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贞晶文明华卢 俊
(1.广东科学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研部,广东 珠海 519090;2.华侨大学体育学院,福建 泉州 362021)
从中西体育文化融合与冲突视角审视散打运动的形成与发展
李贞晶1文明华2卢 俊1
(1.广东科学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研部,广东 珠海 519090;2.华侨大学体育学院,福建 泉州 362021)
中西体育文化的融合导致了散打运动的萌芽,中西体育文化的冲突制约了散打运动的发展。文章通过分析中西体育文化的冲突与融合,运用文化学理论探析散打运动的形成与发展,从而为进一步发展散打运动提供良好的理论基础。
中西文化 体育文化 冲突 融合 散打运动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当西方文明以战争和暴力的方式猛烈地侵蚀中华文明时,在近代体育史上发生的“土洋体育之争”告知了中国传统武术文化深刻地体验到西方体育文化冲击的锐利。“天朝上国”的优越感和中国传统文化包容开放的精神,曾使传统武术抱着融合协调、消化吸收的心态来对待西方体育文化,然而古代文明和近代文明的时代差异,使两种异质体育文化的碰撞尤为尖锐和激烈。在两种异质体育文化的碰撞交锋中,一些有识之士已认识到西方体育仅在于外形强健和争夺锦标,而且我国传统武术博大精深,但是与西方体育有共同之处的是争强好胜,作为一种搏斗技能的武术运动要想走出国门,必须与世界搏斗运动同台竞赛,那么,走中西体育文化融合之路是传统武术发展的必由之路。早在1928年和1933年国术国考就将散手作为重点比赛项目,后来融合西方拳击的技术和规则,加上中国武术的精华,演变成为散打技术体系,1979年原国家体委组织人员对散打和太极推手进行试验。历经十年磨砺,散打的技术、训练和竞赛体系逐步完善,于1989年被确定为正式竞赛项目。在经济体制转轨之后,因中西文化融合而具有的商业文明基因,使其在市场经济新形势下,经济价值凸现,迸发出强劲的发展态势,散打运动已经成为当代竞技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散打运动竞技体系。
散打运动源于中国武术,是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瑰宝。社会学认为事物的发展离不开孕育它的社会环境,相应的文化传承,更不能割裂与社会的联系,不然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中西体育文化自然也不能离开母体,各自有自己的发展过程、形态、特征,有着不同的文化底蕴,其各自影响下的运动项目发展也有着各自的文化形态和特征。那么,散打运动是在东方传统文化的大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为何出现难堪局面,难道与其生存环境有关?首先让我们从中国传统文化对散打运动的影响来分析。东方传统文化注重内在、整体、宏观、共性的东西,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儒家思想体系主张:“中庸、和为贵,要求人们舍功利取仁义,安于现状,不为人先,重群体,轻个体,行为要和谐统一、礼让、重文轻武。”它几乎影响到人们所有的行为选择和准则,因而全面地制约着散打运动的发展方向,只能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文化形态——“和谐运动”。比如最近出现的“武林大会”、“武林风”等等,深受中国传统哲学的影响,导致散打运动失去大众意识,甚至有认为散打不是中国武术,且指责散打是“拳击+跆拳道+中国式摔跤”,种种说法足以说明散打受到传统文化的制约。而散打运动的“快、巧、准、狠、猛”符合西方体育的“更快、更高、更强”,因此严重冲击了中国武术追求以“道”为追求的最高境界,以“中庸和谐”为核心的种种规范,导致散打运动开展的群众意识淡薄,失去一个良性的社会环境,散打运动自然遭受人们的冷眼。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民族体育文化带有明显的农业社会的烙印,由于人们习惯于安静、和谐及相对稳定的生活方式,而不热衷于带有冒险、冲突和对抗性质的竞争活动,所以形成了一种蔑视竞争意识和抑制竞争能力的文化意识和文化心理结构,散打运动在这种文化形态下其发展必然受到阻碍。从宏观的文化层面讲分析,与西方人性格外向张扬、崇尚力量强大、追求惊险刺激不同,中国人“感情丰富而内向,神情坚毅而沉默,体格健美而拘谨,舞姿优美而收束。”反应出与自然和社会环境和谐相处的一面,体现出“兵强则灭,木强则折”的哲学思想,深刻影响着我们的散打运动的生存土壤。西方文化是以“海洋文化”为主要特征,西方人主张竞争、冒险、征服自然、改造自我,在这种文化背景的影响下,西方人不喜欢平静、安逸的生活方式,而热衷于具有竞争性、征服性、冒险性的活动。这种思维模式引导希腊人对竞技的狂热,使希腊人不断追求强壮的身体,发达的肌肉,技艺、技巧的完美,速度和力量的结合,在这样的背景下,西方体育体现出来的是个性的强化和发展,追求的是完美的物理机械运动,展现的是以竞技运动项目为主干的一种体育文化形态,如西方的拳击运动开展远远胜过中国散打。
因此,在中西体育文化冲突与融合背景下形成的散打运动,其发展缓慢是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尤其在当今的休闲时代,人们都希望和谐、安静,在这种国民意识形态下,竞技散打运动失去了民族情结,已经开始被社会所排斥,造成散打锦标赛、全运会散打赛观众极少,群众关注度不高,加上俱乐部不良操作,一些不良社会反应增大,导致散打运动进入了发展低谷时期。
学习西方职业拳击操作模式,将中国散打推向职业化、市场化,由体育总局武管中心制定职业联赛制度,提高比赛影响力,将“散打王”擂台赛、“散打王争霸赛”继续操作,形成国内外响亮的品牌,设定每年的中美、中日、中法、中泰对抗赛,如2009年1月柳海龙搏击争霸赛等邀请赛,利用商业操作,提高了散打比赛观赏性,丰富了散打比赛的娱乐性,从开幕式到闭幕式都精心策划,满足观众的需求。目前以赛制改革为先导,应继续完善武术散打王争霸赛的竞赛体制,并在改革的推进中,不失时机地选择新的突破口,如从运动员合同制及转会制、教练员聘用制、引伸到选秀制和管理体制的改革,增强全运会、竞标赛商业元素,淡化政府行为,增强个人荣誉,吸引更多群众参与。此外,借鉴NBA赛制的经验,采用主客场联赛制,以利于吸引观众,吸引新闻媒体,吸引企业家投入,从而促进竞技散打运动的发展。
