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宝海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 黑龙江 哈尔滨150036)
后天环境对人的影响在人类成长的过程中至关重要。城市知识青年下乡时,年龄偏低,正是长身体,尤其是“长脑子”需要灵魂滋补的时候,而发放这种“养料”的人,正是艰苦而纯净的土地上的群体——颇具人格魅力的北大荒人。
在青年中开展学习政治、忆苦思甜活动,进行集体主义、扎根边疆教育,是当时一种高层次的关爱。《七星泡农场史(1955~1985)》记载,知识青年远离繁华的城市,来到遥远荒凉的边疆农场,气候、环境生活都有很大的反差,思想情绪波动较大,于是,有些知青开始寻衅闹事,打架斗殴,不服从领导,干部普遍感到青年工作难做,管理起来难度大,思想有疑虑。针对这些情况,他们组织青年学习毛主席著作,对青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让他们认清无政府主义的危害,从而稳定了局面。《嫩北农场志(1955~1985)》也有类似的记载,不同的是,有关于反修防修,阶级斗争,路线斗争和扎根边疆,誓做农场新主人的教育。
《大西江农场史(1950~1985)》第十篇“简史”记载,知青来到农场之后,基层连队要办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对青年进行阶级斗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以办学习班为主要形式。请本单位的贫下中农讲旧社会的苦难,不忘阶级苦,品味新社会的甜,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没权的苦,有权的福,夺权的不易,掌权的艰难,失权的危险,对这些可塑性极强的青年来说,发挥的作用可想而知。对所谓的阶级斗争新动向也夸大有加,以今天的观念看,有点像传销中的洗脑,多少有点荒唐的味道。但是历史毕竟是历史,我们不能以今天的观点,苛求过往的行为。那时的现实,这也许是最好的选择。进行“斗私批修”,批判“下乡镀金论”、“读书做官论”更是知青们重要的修学内容。对本连队“地、富、反、坏、右、叛徒、特务、走资派”的名字,青年们耳熟能详,不敢忘记贫下中农“警惕,注意称呼,以防‘混线’”的嘱咐。对他们介绍的连队经营规模和生产情况增加了对他们的吸引力和对前途的信心。他们决心以“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和“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思想,铁心务农扎根边疆建设边疆。
集体主义教育的形式也适应了时代的需要,具有时代的特点。进行野营拉练是行之有效方法,既适应了战备的需要,又收到了培养人教育人的效果,对军旅情结浓厚的知青来说是梦寐以求的,也最具吸引力。部分农场志书对组织知青野营拉练作了简略的记载。《七星泡农场史(1955~1985)》有如下的文
字:“对青年进行军训,搞野营拉练,并对民兵组织进行了整顿,培养青年互相帮助,自觉遵守纪律的觉悟。”青年所在的单位,尽量营造集体主义的氛围,在吃穿住行等方面,也从培养集体主义精神需要加以安排,比如吃定伙,集体用餐等。《嫩北农场志(1955~1985)》记载:“根据青年特点,筹建图书(馆)、板报、文化室等宣传阵地。同时,还组织了一个几十人组成的专业文艺宣传队,活跃广大青年的文化生活。”《七星泡农场史(1955~1985)》也有此类记载:“1969年后,各分场相继成立了知识青年政治夜校和图书馆,开展各种适合青年特点的文体活动,有的单位办起了游艺室。”那时的业余文化生活单调是普遍现象,而农垦系统的知青文化生活却是比较丰富的,这对他们集体主义观念的形成和巩固,对他们热爱边疆建设边疆扎根边疆的信念,无疑是巨大的滋养。集体观念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进而得到巩固,并在他们的生活和工作中体现出来。农场对知青的管理和教育工作抓的比较紧,堪称环环相扣,措施得当,非常负责任,少有漏洞。《七星泡农场史(1955~1985)》还有这样的记载:“(1969年)3月28日至30日,农场召开知识青年工作经验交流会,会议采取会上讲、实地看、互相评、大家摆的方法,对照检查了前段知识青年工作,交流了经验,二分场被评为知青工作先进单位。”从中可见此项工作在管理者意识中的重要。对于迫害知青的犯罪分子,毫不手软,严厉打击。这是当时上至国务院,下到最基层的共识和行动。保护是爱,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延伸。仅以七星泡农场志书的记载加以印证“打击处理了奸污迫害女知识青年的犯罪分子,共处理28起迫害知识青年案件(应该包括别的案件),保护了青年健康成长”。此类可以形成专题,本文略作交代。
