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智力素质培养方法的探究

2010-08-15 00:46赵春萍
黑龙江史志 2010年1期
关键词:教育者智力学习者

赵春萍

(河南师范大学 河南 新乡453007)

一、前言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智力素质和非智力素质共同参与、相互辅助、相互协调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智力素质发挥着主导作用,非智力素质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若没有优良的非智力素质的积极参与,智力素质很难发挥其最大效能,成功的学习活动也将很难实现。但在现实的教育教学中,教育者更多的关注学习者的智力素质,把学习成功与否基本上归功于智力素质,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非智力素质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这也对以往的教育教学产生了很大的消极影响。现阶段,很多教育者已意识到非智力素质在教育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开始重视对学习者非智力素质的培养。本文将对非智力素质的培养方法加以探究,着重提出认知法、操作法、思维训练法、强化法六种培养方法,相信这些方法将有助于教育者对学习者施加教育影响,从而更好地培养学习者的非智力素质。

二、非智力素质的含义及其作用

非智力素质主要是指动机、兴趣、情感、意志、习惯等认知因素之外的但却制约的智力活动效益的一切心里因素。非智力素质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具有三种特殊的功能和作用:

首先是动力作用,它是引起智力与能力发展的内驱力。学习者只有对所学知识有兴趣,才会产生内驱力,否则,如果学习者对所学知识不但不感兴趣反而厌烦,那么,他便在心中对此知识有抵触心理,就不会产生学习此知识或能力的内在动机,学习者将会在整个学习的过程处在一种消极被动的状态,更无学习动力可言。

其次是定型作用,它使智力和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具有坚强的稳固性。所有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和事情的成功都非凭一时一日之热情或聪明而完成,它是一个长期持续和坚持不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非智力素质中的意志因素是促使学习者长期坚持的内在动力。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在困难面前坚持自己的行为,才能有高昂的斗志,才能相信坚持不懈的努力可以克服困难,最终现实成功。

再次是补偿作用,它是指非智力素质能够弥补智力与能力在某一方面的缺陷与不足,如勤能补拙就是一列。

三、非智力素质培养的方法

(一)认知法

这类方法主要依靠学生的感知、想象和思维等认知活动来达到教育目标。这类方法有以下几类活动:(1)阅读故事和听故事。这些故事书都是有针对性的读物,在益智的基础上,达到怡情的效果,并有助于态度的改变与人格的发展。(2)艺术欣赏。通过音乐、美术或舞蹈等等艺术美的欣赏,陶冶学生的情操,以达到促进学生非智力素质水平发展的目的。(3)认知改变法。教师通过暗示、说服和质疑等等方法,来改变学生非智力素质的信念。从而恢复和建立合理的思考方式,从而来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和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

(二)操作法

这种类型的方法主要通过学生的言语和动作的操作活动来到达非智力素质培养的目的。有如下方法:(1)游戏法,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习者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遵守一定的游戏规则,在这种角色扮演中,学习者可以深深体会自己应遵守的规则以及自己的义务和责任,这些规则促使他们尽力完成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这有利于非智力素质的培养。(2)工作,学生通过工作去实际操作,实现自我感悟和体验,如果与别人一起合作,还可以培养合作意识与人际交往的能力等。(3)行为训练法辅导教师在运用这种方法时,指定学生完成一些特定的行为训练任务,并加以督促和鼓励,以增强那种良好的行为。

(三)思维训练法

这种类型的训练方法主要通过培养学习者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精致性等,从而解决生活和科学中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非智力素质水平。有如下方法:(1)联想活动。通过学生的观念联想活动,来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以及表达学生内心的感受和经验。(2)集体思维启发法。大家通过专题讨论、辩论和配对讨论,产生思维激荡,相互启发,最终实现感受与经验共享。(3)不定向思维法。所谓不定向思维法就是对一个事件从不同方向去探索,直到找到突破点。

(四)强化法

强化分为两种形式,一种为正强化,即行为者出现一个理想行为时,教育者给予的一个愉快的刺激,这个愉快的刺激可以是物质上的奖赏,也可以是精神或心理上的满足。另一种是负强化,即行为者出现一个理想行为时,教育者减少一个不愉快的、厌恶刺激,这个刺激可以是物质上的惩罚,也可以是心理或精神上的折磨。这两种强化的目的都是为了增强行为者理想行为出现的频率,通过对想要的行为进行及时强化,是培养新行为的关键,在强化的过程中要通过小步反馈帮助学习者达到目标。

对学习者非智力素质的培养就可以用这种强化的方法,一步步强化,一步步引导,使非智力素质逐步内化为学习者所具备的一种稳定素质。

四、施行非智力素质培养方法应坚持的原则

(一)坚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一致的原则

学校教育主要是指儿童在学校内所受的徳、智、体、美、劳等方面的教育,而家庭教育主要是指儿童受家庭成员特别是因受父母的影响而受到的教育。在非智力素质培养的过程中,这两种教育应该是相辅相成,相一致性的,比如,学校为了锻炼学生坚强的意志,特意安排学生吃一定的苦,接受一定的挑战,而家长却怕孩子吃苦受累,什么事情都帮孩子去做,把孩子完全袒护在自己的双翼之下,这种学校和家庭相矛盾的做法,会使孩子无所适从,最终将会不理利于孩子非智力素质的培养。

(二)坚持积极引导的原则

据研究表明,学习者非智力因素培养的最佳时间为0—15岁,儿童在7—15岁时身体的第二性征开始逐渐发育,伴随着身体的发育,儿童开始出现自我封闭、逆反等心理特征,这些心理特征制约着教育者对儿童培养的方法,在对儿童进行非智力素质培养的过程中要用说服教育、游戏活动、榜样等方法去积极引导,而非用指责、体罚等消极的方法进行教育。

(三)坚持长期性、连贯性的原则

非智力素质作为一种心理因素,一方面受个体本身特殊生物基因的制约,另一方面则是通过个体在后天不断的学习与锻炼,并与不同环境相互作用而逐渐建构内化而形成的,可见它要成为个体的一种稳定素质,不是一朝形成的,它的形成具有长期性而非即时性,所以教育者在培养学习者的非智力素质时要有步骤、有计划、有耐心,不能急于求成、一蹴而就。

除了坚持长期性还应该坚持连贯性,所谓连贯性即在对学习者施行非智力素质培养时,要连续不断的,有规律的进行,而非“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式的进行,这样是不科学的。

[1]陈琦,刘儒徳.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4

[2]郑雪.人格心理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1,3

[3]孙喜亭.教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3

[4]燕国材.十谈非智力因素的几个问题[J].上海:上海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版),2000,5

猜你喜欢
教育者智力学习者
品读
我国教育者心目中的未成年人好奇心激发和培养
我国教师教育者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教育者要怀揣梦想上路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智力闯关
智力闯关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