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东渔民口头常用语的类型及特点探析

2010-08-15 00:43楼志新
关键词:常用语浙东谚语

楼志新

(浙江海洋学院人文学院,浙江舟山316004)

浙东渔民口头常用语的类型及特点探析

楼志新

(浙江海洋学院人文学院,浙江舟山316004)

浙东渔民口头常用语形式多样、言简意赅、通俗易懂,既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又体现出渔民的特定行业特征,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通过比较系统地分析和概括宁波、舟山两地一些常见的渔民口头用语,不仅可以从涉及内容、表现形式、修辞风格等方面揭示出它们的一些基本类型和独到的语言运用特点,而且可以从一个侧面展现出特定的渔民口头常用语的基本规律和特殊魅力以及丰富深邃的文化内涵。

渔民口语;基本类型;语用特点;修辞方式

宁波、舟山两市同处浙江东部沿海地区,两地地缘相近,语言相通,习俗相同,经济和文化交流密切,加上舟山群岛自古以来就是世界闻名的渔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民俗民风,两地渔民依海而兴、靠海吃海,相互协作、和谐共处,千百年来在耕海牧渔的长期实践中,口耳相传形成了许多独具地方特色的生动形象而又琅琅上口的口头常用语,这就是浙东渔民的口头常用语。这些口头常用语是当地群众尤其是广大渔民喜闻乐见的语言表达方式之一,通过简练通俗的语言形式生动形象地概括出了行业特征、人生哲理、生活经验和风俗民情,是语言艺术的瑰宝。

浙东渔民口头常用语,是浙江东部海洋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其独具口语化、地方化的特点,形式丰富,言简意赅,生动活泼,是当地渔民千百年生产、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之谈,也是当地渔民集体智慧的艺术化结晶。

一、浙东渔民口头常用语的基本类型

从外观形态上看,浙东渔民口头常用语通常可以分为语词式口头常用语和语句式口头常用语两大类。

(一)语词式口头常用语

作为一种特殊的行业,渔民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实践中也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行业用语。他们在从事渔业生产过程中,运用得最多也是最普遍的口头常用语当然是本行业的一些专用术语,而且这些术语也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以及渔业生产作业方式的转型升级而不断地发展和变化。

1.关于渔网的一些专业性比较强的口头常用语

据考证,渔网的起源早于渔船。最初,人们在沿岸滩涂徒手捕捞,后来在滩涂浅沟和退潮之处开始扦竹围捕,唐代陆龟蒙在《渔具诗·序》中就有“列竹于海,噬船”的记述,现在象山、鄞州、镇海、普陀等地渔民还保留着在滩涂扦竹围捕的传统。后来,随着织布业的兴起和发展,渔民们用粗布代网,用竹串布围捕,称之为“串网”。渔船产生后,捕捞由沿岸进入浅海,再逐步由近海向远洋发展,于是出现“张网、拉网、流网、围网”等。因布网比较笨重,后改用了苎网,一直延用到上个世纪60年代才逐渐淘汰,随后代之以更加轻便灵巧的塑料网。现在的渔网多由网衣、钢索、浮子、沉子等部分组成,由于使用的方法和功能作用不同,浙东渔民口语中就对它们有不同的称谓,主要有“流刺网、爿网、对网、拖网、张网、围网、流网、扦槽网、罾网、手网、车虾网、掇网”等。其中的“对网”,别称“裤脚网”,它分小对网、大对网、机帆船对网三种。网衣由翼网、身囊网、三角网、缘网组成,翼网有左右两个,称“网脚”;身囊网又称“袋筒”;三角网俗名“肚褡”;缘网俗称“片子”。而身囊网实为身网和囊网的合称,主要用来兜住鱼群。这四种“网”的形状、网眼、长度、编织材料各异,缘网用粗线或双线织成,三角网则用粗线织成。而“张网”,别称“定置网”,分大捕船张网和打桩张网两种。大捕船张网又分双定、单定两种。网口椭圆形,网衣为圆锥形;打桩张网别称“近洋张网”,分反捕网、三杠网两种。反捕网,口呈方形,网身为圆锥形,每个网眼大约10—50毫米:三杠网形同反捕网,只不过其网眼比反捕网更大一些。类似“对网”和“张网”这样对于渔民来说是最常见的渔网类型,但在外行人看来却有些难以分辨,这就是渔民行业用语的特色之一。

