明显下降,但术后各个阶段无明显改变;TPN15 d后与病程中其他阶段比较,前白蛋白(PA)明显下降。

3 讨论

3.1 肠瘘患者营养支持的目的是改善营养状况和适当的胃肠功能休息。有效的营养支持不仅使患者营养状况改善,促进合成代谢,而且增强机体免疫力,使感染易于控制,提高肠瘘的治愈率[2]。营养支持基本方法包括肠外营养(PN)和肠内营养(EN)两种。肠外营养(PN)用于肠瘘患者具有以下优点:营养素全部从静脉输入,胃肠液的分泌量明显减少,经瘘口溢出的肠液量也随之减少;补充水、电解质比较方便;由于营养素可经肠外补充,肠道可以得到适当休息,也可不急于手术恢复肠道连续性;部分肠瘘经过PN,溢出的肠液减少,感染控制,营养改善而可以自愈;围手术期应用PN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3.2 肠外营养能从静脉补给营养物质,防止营养不良的发生,促进肠瘘自愈。控制瘘流量是肠外瘘非手术治疗的主要步骤,肠外营养的应用还可使胃肠液分泌减少,如在肠外营养支持时加用生长抑素,更能有效地抑制胃肠液分泌,减少自瘘口的丢失量,有利于控制感染和促进瘘口自愈。PN+EN是向TEN的过渡,EN支持可提供更有效的营养支持,促进胃肠黏膜生长,改善肠道黏膜屏障及免疫功能,减少肠道细菌移位的发生,同时减少PN的并发症发生[3]。

3.3 肠外营养(PN)和肠内营养(EN)联合应用,可及时补充液体和电解质,防止电解质紊乱,弥补肠道对EEN不适应而不能单纯依靠EN供能的缺憾,使营养液能充分利用,促进机体合成代谢,有利于短时间内扭转负氮平衡,增加蛋白质储备,从而改善肠瘘患者的营养状况,同时也为单纯EN作准备[4]。EEN的确能改善患者蛋白质代谢,抑制蛋白质分解,促进蛋白合成,从而及时纠正负氮平衡,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为择期手术作好准备。

[1]杨治力,杨连粤.肠瘘的诊治近况.临床外科杂志,2001,9(5):321-322.

[2]蒋朱明,蔡威.临床肠外与肠内营养.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208.

[3]任建安,黎介寿.术中十二指肠损伤及并发十二指肠瘘的诊治.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5,25(9):522-524.

[4]黎介寿.肠内营养-外科临床营养支持的首选途径.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3,23(2):67-68.

猜你喜欢
瘘口营养状况电解质
1~12月龄肺炎住院患儿的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评价
云南省老年结核病患者营养状况的调查
加温输注肠内营养对ICU患者营养状况和并发症的影响
固态锂离子电解质的研究进展
超声下瘘口压迫加瘤腔内注射凝血酶治疗股肱假性动脉瘤17例临床改良探究
自发性脑脊液鼻漏瘘口定位与内镜手术21例分析
术前营养状况对胆道闭锁Kasai术后自体肝生存的影响
Sn掺杂石榴石型Li7La3Zr2O12固态电解质的制备
应用房间隔缺损封堵器封堵结核性支气管胸膜瘘的疗效分析
微氧渗透辅助负压封闭治疗在食管癌三切口术后颈部吻合口瘘患者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