典型的力量是无穷的,通过典型教育影响青年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嫩北农场志(1955~1985)》有这样的记录:“1973年 6月,全场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扎根农场干一辈子’的活动。全场有1 300多名知青向党委表决心:‘要与旧的传统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扎根农场,奋斗六十年。’根资料记载,大专院校招生工作一开始,原第十八连宋金歌、蒋瑞兰、黄福云等10名女知青,就自觉组织起来,进行学习,讨论如何对待升学与留场问题。并于6月8日向场党委写出了扎根农场的决心书。分场党总支根据群众推荐,和她们的自身条件,决定选送宋金歌、蒋瑞兰上大学。当分场要她们填写入学登记表时,她们非常激动,首先感谢党组织的关怀,并表示:‘下乡6年实践证明,农场太需要我们了,这里也是学校。’要求将招生名额让给他人,顶住冷嘲热讽自己留下来。场党委同意了他们的请求,并将她们事迹通报全场。宋金歌、蒋瑞兰等10名女青年被人们誉为‘扎根农场的十颗青松’。”“农场太需要我们了,这里也是学校。”这话还是实事求是的,符合历史的实际,也是他们真实心理以及他们理想主义观念和真实的精神风貌的体现,是北大荒无私奉献精神的闪光。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对知青政治思想工作,受到了各级党团组织和全社会的广泛重视。北京、上海、哈尔滨等大中城市曾多次组织知青慰问团,到农场对知青进行慰问,农垦系统也组织知青典型人物,组成回访团回到城里向家乡汇报。这成了一种时尚,也成了全社会的共识和义务。如此的良性循环,为社会的稳定、知青安心边疆起到了难以估量的作用。
知青之所以能够比较安心边疆农场那么多年,国家政治经济上的宏观考虑以及战略部署是根本的原因,而对广大知青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种园丁之于苗木的关系,效果是理想的,收获是丰厚的。《嫩北农场志(1955~1985)》记载,思想政治工作“有效地促进了广大知青的成长和进步,并涌现出一大批先进,截至1974年全场有一名知青出席省群英会,80名省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先进工作者、模范人物和先进生产者,23名出席省国营农场管理局劳模会,他们中间有:身不离劳动,心不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原21队供销营业员双鸭山知青李荣智;为革命吃大苦,扎根边疆不回头的原四分场北京知青刘学华;一生交给党安排,愿在农场奋斗终生的原六分场副主任哈尔滨知青朱相民;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誓将青春献人民的原六分场23队上海知青朱荷荣;敢于破除迷信,大搞技术革新的基建队齐齐哈尔市昂昂溪区知青齐绍权,为革命节约一滴油的六分场原24队油料保管员侯来琴等等。1968年到1975年,全场知青中,有236名加入中国共产党,1 578名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有2名被吸收到场级领导班子,65名被提升为连队干部,137名光荣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415名被推荐到大专院校学习深造。”这段资料很能说明问题,具有代表性。
知青之于农场的作用,《大西江农场史(1950~1985)》的记载很能说明问题。“这些知识青年,在广大干部和老战士的培养带动下,经过严格的管理和锻炼,大都表现很好。他们不辞辛苦,不怕劳累,不避艰险,在生产建设中起到了生力军的作用,成了各条战线上的骨干力量。连队的机车、晒场、工地、食堂,到处都有知识青年奔波的脚印、生龙活虎的身影。尤其是文教、卫生战线,几乎成了知识青年的天下。会计、统计、出纳、营业员也多半是他们。他们写文章、办板报、排节目、教歌曲,人才辈出,充满了青春的活力。他们在修筑战备公路、进行国防施工和参加查哈阳水利大会战中,迎风雪,战严寒,徒步行军,长途跋涉,表现极为突出。在艰苦条件的磨练下,大批优秀知识青年成长起来。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这些青年,一部分考入了中、高等院校,一部分转调到其它地方工作,一部分因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办了病退和困退,返回城市。到l976年底,四十七团尚有2 014名知识青年,继续在为农垦事业而奋斗。”北大荒人接纳了知青,知青的思想情感也融入了北大荒。北大荒的经历,成为他们人生经历中最难忘最精彩的一页。用鱼水情深来形象北大荒人和城市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的关系是最恰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