2.关于渔具、人员、渔业作业方式和渔汛等方面的行业用语

浙东渔民在从事生产作业时,会接触和使用到各种各样的渔具,于是在他们的口语中就经常出现诸如“鱼筇、鲜篮、小鲜篮、鱼筢、撩篷、掇网撑篼、鱼箱、蟹笼、藿笼、车虾桶、掇网镣、拉钓、泥马、弹湖筒、沙蟹网、蟹扎钩”等渔具名称。舟山、象山等地渔民在长期的海洋捕捞作业实践中,创造了许多作业方式,从徒手采捕、扦竹串网到张网、流网、拖网、围网、灯光围网等,共计10余类50余种。这一点,在他们的口头常用语中也有明显的反映,比如“爿网作业、对网作业、大对作业、背对作业、并对作业、张网作业、张小捕、奉化大捕、门头捕、虾拖网、灯围、流网、披衣网、渔轮底拖网、扦网、扳罾、蝴蝶网张苗、解拉钓、扦密网、车虾、鱿钓”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渔业生产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在现代渔船上,渔民的分工协作日益凸显,于是在渔民口语当中也相应出现了“老大、代舵、老轨、二轨、大副、二副、大管轮、二管轮、摇橹、摇大橹、拖下纲、拔头披、出袋、扳头桨”等不同称谓语。为了有所收获,渔民们还是比较讲究和关注渔汛的,于是口语中就出现了相关的一些常用语,如“春汛、夏汛、秋汛、冬汛、张春、张秋、桂花黄鱼汛、伏休、歇秋、擂东洋、开洋、拢洋、逃洋、散洋、谢洋”等。

上述这些口语对渔民来说耳熟能详,但是在外行人听来却一头雾水,因此笔者以为,有必要选择几个做些解释和说明。如“鱼筇”,又称“鱼篮”、“亮眼”、“鱼篰篮”、“筇篮”等,浙江东部沿海地区比较常见的一种盛鱼器具,绝大多数呈矩形,也有呈圆形的,多用粗竹篾编织而成,一般长约80厘米,宽和高约为50厘米。自上世纪90年代起鱼筇已经陆续改用塑料做成。作为一种常用鱼具,鱼筇多在滩涂或浅海作业时使用,渔民们经常会把它置于船上或拖在身后,他们把刚捕捉到的新鲜鱼货暂放其中,等上岸后再将其清洗后分类存放。所以,渔民出海后收成如何,只要看看鱼筇便知。于是,在象山、鄞州等地渔民中就曾经流传过“出海回来鱼筇满,全家老小乐呵呵;如果碰上鱼筇空,只能去喝西北风”的谚语[1]122;“掇网镣”,则是沿海地区渔农民下海掇网时必备的一种盛鱼器具,也是多用竹篾丝或者塑料网线编织而成的,底方,身圆,颈略小,喇叭口,掇网时一般都将其背在背上,方便渔民在作业时将所得的鱼虾蟹等随手放入。再如“背对作业”,是指大捕船、独捞船背两只舢舨的作业方式。母船称“网船”,子船称“偎船”,一般以老大为主配员10余人。网船管放网、起网,放网时偎船摇开,三五分钟放毕;起网时,偎船带回,约20分钟起网。冬捕带鱼,春夏捕黄鱼、鲳鱼、鳓鱼等就是经常采用这种作业方式的;“灯围”其实是“机帆船灯光围网作业”的简称。这种作业方式需要由网船、灯船、灯艇分工合作完成,每年7月上旬到10月上旬为灯围的主要捕鱼期。它用灯光诱鱼,灯船、灯艇合并送鱼,网船下网捕鱼。70年代开始由象山、宁海等地渔民首次采用并逐渐在东海海域得到推广,目前主要在嵊泗、洋鞍、渔山、大陈等渔场作业时使用,主要用于捕捞鲇鱼、鲣鱼等。如果说“灯围”方式在我国沿海地区算是比较具有普遍性的话,那么“奉化大捕”则称得上是浙东渔民的个性化创造成果。它是1954年由奉化渔民率先使用的,故名,其渔网呈圆锥形,用两锚固定,故也被称为“双锚张网作业”。一般在大潮时放网,两锚抛出固定于海底,上纲用六棵大毛竹作浮子,网口对着来水,随潮涨退放起网,夏汛在岱衢洋、大戢洋等海域用于捕获黄鱼、鲳鱼、鳓鱼、鳗鱼,秋汛散捕于各个渔场,60年代中后期因为海洋渔业资源的衰退而逐渐淡出;“擂东洋”是指渔民在大风浪前后冒险出海捕鱼;“开洋”是指渔民出海捕鱼;“谢洋”则指渔汛过去后所有渔船进行休整不出洋;“桂花黄鱼汛”说的是农历八月半前后总有一股黄鱼习惯自南而北返回舟山渔场,渔民掌握这一规律后就抢时间捕捉黄鱼,从而形成了一个地域特色比较鲜明的渔汛期。

