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
——“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角色的转变

2010-08-15 00:52伟,田
运动 2010年10期
关键词:体育事业评判体育产业

肖 伟,田 媛

(盐城工学院体育与艺术教学部,江苏 盐城 224051)

努力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
——“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角色的转变

肖 伟,田 媛

(盐城工学院体育与艺术教学部,江苏 盐城 224051)

在胡锦涛总书记发出“努力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号召下,本文在对体育大国与体育强国认识了解之后,经过归纳总结提出体育大国与体育强国的评判标准,探讨如何实施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角色的转变,最后指出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顺利迈进的具体措施。

体育大国;体育强国;评判标准;角色转变

2009年10月16日,胡锦涛总书记在济南接见新中国体育发展60年来涌现出的优秀运动员、教练员代表和全国体育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代表时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强调,体育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他希望体育战线的同志们牢记肩负的历史使命,不断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努力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出更大贡献。[1]讲话中发出了“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号召。如何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是当前我国体育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首要问题。而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角色的转变,则是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关键所在。

1 体育大国与体育强国的评判标准

1.1 体育大国的评判标准

在《中国期刊网》上检索与“体育大国”相关的文献资料,研究发现:目前,国际上还没有评价体育大国的指标体系。所以,国内体育专家、学者对体育大国的评判标准也持有不同的意见。我们在分析综合了许多评判标准之后,归纳统一了以下几点作为评判体育大国的重要指标。

首先,体育人口数量是反映一个国家社会体育水平的重要指标。国家体育总局把每周至少锻炼3次,每次时间不少于30分钟,中等以上的负荷强度的人群作为评定体育人口的标准。根据李红 、薛海红等人在2007年《中国人口与中国体育人口比较的社会学分析》一文中的统计分析表明,“我国体育人口约为38.3%,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以学生和老年人为主。”由此可知,学校体育培养出来的学生成为体育人口的主力军。另外,社会体育里面的农村体育人口所占的比重也非常大。从中国农民体育协会大会上获悉,“我国目前已有三成以上的农民加入到体育人口中来,在经济发达地区,这一数字甚至超过了35%,经济欠发达地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农村人口达到30%以上。”[2]

其次,竞技体育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体育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目前,一个国家在国际上最大规模的综合性运动会——四年一届的奥运会上所取得的金牌数量与成绩排名,能够客观全面地反映出这个国家竞技体育的综合实力与整体水平。

从近三届奥运会中国金牌数量与成绩反映出我国在金牌数量与成绩排名中取得的辉煌成果,标志着我国竞技体育水平早已经达到体育大国的竞技体育水准,并且已经跨入世界领先行列,更表现出体育强国所应具有的竞技水平。

最后,体育产业是体育事业的重要领域之一,一个国家体育产业的面貌充分反映出该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水平,因此,体育产业也成为衡量体育大国与否的重要因素。那么,一个国家国内体育产业总值占该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则是反映这个国家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指标。

1.2 体育强国的评判标准

相对于以上体育大国的评判标准,衡量体育强国所需要的指标也就更多了。有学者指出[3],“应包括体育学科的整体发展水平、体育文化建设、体育体制的效度、体育产业状况、体育管理水平以及超前的体育理念等方方面面的因素。”也有人强调[4],“体育强国就是要在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学校体育、体育产业甚至体育传媒等方面达到均衡发展,并走在世界前列。”目前,虽然在国际上还没有体育强国的评判体系,但是,我们在综合分析这些评判标准之后,归纳总结了以下几点作为衡量是否成为体育强国的重要指标。

首先,社会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三者的发展水平是衡量和判别体育强国的基本标准。社会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三者的有机结合,显示的是一个国家的体育基础实力。一个国家的体育基础实力包括社会体育领域里的体育基础设施,体育组织、 体育人口等;学校体育领域内的体育人才数量和质量,体育教育、科技、文化的发展水平等;竞技体育领域中国际、洲际重大单项和国际、洲际综合性比赛中的竞赛成绩和金牌等奖牌的数量等。

其次,体育产业、体育传播、体育管理、体育法制、体育交往等是评判体育强国的重要因素。上述内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体育产业中主体产业内的健身娱乐、竞赛表演、体育中介咨询培训、体育彩票等,另外还包括许多与体育产业相关的产业类别,如体育用品生产销售、体育广告、体育消费等;体育传播中对一次国际、洲际大型体育赛事的筹备、举办过程的全方位报道等;体育管理中对体育管理客体通过实施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体育法制中体育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对体育法律实施的监督等各个环节;体育交往中对本国优秀体育教练员、运动员、专家学者的输出和对国外出色教练员、运动员、专家学者的引进等。

最后,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体育人文精神理念、体育威望国际影响力等也是体育强国实力的具体表现和构成要素。

综合以上的分析,我们发现只有一个国家的体育事业总体发展水平与综合实力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那么这个国家才能称之为体育强国。

2 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角色的转变

体育大国与体育强国的关系就如同事物中“量”与 “质”的关系,体育大国是体育强国的前提和基础条件,体育强国是体育大国的具体表现形式,由体育强国我们可以推导出其是体育大国,但如果是体育大国则不能说明其是体育强国。那么,在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角色的转变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首先,社会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的全方面综合发展是这种角色转变的关键。在社会体育中逐步加大体育基础设施的投入,不断提高体育人口数量,让更多的群众参于到体育锻炼中来,享受体育锻炼给身心带来的乐趣。在学校体育中培养出各种体育类专业人才,为今后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积蓄力量。在竞技体育方面我们要加强薄弱项目的投入,争取在国际重大体育赛事上取得更大的突破,取得更辉煌的成绩。

