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波
(通化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吉林 通化 134001)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场所。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摆在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现实课题。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浅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上课质量如何,首先取决于备课质量。
备课的最佳效应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平时广博地、不断地积累资料。教师对基础性的书、经典性的书、划时代性的书都应尽量浏览,对目前用得上和将来用得上的知识都要摄取。要把从别人那里收集来的知识,调整到教案的恰当部位,以便巧妙地展示给学生。
教学目标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指导思想,每一堂的教学活动都应围绕教学目的、任务展开。只有目标明确,组织教学时才能有的放矢。教学目标的确定首先要依据大纲,备课不超纲才能做到授课不任意拔高,其次要紧扣教材。
首先,要针对具体学情。其次,要认准教学内容中主要的本质的东西,把握重点、难点,了解哪些是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积极思考而顺利接受的,哪些知识是必须讲的,使教学内容更集中、更具体、更确切。
选择教学方法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①目标性原则。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教学活动是有目的的活动,每一堂课都有其自身的目标。②服务性原则。选择教法要服务于教学内容,围绕重点训练项目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③多样性原则。注意各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以及学生个性差异选择多种教法。④灵活性原则。从自身的实际出发,考虑自身的知识特点、业务素质、经验等。
首先要设计好练习的水平级,设计好记忆型练习、理解性练习、扩展型练习等。练习模式要注重认知目标的连贯性、平行性、发展性和创见性。同时要注意练习内容的代表性、练习总量的分散性。在整个练习设计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学生练习过程的心理需要,练习的量要适度,防止练习的“信息负担量过重”而造成学生身心疲劳。
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过程,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完善教学过程。
其一,遵循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动性相统一的规律。其二,遵循培养智力因素和培养非智力因素相统一的规律。
一是搞好导语设计。使课堂教学伊始就产生一股强大的吸引力,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二是搞好提问设计。课堂提问要做到目的明确、意图清楚,提问的内容要抓住重点、解决难点,不要零散琐碎;提问的语言要明白、准确;提问的问题要有启发性,要有利于深入浅出地解决问题。三是搞好小结设计。通过简明扼要的总结,让新知识信息再输入学生的大脑,深化理解,强化记忆,突出重点,画龙点睛。四是搞好板书设计。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线索,明晰教学思路,领悟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
教师要十分重视课堂教学中的信息反馈情况。例如,学生眉头紧锁,焦急不安,对此教师要考虑到是否内容讲的太深,或是教学内容难易程度不当,或是自己没有讲清学生没有听懂。这时教师应适当调整内容、改变教法,使正在进行的课堂教学更符合学生实际,以此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要认真学习电教手段,充分利用电教设备,诸如计算机、大屏幕、投影仪、录放机、录音机等辅助课堂教学活动,优化教学环境。
教师的课堂行为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着积极作用。教师良好的课堂教学行为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有积极的影响作用,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教师在课堂上应使用准确明白、形象生动、风趣幽默的语言来完成信息传递的任务。
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用有声语言向学生传播信息,还要用非语言交流向学生传播信息,要借助眼神、表情、手势、身体移动等非语言行为来辅助语言行为,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教师对学生要倾注爱心,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情感具有交流和反馈的特征,教师热爱学生,期望学生成才的真挚感情,可以引起学生心理上的共振,产生一种感召力,促进学生智力、情感、个性的发展。
教师课堂管理行为可分为三种形式:教师维持上课的行为;教师对潜在的非学习行为的预防行为;教师对明显的非学习行为的治疗行为。
教师不仅要对学生的智力因素进行评价,还要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进行评价。智力因素的评价主要是评价学生观察的深度、广度、记忆量;记忆的品质、想象力;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广泛性、注意的稳定性等。非智力因素的评价主要是评价学生学习动机、学习兴趣、情绪表现、学习自觉性、学习毅力、自信心、独立思考、学习态度等。除此以外,教师还应从学生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的程度进行评价,主要包括形成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课堂评价行为既是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而自我测定的一项工作,也是对教学效果的检验。如果离开了课堂评价,教就会陷入困,学就会陷入罔,也就不可能提高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