3.当地独具生活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惯用语

惯用语是口语中结构比较固定、意义有所引申的习惯性用语,也叫常用语,它是由一般短语经常用做特定的比喻或引申,取得习用性和定型性意义以后转化而来的。由于这种短语在内容和形式上有不同于其他固定短语的特点,因而自成体系,显得简明生动而且通俗易懂。

在浙东渔民的常用口语之中,不乏妙趣横生、言浅意深的惯用语。这些惯用语,绝大部分都是三字格或四字格的,如:碰石岩(原意是诅咒渔船触礁,现在多用于比喻不顺心不吉利)、插蜡烛(原意指渔船因故障而停在洋面不能开动,后用来形容一动不动地站着)、背末梢(比喻上当受骗)、抬城隍(比喻开开玩笑,找找乐趣)、伤阴骘(形容暗地里算计别人干出伤天害理的事情)、嚼麦糕(讲话罗嗦而没有根据)、吃夹饼(引申为上下不讨好,两头都受气)、敲乱钟(引申为神经不正常)、呒搭头(不好相处,说话不投机);死蟹一只(比喻没有办法)、无潮无落(引申为无中生有,不可取信)、爹头娘脚(比喻文不对题或答非所问)、放泼使赖(形容放肆而无所顾忌)、钉心熬肺(比喻说话令人难以接受)、镂根挖髓(形容刨根问底而让人感到厌烦)、触心触肺(形容十分烦恼和焦虑)、生头陌脚(比喻陌生而不熟悉)、摆噱头势(引申为故作姿态吸引眼球的作秀行为)。[2]269-270

上述惯用语的涵义多数是由于反复用于形象比喻或形容而生成的,少数是由于经常用于语义引申或扩展而形成的。前者的修辞作用在于增强语言的形象感,后者的修辞作用在于加强表意的含蓄性,从上述所例举的惯用语中,我们不难体会出这样的特殊表达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其中有些惯用语源自渔民的日常生活,后来进入到方言之中;而有些则来自方言,渔民们生活在这个特定的方言区,耳濡目染、心领神会,在日常交流时自然就脱口而出,有的甚至成为了他们的口头禅。

(二)语句式口头常用语

1.歇后语。歇后语是一种为各行各业普通民众所熟悉和接受的诙谐而形象的口头用语,一般由类似于谜面和谜底的两部分组成。它把一个完整的意义分成前后两个部分加以表达:前一部分是比喻或说出某种事物,类似谜语中的“谜面”;后一部分则是对意义的解释或说明,是其真意所在,类似于“谜底”。两部分之间往往有间歇,故名“歇后语”。

