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立国
(扬州大学文学院 江苏 扬州 225002)
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在先秦侠风酝酿发展到成熟的过程中,中国古代的侠文学也在春秋战国侠风盛行的土壤中悄悄地萌芽了,这些稀疏、稚嫩且略显单薄的绿叶就是先秦的游侠歌谣。先秦留存至今的有关游侠的歌谣数量非常稀少,有的甚至经不起仔细地推敲。但它毕竟掀开了中国侠文学的帷幕,启发了咏侠诗的创作,因此这些早期游侠歌谣的价值是弥足珍贵的。
早期游侠歌谣的产生主要是源于春秋战国时期侠风盛行的社会现实,作品反映的内容也主要与现实生活中游侠的言行相关,呈现出真朴自然的艺术风貌。有的作品表现的是对先秦时期游侠高尚的人格风范的赞美之情,如《徐人歌》:
延陵季子兮不忘故,脱千金之剑带丘墓[1](p23-24)。
延陵季子,就是季札,吴王寿梦第四子,为人贤德,曾经屡次让位,不肯为王,受封于延陵。这首歌谣主要是赞美重诺守信的高贵人格的。据《史记》记载:“季札之初使北,过徐君,徐君好季札剑,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为使上国,未献。还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宝剑,系之徐君冢树而去。从者曰:‘徐君已死,尚谁予乎?’季子曰:‘不然,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吾心哉!”[2](p1459)从先秦时期社会上盛行的剑崇拜的文化心理来看,一口上好的宝剑不仅可以衬托一个人的仪表风度,而且是身份和地位的标志。作为出访他国的使者,是断不可以把剑送与他人的,徐君深知此理,是以未开口相求;季札亦深知此理,是以虽看出徐君心意也未开口允诺,但“心已许之”,在自己内心中已经作出了稍后送剑允诺。可是在他出使回来后,发现徐君已死,为了践行自己未说出口的承诺,他把剑挂在了徐君墓树上。徐国人为了感念延陵季子的美意,唱出了这样一首歌谣。这首作品抒情意味很浓,在七言句式中嵌入语气词,节奏舒缓,带有强烈感叹的情绪,表现出对延陵季子的赞美、叹赏之情。
先秦游侠歌谣还有《渔父歌》:
日月昭昭乎,寖已驰。与子期乎,芦之漪。日已夕兮予心忧悲,月已驰兮何不渡为,事寖急兮将奈何!芦中人,芦中人,岂非穷士乎?[1](p27-28)
《史记》载伍子胥受到楚平王迫害逃往吴国途中,陷入了前有大江后有追兵的困境,恰巧此时江中有一渔父驾船而来,渡伍子胥过江。伍子胥以百金之剑相赠来答谢渔父,渔父称:“楚国之法,得伍胥者,赐粟五万石,爵执珪,岂徒百金剑邪?”[3](p2173)谢绝了伍子胥的馈赠。《吴越春秋》中又增加了渔父自尽表明不泄露伍子胥行踪的情节。在登船欲渡之时,渔父见伍子胥面有饥色,就先去为他取食物,伍子胥怀疑他去告密,就藏到芦苇中,渔父取来饭菜不见伍子胥,就唱出这首歌谣来呼唤他。渡江之后,伍子胥又嘱咐渔父不要泄露他的行踪,渔父允诺。伍子胥走出数步回头看时,渔父已弄翻船自沉于江了。在渔父身上体现的正是侠者重义轻利、救人困厄而又有着强烈人格自尊的精神。这个渔父当是隐于民间专趋人之急的布衣之侠,至少是大有侠气的义士。渔父随口唱出的歌谣句式长短不一,表现出渔父复杂的心理。长句语气舒缓,似乎唯恐追兵听到;短句急促,流露出渔父找伍子胥不着的焦急心情,读来颇为真切自然。尤其最后三句,很耐人玩味,两个三字句,颇为急切,最后一个五字句中用了“穷士”二字,“芦中人,芦中人,你难道不是那个走投无路陷入困境中的人吗?”由于怕被人听到,不敢直呼伍子胥,但内心又非常焦急的情态表露无遗。
在早期游侠歌谣中流传最广、最有艺术感染力的是游侠荆轲自作的一首歌谣,这首歌谣《诗纪》题作《渡易水歌》,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题作《荆轲歌》。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1](p24-25)
