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少平
——“现代性”的农民形象——从《平凡的世界》看新的农民文化品格的开创

2010-08-15 00:42郭翠英菏泽学院中文系山东菏泽274015
名作欣赏 2010年23期
关键词:孙少平平凡的世界品格

□郭翠英(菏泽学院中文系,山东 菏泽 274015)

孙少平
——“现代性”的农民形象——从《平凡的世界》看新的农民文化品格的开创

□郭翠英(菏泽学院中文系,山东 菏泽 274015)

孙少平“现代性”农民形象

作为20世纪80年代史诗性的文学作品,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塑造了一位“现代性”的农民形象——孙少平。他在拼搏进取中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树立起具有平等观念、自主意识、进取意识、开放意识的新的农民形象,标志着新的中国农民文化品格的开创。

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社会变革在农村广袤的土地上掀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不仅改变了农民的物质生活,更重要的是带来了农民精神上的巨大变化。农村经济改革的步步推进,使现代化的曙光终于穿越历史的浮云,照射进古老、闭塞、沉寂的中国乡村。新的思想观念潮水般冲击着农民的心灵,新的生产方式进一步改变着农民的形象,促使他们与传统诀别并向现代化的行列迈进。

作为20世纪80年代史诗性的文学作品,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从历史的纵深,绘制当代农村生活全景式的图画,对复杂的民族文化传统、文化心理和文化品格进行高层次的审美观照。尤其是成功塑造了20世纪80年代的“现代性”的农民形象——孙少平。在他身上,处处洋溢着新的时代气息和时代精神,他不甘于旧藩篱的束缚,背井离乡,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在一步步成长的过程中,渐渐摆脱保守、内向、封闭、自我压抑的传统农民人格,变得开放、独立、进取,树立起“现代性”的农民形象。让我们以孙少平为例,探讨20世纪80年代新的农民文化品格的开创。

孙少平是一个生活在黄土高原偏僻山村的农村青年,贫穷的生活并没有将他压垮,相反却培养了他承受苦难、顽强奋斗的精神。孙少平从贫困山村考到县城高中,虽顿顿吃三等菜,但精神上飞入了一个广阔的天地。他酷爱读书,知识丰富,思维敏捷,就是在艰难的揽工汉的日子里,他也从不忘记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从吃“非洲馍”的苦学生,到浪迹街头的揽工汉,到钻矿洞的煤矿工人,孙少平在自强自立的人生道路上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他本质上仍然是农民的儿子,但他竭力挣脱和超越他出身的阶层,从出身的局限中解放出来,从意识上彻底背叛农民的狭隘性,追求更高的生活意义。孙少平摆脱了传统农民的愚昧、封闭、保守等局限性,而保留了善良、勤劳、质朴、宽容、坚韧的优良品质,树立起具有独立、平等、开放、进取的现代意识的农民形象。

独立自主意识。两年的高中生活使孙少平开阔了眼界,抛弃了许多纯属“乡巴佬”似的狭隘与偏见,也让他有了独立的精神世界。毕业后回到农村的孙少平处于极大的苦恼之中,这苦恼首先发自一个青年自立意识的巨大觉醒——他要独当门户,而不是在父母和大哥设计的生活框架中生活。作为一个已经意识到自己男性尊严的人,孙少平在内心深处感到痛苦,他决定凭着自己的力量去闯世界。他独立地生活,独立地思考,并且自主地选择了一条艰难的背井离乡当揽工汉的生活之路,他并不为这种生活道路感到羞耻,相反他为自己的独立而自豪。不满于父辈固守土地的生活方式,力图改变自身的生存环境,敢于冲破亘古不变的生活秩序,积极地设计自己的生活道路,对传统的根深蒂固的农民的生活理论提出挑战,也对这种群体意识做出了有力的反抗,表现出新一代农民觉醒的现代意识。孙少平本来可以通过田晓霞改变他的命运,以田的力量完全可以帮助他提供一个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但是孙少平精神世界中的自尊和自立意识使他不会走这样一条路。精神的自由,意志的独立,自主的人生是孙少平最高的人格理想。为此,他情愿做个卖苦力的揽工汉,也不愿在哥哥的砖场里帮忙;他拒绝了金秀的爱情而选择了更适合自己的师傅的遗孀惠英;他拒绝了留城机会,因为他对煤矿有了一种不能割舍的感情;他的离乡,压根也不是设想改变自己的处境和地位,哪怕比当农民更苦,他也要过自主的人生。