在浙东渔民口头常用语中,一些跟大海有关,涉及渔业渔民的歇后语,非常具有艺术表现力。如:吃吃壮,爬爬瘦——沙蟹命;龙王爷跳海——回老家;无舵船——团团转;石板墩斩鱼——难下刀;咸鱼放酱油——好省;石板墩掼乌龟——硬碰硬,乌贼肚肠河豚肝——又黑又毒;一网打尽海里鱼——空想;海蜇虾当眼——依赖(海蜇无眼、借虾当眼,因此每只海蜇上都有虾);大海洋里捞针——寻勿着;大海洋里撑船——漫无边际;拼死吃河豚鱼——犯勿着;网里沙蟹——动不了;勿是鱼死,就是网破——拼个你死我活;机帆船里去摇橹——多此一举;毛蟹爬毛竹——滑上滑落;桅杆顶上挂灯笼——高明。[2]288

这些歇后语往往很形象,既与渔民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透露出了浓厚的海洋气息,又通过比喻和双关等方式蕴蓄着令人回味的深刻道理。这种海味歇后语,既可使语言俏皮活泼、饶有趣味,又能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从而收到良好的表达效果。

2.谚语。谚语是人民群众口头流传的简练通俗而又涵义深刻的固定短句,也叫口头俗语或俗话。它们是社会实践的经验之谈,其来源自然与劳动人民有着最密切的联系。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各地的谚语也相应地体现出了各地不同的风格特征。

浙东渔民,尤其是舟山渔民在长期的渔业生产实践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旧社会当地渔民普遍没有文化,所以往往只能靠口授言传把自己和前人所积累的经验留传给后人,这样一来就形成了独特的口头渔谚语。自古以来,大凡渔民捕鱼,一来求安全顺利,二来求能多捕鱼。所以,舟山渔谚语中反映这两方面内容的自然就比较多。

舟山的海洋捕捞渔业,在宋代已初具规模。据宋开庆元年(1259年)的《四明续志》载:当时昌国县(宋代时期舟山的称谓)已有渔船3921艘。到了清朝康熙年间以后,舟山地区的渔船数量更是成倍地增加。这些木帆船出海捕鱼既要看风向,又要候潮水,力求顺风顺水。于是,舟山谚语就说,木帆船出海“一靠风、二靠潮、三靠使橹摇”[3]27;“有风(暴)吓煞,呒风摇煞”;“老大勿识风,不知潮,委屈伙计拼命摇”[4]11;“船上一张篷,能驶八面风”;“千摇万摇,勿如风篷直腰”;“顺风弹弹缭,省得用橹摇;逆风缭弹弹,硬木舵弯弯”;“顺风加镶边(加小篷),老大吃潮烟,伙计讲聊天”。[3]31如果遇有阵风、风顺水不顺或者水顺风不顺时,就要看风缭篷和见风使舵,于是又产生了后面这些谚语——“央央猛猛(阵风)搭半篷,驶拢驶开半边风”;“南风夹北水,老大吃不住”;“顶风扯篷,顺水倒氽”。[4]10

渔民是一种比较高风险的行业,在出海航行和捕鱼过程中,要密切注意天气的变化。舟山谚语告诉人们,“平风平浪天,浪生岩礁沿;发出啃啃响,天气就要变”;““涨潮潮勿涨,渔船莫出洋”;“浑水泛泡,趁早抛锚”;“东风带雨勿拢洋,挫转西风叫爹娘”;“蜻蜓成群绕天空,勿过三日雨蒙蒙”;“蜜蜂出巢天放晴,鸡不入窝雨来临”;“缸爿(海鸥)飞进岙,大水漫上灶”。[1]122这些谚语形象地说明天气变化莫测,渔民出海要多从坏处考虑,千万不可大意。类似这些以物候来预侧气象的谚语,在旧时缺乏现代科学手段的渔村,是一种朴素而又含有一定科学道理的经验总结。

