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霞,李 鑫
(湖南省湘潭市第二人民医院药剂科,湖南湘潭 411100)
头孢替唑钠,别名益替欣,为半合成的头孢菌素衍生物,其化学名称为:(6R,7R)-3-[(1,3,4-噻二唑-2-基)硫代甲基]-8-氧代-7-[2-(1H-四唑-1-基)乙酰氨基]-5-硫杂-1-氮杂双环[4.2.0]辛-2-烯-2甲酸钠[1],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而发挥抗菌活性。头孢替唑钠2002年开始在我国应用,用量逐年增长,头孢菌素和喹诺酮两类抗菌药物使用中,头孢替唑钠用药频度排在前面[2],随着头孢替唑钠临床应用的日益广泛,其不良反应报道也出现了。笔者通过多年的临床观察与参阅文献,对头孢替唑钠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总结,报道如下:
呼吸系统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在城市的死亡率占第3位,而在农村则占首位。头孢替唑钠在治疗呼吸系统感染方面有很好的疗效。如江英等[3]报道,头孢替唑钠治疗新生儿肺炎40例疗效观察,结果使用头孢替唑钠的热退时间短,肺部啰音消退时间快及住院时间短。总有效率为90.00%,优于使用头孢唑林钠,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头孢替唑钠治疗新生儿肺炎的疗效明显,值得推广应用。蔡长清等[4]在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中比较轻、中度急性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115例。头孢替唑钠组的临床有效率、细菌清除率均优于头孢哌酮组,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头孢替唑钠可作为治疗小儿轻、中度急性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有效和安全的抗生素。谢慧菊等[5]为观察头孢替唑钠治疗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及安全性,选择60例呼吸道感染患者用头孢替唑钠静脉滴注治疗,每日2次。结果治疗总有效率为83.3%,治疗期间未发现不良反应,认为头孢替唑钠治疗呼吸道感染安全、有效。
一般来说,泌尿系统感染多与卫生不良有关,大约有50%的女性至少患过一次泌尿系统感染,20%的女性则有多重感染。非特异性尿道炎及淋病两种性病最常引起尿道和膀胱炎症,头孢替唑钠在治疗泌尿系统感染方面有较好的疗效。如栗晓冬[6]采用头孢替唑钠联合左氧氟沙星片治疗淋病126例分析中,药物用量小,且与头孢替唑钠联合治疗淋病的治愈率可达97.8%。因此,头孢替唑钠联合左氧氟沙星片方案治疗淋病可明显提高治愈率,疗程短且经济而安全,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梁晓红[7]将70例盆腔炎性包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治疗,发现头孢替唑钠配合败酱草汤治疗盆腔炎性包块,疗程短、治愈率高、安全可靠。宋玮等[8]将60例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进行治疗发现:使用头孢替唑钠总有效率为93.30%,优于使用氧氟沙星组,治疗期间未发现不良反应。头孢替唑钠治疗胆囊炎安全、有效。
头孢替唑钠还可以治疗败血症、腹膜炎等方面的疾病,在治疗各种疾病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2.1.1 剥脱性皮炎 剥脱性皮炎是一种严重的药物性皮炎,病情重,变化快,皮疹广泛。李娟[9]曾报道1例头孢替唑钠致剥脱性皮炎的护理,用药前行药敏试验,经配制后用含头孢替唑钠的皮试液皮内注射0.1 ml,皮试量为25 g,20 min后观察皮肤反应,无异常,给予静脉滴注;3 h后诉全身不适、发热、皮肤瘙痒,前胸、左嘴角皮肤出现不规则片状红斑,立即给予氧气吸入3 L/min,肌内注射盐酸异丙嗪25 mg后症状有所控制,次日患者全身潮红、瘙痒加重,并伴有大片水泡形成;双侧腹股沟处有大片红斑伴水泡,阴茎、阴囊红肿伴表面皮肤破损,有渗液渗出,体温升高至38.3℃。经皮肤科专家会诊,确诊为重症药疹——剥脱性皮炎,给予抗过敏、补液、营养神经、局部用药、控制血糖、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和护理,14 d后皮疹基本消失,全身大面积皮屑脱落,皮肤逐渐愈合,皮肤受损处伴色素沉着。
2.1.2 荨麻疹 谢炳茹等[10]报道,2例头孢替唑钠致荨麻疹患者予以头孢替吣(益替欣,哈药集团制药总厂,批号B200603306)0.8 g 和 0.65 g+5%葡萄糖注射液 250 ml,ivd。输液3 d后,患儿全身瘙痒,头面部出现荨麻疹,继而上躯干部起红疹,考虑为药物变态反应,立即停药,给予地塞米松10 mg,iv;扑尔敏 4 mg,po。 观察 2 h 后,症状逐渐缓解,停药后改用其他抗生素,未出现上述症状。事后询问两患者家属,患儿及其家族均无过敏史。
2.1.3 变态反应 卜春兰[11]报道:男,57岁。遵医嘱行头孢替唑钠皮试 (皮试液浓度为250 μg/ml),20 min后观察结果呈阴性。5 min后遵医嘱予5%GS 250 ml+头孢替唑钠2 g静滴,输液3 min左右,患者突然出现恶心、呕吐。考虑为术后眼压升高,护士立即更换液体及输液器,给20%甘露醇250 ml静滴,10 min后恶心、呕吐症状缓解。
2.1.4 过敏性休克 郭玉芝[12]报道:男,76岁,为控制肺部感染,经头孢替唑钠皮试阴性后,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200 ml加头孢替唑钠3 g,ivd,qd;当输入头孢替唑钠注射液约100 ml时,患者突然出现胸闷、心悸、眼前黑、大汗淋漓、面色苍白、恶心、四肢末梢冷。测BP 45/30mmHg,P 110/min,当时考虑为药物引起过敏休克,立即停药,给予吸氧,肾上腺素1 mg皮下注射,静脉滴注地塞米松注射液1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内静滴,异丙嗪注射液25 mg,im,20 min后血压逐渐回升,1 h后血压升到110/70mmHg。