其次,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角色的转变,需要开发以各种体育职业联赛和各类商业性体育竞赛、体育项目表演为主体的体育产业市场,从而带动体育中介、体育传媒、体育会展、体育旅游、体育文化创意、体育装备制造与销售的全面发展;需要在体育管理环节充分发挥各种体育组织(特别是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的积极作用;需要进一步加强我国体育领域与世界体育强国之间的国际交流往来,不断提升我国体育在全世界的国际威望与影响力。

再次,完善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是体育强国实力的具体表现和构成要素。因此,如何在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中,建立和完善覆盖全社会、满足高、中、低档不同人群,活跃大众体育健身娱乐市场已经变得尤为重要。另外,构建完善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也离不开政府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同时,体育公共服务标准的不断提升也需要与之配套的体育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因此,从体育大国到体育强国的迈进需要不断提升体育公共服务标准和逐步完善体育法制建设,完善的体育法制体系与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同时发展,才能大力推动我国体育事业的和谐全面发展,顺利实现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宏伟目标。

最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这一角色的转变,必然伴随着中华体育文化与体育人文精神理念的繁荣兴盛。纵观当今世界体育强国之间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各国体育文化与理念间的较量。我们要以体育文化与人文精神理念的繁荣兴盛为契机,全面推进体育文化精神文明建设,高度重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挖掘、整理、保护和利用,使之与当前国际社会发展相适应、与现代精神文明建设相协调,保持中华民族特色,体现与时俱进。

3 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顺利迈进

3.1 立足当前我国国情与放眼世界、面向未来相结合

当前中国体育的发展形势与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建立的体育发展模式还有很大的差距。因为,这些国家的经济实力雄厚,文化理念超前等因素都是我国当前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不具备的。立足我国国情是我国体育强国建设的前提条件,必须对所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要有清楚的认识和准确的把握。

放眼世界,面向未来是建设我国社会主义体育强国应该具备的战略眼光,发展体育产业是建设体育强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放眼世界,我国体育产业差距较大,有资料显示美国体育产业在第三产业中位居第三,仅次于银行和证券市场;英、法、德等国的职业足球联赛在创造巨额财富的同时,也带给全世界球迷超前的文化理念与人文精神。伴随着经济飞速发展的步伐,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在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立足于我国现阶段的国情,放眼世界,面向未来,借鉴国际先进宝贵的经验,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顺利迈进具有宝贵的现实意义。

3.2 深化体育改革与完善体育体制相结合

由于当前我国体育改革步伐远远慢于体育事业快速发展的节奏,因此,体育改革与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还急需我们体育工作者拿出最好的方案给予解决。所以,我们必须进一步正视体育改革与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与社会所能提供的体育资源不足的矛盾,仍是体育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与世界发达国家经济接轨的同时,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也应与世界体育强国的体育顺利挂钩。然而,当前我国体育体制的某些方面还不能够灵敏反应、及时适应当前国际社会体育发展的大环境。因此,我们只有通过深化体育改革,完善体育体制来解决体育事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

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我们必须构建、完善、运行一个能与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并且更加开放、更具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下的体育体制。那么,我们就需要建立这样一个体育发展模式,它具有广泛吸引和重点整合的特点,能够调动一切社会力量来参与,在参与过程中凡是各级社会组织有力量承办的,就应该大胆放手交由社会中介或组织承接。所以,加快各级政府部门职能转换也是深化体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

4 结 语

在中国成功举办2008北京奥运会之后,随着“努力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口号的提出,“体育强国”已经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内中华民族为之奋斗的目标。为此,在现阶段客观地面对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现状,深刻透彻地分析体育大国与体育强国的内涵,坦然接受我国还不是体育强国的现实,积极思考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角色的转变,这对在将来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顺利迈进具有重大意义。

[1] 胡锦涛.努力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 [EB/OL].http://news.xinhuanet. com/politics/2009-10/16/content_12247924. htm,2009-10/6/2010-06-16.

[2] 农村体育人口超三成[N/OL].工人日报. http://www.gmw.cn/01gmrb/2010-04/12/ content_1090787.htm.

[3] 陈玉忠 .中国特色体育发展道路的历史回顾与未来走向——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发展道路的战略思考[J].体育科研,2009 ,30(4):6-10.

[4] 徐伟煌,田雨普.孰大焉,孰强焉?—论体育大国与体育强国之争[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24(2):104-105.

G812

A

1674-151X(2010)10-025-03

10.3969/j.issn.1674-151x.2010.06.012

投稿日期:2010-07-19

江苏省盐城工学院研究生科研启动项目(项目编号:XKR2010022)。

肖伟(1981~),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人文。

猜你喜欢
体育事业评判体育产业
从上市公司股票走势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北京冬奥会“备战办”模式对河北体育事业发展的启示
“十三五”成绩单
——示范区建设中的云南体育事业
我国冰雪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不要用街头小吃来评判北京
体育产业之篮球
我国体育事业财政支出:规模、结构与空间效应
评判陌生人的两条黄金法则
当前形势下的新发展理念与全民健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