渔船出海最怕遇到风暴与暗礁,风暴来临必然会引起巨浪。所以,沿海渔民中流传的谚语就说,“船怕横浪”;“东北风,浪太公”;“东风来,浪窜顶;西风来,潮转正”;[5]27“东风浪淘底,西风浪刨面”;“海浪涌进岙,台风就要到”;“鲨鱼露面,风水(台风)勿远”;“海上起长浪,必有大风到”;“小潮像大潮,台风随着到”;“起九要打暴,九头必有暴”;“两夹潮,网翻肚,风暴夹屁股”;“霜落南风一朝暴”;“南风出西潮,一定要打暴”;“一日南风一日暴,三日南风呒没暴”。[4]10舟山渔场的有些海域风浪特别大,常年捕鱼的人就概括成了逼真的谚语,如“浪岗无风三尺浪,有风浪过岗”;“浪岗佘山洋,浪来大如山”,[5]25提醒其他渔民兄弟在经过浪岗山和佘山洋海域时要特别小心风浪的突袭。

海洋里往往有暗礁和干出礁,渔民出海就要善于识别。舟山谚语告诉出海的渔民,“北洋潮急,南洋礁多”;“旋涡勿散,必有暗礁”;“浪叫有礁,鸟叫山到”。对暗礁多、水流急的水道,要随时根据潮流和风浪的变化而掌握或改变正确的航向。如舟山本岛与秀山之间的灌门,据《定海厅志》载:“水汇于此,旋涌若沸,风雨将作,有声如雷,震惊百里”;还有金塘洋的西堠门水道也类似,所以舟山谚语中就有了“老大好做,灌门难过”、“老大好当,西堠门难闯”[5]27的形象说法。

渔民出海总是希望满载而归,于是在长期的捕捞过程中,渔民们及时总结不同时期的渔汛状况,形成了许多这方面的谚语。例如“三月三,泥螺爬上滩”;“四月十五田鸡嘎嘎叫,四月十八黄鱼满船摇”;“鱼随潮,蟹随暴”;“四月半黄鱼勿叫,抲鱼人老婆上吊”;“五月十三鳓鱼会,日里勿会夜里会,今日勿会明朝会”;“月光白茫茫,带鱼会上网”;“带鱼两头尖,生在海礁沿。要想吃带鱼,还在浪岗面。[5]27渔民们只要根据这些渔汛谚语,有针对性地抓住最佳捕捞时机,大多也能赚个钵满盆溢的。

除了这些直接跟渔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谚语以外,许多源自渔民的谚语由于赋予了新的涵义或者人生哲理,已经在当地民间广为流传,甚至成为了当地方言中不可或缺的基本谚语形式了。比如,“勿吃鱼虾嘴不腥,勿做坏事心不惊”;“潮水太急难抛锚,火气太大难和好”;“海争一口水,土争一口泥,人争一口气”;“耕田看牛头,摇船看船头”;“独件衣裳容易破,独顶网具抲勿多”等等。

上述这些浅显易懂而又生动活泼的谚语,已经成为人们指导渔业生产、观天测海的传世经典,成为当地人们驾驭海洋、掌握天象的一种传承知识和经验的载体。

当然,除了以上几种形式外,渔歌、渔民号子、船工小调等在当地渔民口头常用语中也有体现,比如在普陀蚂蚁岛老一代渔民群体口头传唱的渔歌中就有“竭劲道呀,哎呀嗦呀;同用力呀,哎呀嗦呀;再用力呀,哎呀嗦呀;再三斗呀,哎呀嗦呀;再二斗呀,哎呀嗦呀;再一斗呀,哎呀嗦呀……”[5]26等表达形式,鉴于篇幅不再引用和例举。

二、浙东渔民口头常用语的语用特点

浙东渔民口头常用语,表达简炼,内涵丰富,艺术性强,口语化色彩非常明显。既具有其他口头常用语的普遍性特点,又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从语言学角度概括来说,其主要的语用特点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涉及范围的广泛化

