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工作人员颈椎病X线分析与探讨

2010-08-15 00:52:41张啟鑫
中国当代医药 2010年35期
关键词:劳损骨质增生生理

张啟鑫

(广东省汕头市职业病防治所放射科,广东汕头 515041)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习惯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颈椎病患者的数量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发病的年龄也越来越小。本文通过分析本市广播电视、电台工作人员体检颈椎X线片影像资料,以探讨颈椎病与职业因素的相关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5例中,男30例,女35例,男女比例为1∶1.17;年龄范围28~60岁,均有不同程度颈肩部强直、疼痛,头痛,头昏、呕吐,耳鸣、上肢麻木等临床表现。

1.2 诊断标准

参照“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提出的标准[1],①具有颈椎病的临床表现;②颈椎X线检查至少有1项异常改变;③影像学所见能解释临床表现。

1.3 方法

全部患者均由岛津胃肠机摄取立位颈椎正、侧位片及左右双斜位片进行分析,测量颈椎生理曲线改变根据目前较公认标准:在两目平视下投射,双颌角重迭并对应第二颈椎下缘,正侧位相自第1颈椎棘突基底部向下垂线至第7颈椎后下缘,此垂线中点经过第4、5椎间隙为正常颈椎侧位相之标准颈曲[2]。以此为依据判断颈曲变化。

2 结果

颈椎未见异常改变7例,占10.8%。生理曲线改变52例,占80.0%,其中生理曲线变直38例,反曲型4例,生理前凸增大或减小10例,单纯生理曲线改变而无其他X线改变者有7例,基本为35岁以下。骨质增生47例,占72.3%。增生部位有椎体缘、钩突、小关节等处,以C4~6椎为多,增生程度随年龄增加逐渐发展。椎间隙或椎间孔变窄19例,占29.2%,其中发生于 C5~6最多,C4~5、C6~7次之。 椎旁韧带钙化 16 例,占24.6%。其中,项韧带最多见,其次为前纵韧带钙化。另外,个别患者可见椎间盘纤维环钙化。

综上结果,65例检查颈椎X线片的工作人员中有58例出现不同程度的颈椎影像学改变,占89.2%。其中,45岁以下的占有相当比例,有40例,占61.5%,35岁以下亦有8例。同时具备以上各项异常改变的11例,占18.9%,多集中在45岁以上患者,越年轻,异常改变种类越少,年轻患者以颈曲变化为主。

3 讨论

颈椎病,是指由于慢性劳损等原因,引起颈椎骨关节力平衡失调,出现钩椎关节紊乱,椎间隙及颈曲变异,导致内涵之椎动脉、脊髓、神经,以及相邻之交感神经、附着之肌肉韧带损伤,引起的一系列症状、体征。

本组65例患者中,有52例颈椎生理曲度发生改变,发生比例达80.0%。可见,颈椎生理弯曲是反映颈椎平衡的重要指标,颈椎生理曲度的变化最早地反映脊髓、神经根、血管、交感神经等受损伤或受刺激的改变,应视为维持颈椎稳定的各种因素失去正常平衡的结果。可以出现在尚无明显骨质退变的早期患者或青少年,也可以出现在病变发作,骨质改变明显而又失代偿作用期间[3-4]。因此单纯颈椎生理曲度异常在颈椎病诊断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作为早期诊断的依据。本组骨质增生47例,也占较高比例,增生部位有椎体缘、钩突、小关节等处,45岁以下多呈轻度骨质增生,轻度的骨质增生是颈椎适应力的改变而产生的变化,骨质增生有量的积累过程,因此增生程度随年龄增加逐渐发展。椎间隙或椎间孔变窄19例,多见于45岁以上患者,可见这种改变也是慢性劳损积累到一定程度的反映。椎旁韧带钙化16例,韧带钙化可能是相应节段高应力、高负荷,损伤和劳损机会增多,继而发生保护性反应而肥厚钙化。颈椎未见异常改变7例,若除外颈部扭伤、肩周炎、风湿性肌纤维织炎及其他不同原因颈椎间盘退变所致的颈、肩部疼痛,仍可考虑有颈型颈椎病可能。

引起颈椎病的原因包括:年龄因素、慢性劳损因素、外伤因素、咽喉部炎症因素、发育性椎管狭窄因素、颈椎病的先天性畸形因素、代谢因素、精神因素等。本组广播电视、电台工作人员颈椎病检出率高,45岁以下中青年发病率高,颈椎病发病有年轻化趋势,慢性劳损因素应该是引起上述结果的最主要原因。该职业人群因为职业工作习惯,大部分要长期面对视屏、镜头、话筒,而随着电脑技术的发展,电脑的使用也更多,多坐少动,尤其头颈部较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这些因素均可使颈椎处于肌肉不协调位置,日久会导致颈部肌肉、韧带等软组织积累劳损,削弱了对颈椎的支撑和保护作用,出现颈曲变直、变小,甚至反张成角等异常改变,如没有得到及时纠正,必然会损伤颈椎的关节囊、韧带,加速颈椎的退变,使颈椎耐压性和耐牵拉力减低,进而影响骨关节的平衡,最终导致椎间盘、椎间关节及椎体的结构性变化[5]。

综上所述,广播电视、电台工作人员颈椎病发病率高,患者呈年轻化趋势,而这与该职业人群的工作方式和生活习惯直接相关。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电脑的普及以及工作生活方式的电脑化,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诸多方便,但同时也容易诱发颈椎等方面的疾病。不单广播电视、电台工作人员这样的职业人群,包括金融证劵从业人员、办公室人员、白领职员、打字员,特别是长期使用电脑的人都已经成为颈椎病的高发病群。目前,我国已把颈椎病列为视屏作业的目标疾病和职业禁忌证[6]。职业相关性颈椎病的预防很重要,改变职业习惯,加强健康教育对预防颈椎病的发生有着积极的作用,我们要做好对特定职业人群进行规范的职业健康监护工作以跟踪观察职业健康损害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分布情况,识别新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和高危人群,为制定或修订卫生政策和职业病防治对策而服务[6]。

[1]孙宇,陈其福.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J].中华外科学杂志,1993,31(8):472-476.

[2]韦以宗.中国整脊学的椎曲论[J].世界中医骨科杂志,2004,6(1):78-81.

[3]张彦,屈辉.骨伤科影像读片解析颈腰椎疾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119.

[4]刘静.单纯颈椎生理曲度异常是颈椎病的早期X线表现[J].中国医药导报,2007,4(9):109,112.

[5]邵宣,许竟斌.实用颈腰背痛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1:261-291.

[6]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S].GBZ188-2007.

猜你喜欢
劳损骨质增生生理
骨质增生常见误区释疑
中老年保健(2021年9期)2021-08-24 03:50:46
打破生理“平衡”
世界科学(2020年1期)2020-02-11 07:39:34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旋转血泵生理控制
年纪大了,如何避免骨质增生
论按摩手法在羽毛球运动中常见慢性劳损的应用
妈妈们产后的生理烦恼
Coco薇(2017年5期)2017-06-05 13:03:24
“DIY式”小创新在神经电生理监测中的应用
热疗并脉冲穴位刺激治疗中老年膝关节劳损78例
针推治疗腰椎骨质增生80例
抗骨增生片联合骨肽片治疗骨质增生症5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