进取意识。社会的变革,希望和憧憬,使新一代的农村青年内心躁动不安,有着强烈的改变现实生活的进取意识。孙少安希望“箍双水村最好的窑洞”,“在双水村做一个出众的庄稼人”,甚至在双水村办起了机器声隆隆的砖瓦厂,这一切相对于他那逆来顺受、只图光宗耀祖的父亲来说,无疑是一种极大的进步。而弟弟孙少平更有一种自觉的、强烈的奋斗意识,骨子里的闯荡精神,让他勇敢地挑战一切困难,他不贪图和哥哥合办砖窑得到的稳定的收入,而是主动离开温馨的家庭,赤手空拳地闯入陌生城市,去开辟崭新的生活空间。生活的苦难不仅没有把他压垮,相反却成了他挣脱束缚、实现人生抱负的动力。这种进取意识使他与一般农村青年(甚至他的哥哥孙少安)有了明显的不同,我们不难看出,孙少平的进取意识较之孙少安来说,显然具有更高意义上的人生追求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向往。很显然,孙少平的内心充溢着一种强烈的憧憬新生活的情感冲动,在他的身上,我们感受到的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社会变革的内在潜力。

开放意识。由于读过许多书,丰富的知识打开了孙少平精神世界的大门,他不甘心在双水村静悄悄地生活一辈子,像众乡亲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狭小的生活空间里消耗自己的青春和激情,他老是感觉远方有一种东西在向他召唤。出去闯荡世界的雄心壮志、对外面世界的向往渴望、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使孙少平心里世界的大门敞开了。他勇敢地走出了双水村,走到原西县、黄原地区,走到铜城市,在战胜苦难的征程中一步步走向开放。视野的扩大、阅历的丰富,使孙少平彻底摆脱了农民内向、自我压抑的心理倾向,打破了传统农民的封闭型人格,让精神在一个广阔的天地里自由飞翔,形成了一种开放性的人格。孙少平的好朋友金波与他有着相同的想法:“人就得闯世事!安安稳稳活一辈子,还不如痛痛快快甩打几下就死了,即使受点磨难,只要能多经一些世事,死了也不后悔。”①这一切都显示出新时期的青年农民再不愿让土地束缚住他们的人和他们的心,不愿将自己的手脚束缚在农村这个狭隘的生活舞台上,他们要冲到村子以外的大世界里去,要开拓更广阔的生存空间。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改革开放,从大环境上为他们提供了走向更大世界的可能性,也给了他们无尽的希望,在开放世界也开放自我的过程中,他们那种勇于冲向外部世界的胆识和魄力,那种面对苦难不屈不挠的精神,也都折射和辉映着整个民族坚忍不拔的奋斗史和前进史。

平等观念。孙少平不仅不鄙薄自己的出身,还认为这给自己带来的好处将一生受用不尽,他深刻地认识到黄土地上养育出来的人貌似粗俗,但精人能人如同繁星。他感到在黄土地世界里,自有另一种复杂,另一种智慧,另一种哲学的深奥,另一种行为的伟大。这种认识让孙少平有了朴素的平等观念。当他以揽工汉的身份与大学生顾养民、田晓霞聚会时,他一点儿也不自卑,而显得那样随意和自信。因为孙少平认为,职业的高贵和低贱,并不能说明一个人生活的价值,自己所走的路并不比上大学低贱,相反他倒很热爱自己的苦难。孙少平的平等观念突出表现在他与田晓霞的恋爱关系上。哥哥孙少安因为自己的贫穷及农民地位,拒绝了田润叶青梅竹马的爱情,这里面固然有孙少安的无奈退缩,也因为他清醒地认识到:社会、世俗的传统观念所设置的巨大的鸿沟是他无法逾越的。而弟弟孙少平则接受了现代思想的洗礼,勇敢地建立了与田晓霞的爱情。尽管一个是农民的子弟,一个是干部的千金;一个是掏煤工,一个是省报大记者。但孙少平没有哥哥孙少安那么多的顾虑和界限,他们坦然相处,真诚相爱,富有诗意地相约。因为在孙少平的思想里,他和她尽管社会地位和生活处境不同,但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他也正是以自己的内在气质、精神力量吸引着田晓霞。尽管这朵超脱世俗的爱情之花刚刚绽放,就过早地凋谢了,洪水夺取了田晓霞的生命,但在这场悲剧中,已让我们看到一位平凡的农家子弟对爱情的勇敢追求。

孙少平是在改革开放中逐渐成长起来的农村知识青年,他敢于探索敢于创新,在拼搏进取中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树立起具有平等观念、进取意识、自主意识、开放意识的新的农民形象。这种文化人格既带有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又富有时代的新鲜气息,是未来农民的形象,也是中国农村的希望。从《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平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新时期的中国农民在改变世界也改变自我的征程中,正逐步从保守性、封闭性的自足型农民向进取性、开放性的现代型农民转变,是传统农民文化品格的调整和新的农民文化品格的开创,标志着中国农民从传统向现代的嬗变。

①路遥:《平凡的世界》(中),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年版,第619页。

郭翠英,文学硕士,山东省菏泽学院中文系讲师,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责任编辑:赵红玉)

E-mail:zhaohongyu69@126.com

猜你喜欢
孙少平平凡的世界品格
品格提升在小学语文亲子阅读中的渗透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骆驼祥子》中祥子与《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的比较
铁骨柔情——论《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的形象
《平凡的世界》之魅力评析
成长
《平凡的世界》孙少安、孙少平形象分析
《平凡的世界》(双语加油站●跟我学)
《平凡的世界》里的4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