渔民口头常用语与其他行业用语和谚语一样,涉及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语言表达所涉及的范围分析,渔民口头常用语几乎涵盖了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前述渔民的那些行业用语,就涉及到了生产工具、职务分工、作业方式等内容;谚语则更多地概括了天气、渔汛、民情风俗和为人处世的经验和哲理;那些富有海洋气息而又不乏地域情趣的歇后语则将幽默俏皮的触角伸向了渔民衣食住行的每个角落,只是其中有许多方言表达的内容难以找到合适的文字加以记录,或者因为涉及内容过于土俗而难以登上大雅之堂而已。

(二)表现方式的多样化

1.外观形态的多样化。从外观形态看,浙东渔民口头常用语可谓丰富多彩。其中惯用语中有二字格或三字格的词语式的,如“张网、流网、拖网、灯围、鱿钓、鱼筇、鱼筢、撩篷、结棍、大胡(神志不清办事马虎)、大白(傻里傻气)、碰石岩、插蜡烛、放山本(旧时渔民向渔行借高利贷)、门头捕(即“双桩有翼张网作业”的俗称,渔网形如拖风,有两翼,用两根竹桩固定于海底,有轴,可随潮翻转,主捕各种小杂鱼)、暴头鱼(渔民赶在风暴来临前捕鱼)”等;有四字格及以上的短语式的,如“无潮无落、爹头娘脚、放泼使赖”等联合型的,“死蟹一只、乱话三千(信口开河,胡乱说话)”[2]289等主谓型的,“摆噱头势、生隔壁气”等动宾型的,“奉化大捕、灯光围捕”等偏正型的。当然,必须说明的是,关于渔业生产方式,由于有些术语牵涉到过于专业的知识,渔民们则采用了简称或习惯说法,这样一来,原来多音节的就简缩成了二字格或三字格的了,如“灯围、鱿钓、张小捕、拖风捕”等都是如此。

而在谚语当中则有单句式的,如“九月初九重阳暴”和“霜落南风一朝暴”等;双句式的,如“月光白茫茫,带鱼会上网”[2]293和“讲讲神仙阿伯,做做死蟹一只(用于讥讽那些只会说不会做的人)”[1]123等;还有多句式的,如“正月十四夜到亮,乌贼摆摆样;正月十四夜到暗,乌贼爬上坎”;“黄鱼吃唇,鳓鱼吃鳞,米鱼吃脑髓,带鱼吃肚皮”[1]124等等。

2.修辞手段的多样化。综观浙东渔民口头常用语,我们不难发现,其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段也比较丰富多样,概括起来主要有比喻、对偶、对比、双关、谐音等方式。比如,惯用语中类似“碰石岩、背末梢、嚼麦糕、死蟹一只、爹头娘脚”等所指的意思都是通过比喻方式衍生而成的;而歇后语中的“无舵船——团团转,石板墩掼乌龟——硬碰硬,乌贼肚肠河豚肝——又黑又毒,一网打尽海里鱼——空想”等则运用了语义双关的手法,“桅杆顶上挂灯笼——高明”等歇后语又明显使用了谐音双关的手法。

谚语中的修辞手段也同样精彩多姿。如“缸穿裙,雨来临”运用了拟人手法,形象概括了通过水缸泛潮推断出雨水将至的生活经验;“山里头人烧青柴,海边头人吃活蟹”[1]122运用了对比和对偶的手法,展现了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不同生存方式;“黄鱼吃唇,鳓鱼吃鳞,米鱼吃脑髓,带鱼吃肚皮”运用排比手法,列举了四种鱼类的食用方法和其精髓所在;“四月十五田鸡嘎嘎叫,四月十八黄鱼满船摇”运用夸张手法,描绘了黄鱼旺发的景象;“潮水太急难抛锚,火气太大难和好”[1]123运用比喻和对偶的方法,告诫人们少一些冲动多一分和谐。