2.1.5 尿潴留 旷幼安[13]报道:患者,男,74岁。此人术后小便能自解,术后第4天尿潴留,小便不能自解(用此药期间),历时9 d,后小便自解,患者从无类似情况。酚磺乙胺、氨甲苯酸、甘露醇、地塞米松未有此副作用,亦未见报道。尿管拔出后又静滴甘露醇,未再出现此种情况。故考虑与此药有关。
2.1.6 过敏性紫癜 周宏波[14]报道:患者静脉滴注头孢替唑钠后,在输液过程中自感不适,全身痒感,以大腿内侧较重,未引起重视,坚持静脉滴注完毕。回家后发现大腿内侧有较大面积的紫斑,面部潮红。第2天到皮肤科就诊。患者自述无青霉素过敏史,但平时经常发生荨麻疹,属过敏体质。体检:面部潮红,大腿内侧有约20 cm×40 cm紫斑,两侧对称,深红色,压不褪色,边缘清晰,无瘙痒感。诊断:药物性过敏性紫癜。停用头孢替唑钠,给予地塞米松5 mg,维生素C 2.0 g加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静脉滴注,qd,3 d后治愈。
目前为止,头孢替唑钠发生不良反应的机制仍不清楚。为了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笔者认为不排除以下几点:
2.2.1 个体差异 不同的个体,在性别、年龄、生理病理状态,尤其是在遗传、新陈代谢、体内代谢酶及免疫系统、酶系统以及个人习惯等方面存在差异,对药物不良反应的敏感性是不同的,机体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水平受到年龄、性别及病理生理状态的影响,因此同一剂量,同一药物大多数患者能耐受,少数则会出现不良反应,过敏体质者不良反应的发生远高于常人。另外,儿童、老年人和肾功能不全者因其药物耐受性较差,极易发生不良反应。
2.2.2 药物因素 有些是药物质量本身有问题,有些在补液过程中除了药物的有效成分外,还含有少量大分子杂质和大量微粒混入,这些都可能成为抗原物质,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继而发生变态反应。由于代头孢菌素均为广谱杀菌剂,经胆管排泄率高,易使肠道菌群失调,引起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K的缺乏,在营养不良、肾功能不全、消化性溃疡、血友病等有可能导致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及老年人中应避免大剂量、长疗程应用该类药物,并及时补充维生素K,以使延长的凝血酶原时间恢复。
2.2.3 人为因素 用量过大、疗程过长、中西药不合理联用以及专业人员专业素质不高等。
加强药品的质量管理,提高业务人员的素质,根据药物的特点和病情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认真询问过敏史,避免变态反应的发生。用药前应详细询问病史,对有药物过敏史或高敏体质者慎用本类药物,用药前应以该药原液做皮试,在应用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并做好急救准备,以便及时抢救。临床在应用头孢替唑钠类药物时,不仅应重视其抗菌效应,还应高度关注其不良反应的严重危害性。正确、合理、规范地应用头孢替唑钠类药物,才可及早发现或避免不良反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防止滥用。头孢替唑钠作为第1代头孢菌素,对革兰阳性菌尤其是球菌,包括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相当敏感;对革兰阴性菌呈中度敏感,是临床使用频率比较高的一种抗生素。应该密切关注其不良反应的发生,建立健全不良反应监测体系。不良反应原因复杂,唯有建立完善的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和逐级申报、管理和分析系统,加强对不良反应监测,才能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坚持合理地应用,充分认识其不良反应,头孢替唑钠必将日趋完善。尽量避免和减少不良反应对人群的危害,做到疗效最大化,不良反应最小化,从而真正地筑起一道安全用药的屏障,更好地造福于广大患者。
[1]余江河,李雯,章亚冬,等.头孢替唑钠合成路线图解[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5(9):52-54.
[2]张宗久.加强药事与临床用药监管,促进药物合理应用[J].中国药房,2005,16(9):644-648.
[3]江英,刘红霞.头孢替唑钠治疗新生儿肺炎40例疗效观察[J].实用临床医学(江西),2008,9(11):77-78.
[4]蔡长清,陈继业.头孢替唑钠与头孢哌酮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比较[J].儿科药学杂志,2005,11(2):14-15.
[5]谢慧菊,朱宏波.头孢替唑钠治疗呼吸道感染60例疗效观察[J].宁夏医学院学报,2008,30(5):670-671.
[6]栗晓冬.头孢替唑钠联合左氧氟沙星片治疗淋病126例分析[J].黑龙江医药科学,2009,5:88-89.
[7]梁晓红.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性包块35例分析[J].甘肃中医,2006,19(8):33-34.
[8]宋玮,邵建平.头孢替唑钠治疗胆囊炎疗效观察[J].天津药学,2001,13(5):45-46.
[9]李娟.1例头孢替唑钠致剥脱性皮炎的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21):126-127.
[10]谢炳茹,王琳.头孢替唑钠致荨麻疹2例[J].中国中医药杂志,2007,5(2):53-53.
[11]卜春兰.头孢替唑钠变态反应1例[J].云南医药,2006,27(6):620-620.
[12]郭玉芝,孙宏杰.头孢替唑钠致过敏性休克1例[J].实用药物与临床,2005,8(2):30-30.
[13]旷幼安.头孢替唑钠引起尿潴留1例[J].实用医学杂志,2005,21(1):46-46.
[14]周宏波.头孢替唑钠致过敏性紫癜1例[J].医药导报,2003,22(6):377-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