这首歌谣表现的是易水送别的场景,当时“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羽声慷慨,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4](p2534)荆轲是一个颇有才能和修养的侠士,虽然经常与酒徒交往,但是“其为人深沉好书;其所游诸侯,尽与贤豪长者相结”[4](p2528),“好读书击剑,以术说卫元君,卫元君不用[4](p2527)。”他为人有胆有识,胸怀远大,不屑于私斗。到了燕国后,喜欢与燕市狗屠及擅长击筑的高渐离交往。因此二人是与荆轲志同的隐于市井的布衣之侠,所以交往甚欢,“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4](p2528)荆轲与这些朋友纵酒高歌以宣泄内心的情绪,见出他是一个有文艺修养的人。可惜的是,荆轲与高渐离相和而歌的作品没有流传下来,而这首易水边随口唱出的短歌就成了荆轲的绝唱。这首歌谣虚实相生,既有凉风萧萧、寒波激荡的景物描写作为环境的烘托渲染,又有主人公提剑登车、终已不顾的豪壮情怀的抒发。写意传神,在悲凉的气氛中一个壮怀激烈的除暴勇士的形象赫然立于读者面前,甚至易水寒波也成为壮烈情怀的象征。作品声调激越,豪迈悲壮,沉着有力。因为这首慷慨之歌,《史记》中易水送别的场景成为经典,被无数文人所追怀咏叹,而歌谣本身也被文人们在咏史抒怀时写入自己的诗歌作品进行翻版重唱。
与荆轲故事相关的歌谣还有一首《琴女歌》:
罗縠单衣,可裂而绝;八尺屏风,可超而越;鹿卢之剑,可负而拔。[1](p33)
在《史记》记载的荆轲刺秦王秦庭惊变的情节中,秦王一时惶急,无法拔出长剑,是侍医夏无且用药囊打向荆轲,使秦王有了绕柱逃避的机会,然后左右大臣,提醒说王负剑,秦王才得以拔出剑来刺伤荆轲。而在《燕丹子》中增加了一个情节,即荆轲右手持匕首,左手抓住秦王胸口,“秦王曰:‘今日之事,从子计耳。乞听琴而死。’召姬人鼓琴,琴声曰‘罗縠单衣,可裂而绝;八尺屏风,可超而越;鹿卢之剑,可负而拔。’王于是奋袖超屏风走之。”①从《史记》和《战国策》中关于荆轲与高渐离等人相和而歌的描述来看,荆轲是颇懂音律的,如何识不得琴声之意?所以《燕丹子》中的这个情节对荆轲故事来说,大有蛇足之嫌。据此《琴女歌》并非秦庭上的侍女所作,那么无论这首歌谣是太子丹手下门客在写作《燕丹子》时所作,还是民间闻听荆轲舍身刺秦的故事臆测当时情形而作,作品本身都可算是针对荆轲除暴事迹的,从侧面也反映出人们对当时的任侠刺客是颇为关注的。
春秋战国,特别是战国时期,侠风炽盛,人们仰慕敬佩游侠的品格,游侠自作歌谣和人们赞美评价或叙述游侠故事的歌谣应该不在少数,但能流传至今的却微乎其微。从上面的几首早期游侠歌谣来看,大都是史家收录记载而流传下来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先秦游侠歌谣的生存与传播状态,那就是与史相依,关联着某些重要的历史人物而被收入史书或野史小说当中。至于那些通过民间口耳相传方式传播于街头巷陌的作品早已亡佚殆尽了。
注释:
①司马迁《史记》卷八六《刺客列传》正义引《燕丹子》,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535页。
[1]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M].中华书局,1983
[2]司马迁.史记卷三一吴太伯世家[M].中华书局,1959
[3]司马迁.史记卷六六伍子胥列传[M].中华书局,1959
[4]司马迁.史记卷八六刺客列传[M].中华书局,1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