(三)叙事说理的通俗化。当地大多数渔民都是用通俗形象、清新简练的语言来揭示比较抽象的思想内容的,如“上山靠健,落洋靠韧”说明从事不同行业需要有不同的素质和要求;“虾有虾路,蟹有蟹路”说的是个人自有各人的门路;“勿吃鱼虾嘴不腥,勿做坏事心不惊”揭示的是类似于身正不怕影子斜之类的道理。还有不少说法言语浅近却寓意精深,如对人们的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这个道理,当地渔民就用“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来表示;而为了强调个体力量的局限和团结合作的重要,渔民们形象地用“独件衣裳容易破,独顶网具抲勿多”来表示。此外,有些口头常用语本身是讲一般的生产知识或生活常识的,但说得很幽默,很有意趣,有的甚至包含诗情画意,如“浪叫有礁,鸟叫山到”、“耕田看牛头,摇船看船头”等。

(四)语体风格的质朴化。渔民口头用语在语言风格上的特点就是清新平易,生机勃勃,浅易通俗。如“三月三,泥螺爬上滩”、“九月九,望潮吃脚手(望潮:指海涂中一种软体动物,多肉须;吃脚手:指吃自己肉须)”[2]288、“说话讲道理,带鱼吃肚皮”、“西风不过午,过午就是虎”、“老大好当,西堠门难闯”[5]27等就是一个个生动的例子。这些说法,音节结构或者抑扬顿挫,或者匀称精美,而且大都讲究押韵,说起来铿锵悦耳,听起来错落有致,用清新质朴的风格来表达,容易入耳入心,所以深受广大渔民的欢迎。

可见,包括渔谚语在内的浙东渔民口头常用语,以辛辣而温良、严峻而活泼、庄重而诙谐、鲜明而幽默的口语形式,通过民间辗转流传、代代承继,历来都在发挥着劝诫、勉励、讽刺、训教、言志、经传等独特作用。[6]10当地渔民就是通过这种口授言传的办法,用通俗明了、易记易传的语言形式,相传于子孙后代,既教会了为人处世的宝贵经验和人生哲理,传播了淳朴善良的民情风俗,又传承了丰富的海洋文化内涵,使一代又一代渔民受益匪浅。[7]14

[1]宁波市文联.宁波话谚语口头禅集成[M].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2000:122-124.

[2]方松熹.舟山方言[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287-290.

[3]舟山市群艺馆.浙江省民间文学集成·舟山市歌谣谚语卷[M].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99.

[4]赵依众.舟山渔谚[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63:9-10.

[5]舟山地委宣传部.东海渔歌[M].上海:东海文艺出版社,1962:25-27.

[6]周志锋.海洋文化视野下的浙东谚语[J].汉字文化,2008(6):9-10.

[7]向德彩.文化社会学视角下舟山歌谣的生命意识[J].学术交流,2008(8):14.

Types of Fishermen’s Pet Phrases in East Zhejiang and the Analysis of Their Features

LOU Zhi-xin
(College of Humanities,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Zhoushan 316004,China)

The fishermen’s pet phrases in East Zhejiang are various in forms,concise and comprehensive inmeaning,aswell as easy to understand.They are not only characterized by the remarkable locality but also by the fishermen’s specific business,which boasts higher value of research.A systematic analysis and generalization of some of fishermen’s pet phrases both in Ningbo and Zhoushan helps notmerely to reveal their basic types and features of peculiar use of the language in such aspects as content,expressive forms, rhetorical styles,and what not,but also to show the basic law,the special charm and richly profound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the specific fishermen’s oral language from another perspective.

fishermen’s pet phrases;basic type;pragmatic features;rhetorical style

book=9,ebook=43

H173

A

1008-8318(2010)03-0040-06

2010-06-22

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浙东渔民口头常用语研究”(编号:Y200909900)阶段性成果之一。

楼志新(1967-),男,浙江义乌人,副教授。

猜你喜欢
常用语浙东谚语
清代浙东曲家补考
浙东抗日根据地旧址
浙东抗日根据地旧址
打电话的常用语
称马非马,绰号是他
谚语趣画
谚语趣画(一)
论唐代宗大历年间浙东唱和中的越文化印象
24节气
英语口语常见谚语(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