大学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发展大学武术散打运动,传播散打文化知识,在大学发展业余散打,作为武术散打人才的培养基地。大学生了解中西文化差异,有强烈的民族意识,他们需要有自己民族的竞技对抗项目去满足属于我们自己的业余文化生活,让一部分同学得到散打运动带来的荣耀,获得一个发展的平台,这样才能够产生无数个像李小龙一样的中国武术人才,才能够向全球传播散打文化。大学是学校教育的源头,在大学加强武术散打文化教育,是传承中国技击文化的窗口。中华武术如何薪火相传,学校教育是最基本的途径。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中国家庭、学校的教育中,武术散打的普及和发展与学校教育相脱离,在这种状态下,就需要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的介入,借鉴美国的训练体制,制定相关的政策,形成在小学——中学——大学普及武术散打基础课,嫁接高水平运动队实现一条龙的培养模式,同时,将武术散打比赛纳入到各级学校运动会中,采用段位等级的高低和比赛成绩与学生升学加分录取相挂钩的策略,激励学生从小参与其中,逐步实现社会化和终身化,最终达到继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的目的。
加强宣传力度,开辟“销售”渠道,采用多种方式开发散打市场,充分利用现代传媒进行国内外的广泛宣传。目前,电视对有关武术散打内容、赛事的宣传却少的可怜。除了能够欣赏到残酷、扣人心弦的“中国散打王争霸赛”外,像全国武术散打锦标赛、中国散打VS泰国拳等国内、国际重大比赛现场情况,却不能够见诸于电视。面对当今社会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面对拳击、跆拳道对国内散打市场的冲击,如果武术散打在国内失去广泛的群众基础,面向社会的推广、普及和国际化发展将变成为空谈,这是因为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体育文化形式要想让世界人民接受,必须符合文化“认同”规律——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因此,我们应积极通过现代化传媒正确引导、广泛宣传武术散打运动,激发全国人民为武术文化的持续发展形成强大的凝聚力,这样才能将现代散打运动发展成为跨越国家和民族界线,让世界尽可能多的国家所接受,最终演化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因此,大众传媒的宣传不仅是人们正确认识现代散打运动的过程。同时,也是实现武术散打运动国际化发展的重要宣传途径之一。
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将各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奥林匹克运动完美结合,需要我们互相学习,互相促进,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经历,这也是一个中西体育文化冲突与融合的过程,更是传颂体育无国界的奥林匹克主义精神过程。中西体育文化的融合导致了竞技散打运动的萌芽,中西体育文化的冲突制约了竞技散打运动的发展,那么,我们要采取积极措施,完善竞赛体制,走职业化、市场化道路,普及散打文化知识,建立大学生散打比赛机制,加强宣传与推广,传播散打运动,实现竞技散打与全民健身和谐发展,实现新时期体育的伟大使命——从体育大国迈向体育强国。
[1]王 岗,田文波.穿越历史的目光:中西体育文化之辩[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12).
[2]童昭岗.人文体育——体育演绎的文化[M].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02:151.
[3]周直模,樊守政等.中国武术散打走向世界的理论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3).
[4]洪 浩.中西体育文化的四次融合———兼论竞技武术的奥运发展之路[J].体育文化导刊,2006(6).
[5]张文天.中国散打与西方拳击的体育文化比较[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7(1).
[6]朱永光.中国武术散打职业化发展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9).
Discuss on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anda Sports from the View of Fusion and Conflicts in Chinese and Western Sports Culture
Li Zhenjing1Wen Minghua2Lu Jun1
(1.P.E.Department of Guangdo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Zhuhai Guangdong 519090;2.P.E.School of Huaqiao University,Quanzhou Fujian 362021)
The fus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sports cultures lead to Sanda begetting,the conflic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sports cultures has restricted the development of Sanda sports.By analyzing the fusion and conflicts in Chinese and western sports culture,with the theory of cultural ethnics,the paper analyzes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anda,triesto form a sound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Sanda.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sportsculture conflict fusion Sanda
G85
A
1004—5643(2010)07—0059—02
1.李贞晶(1982~),女,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2.文明华(1985~),男,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