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立军
绘画是一种把立体的空间关系表现在平面上的艺术活动。
儿童绘画时,其造型与构图能力都与他们的空间知觉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五岁以后,儿童的作品中出现了许多对前后关系观察的反映。
例如,用多条地平线来表示出各种物体有前有后;略去被遮挡的部分;用大小差别来表示远近;在某些好的作品中,甚至还出现一个物体内部的某些透视等等。但是,这些立体感的表现是很幼稚的,他们只能注意一些明显的前后位置的差别,不能察觉细微的变化。在一些物体间的透视不明显,或前后关系比较复杂时,更会顾此失彼或用过去的印象来补充或调整,错误则大大增加。
另外,儿童的观察能力与观察后的描绘能力不适应,因而在作画时产生一系列的困难。儿童的立体感尽管还很不成熟,但已经开始萌芽,教师应积极加以培养。
为此,按照由易到难的原则,组织了一些活动,有步骤地培养儿童的空间知觉能力,并在此过程中使儿童掌握一些简单的绘画技能,使画面具有初步的立体感。
准备一只较大的盘子,将苹果、梨、香蕉等随意地放置在盘中,引导儿童观察盘中水果的前后位置,注意后面的水果的某些部分被前面的水果遮住,在绘画时,先画前面的水果,然后逐渐向后画,被遮挡的部分不用画出来。
在天安门图片前,放置五六个民族娃娃,以各族娃娃在天安门前拍照为题,引导儿童观察。儿童可以看到娃娃的脚的位置,比天安门城脚的位置要低,墙脚越高,天安门离娃娃就越远。教儿童用两条线画出娃娃和天安门的前后位置,先画娃娃,后画天安门。
结合国庆活动,带儿童参观路上的彩灯。引导儿童观察路上行人和彩灯的前后位置,它们置于无数个远近不同的点上。离我们近的位置低,远的位置高。作画时,教儿童从低的下部逐渐向上画,并继续启发儿童在画人群时,适当地画出前后之间的遮挡,使画面显得生动热闹。
在参观新华书店时,引导儿童观察人们购书的情景。注意顾客、柜台、营业员及货架之间的前后位置。在画面上应从前面没有遮挡物的顾客画起,从纸的下端逐步向上画出他们之间的前后位置,并画出各种遮挡的现象。
在以上几次活动的基础上,再组织在室内画雨具(伞与雨鞋),在室外画动物园的山洞、小区的门洞等。两次儿童独立观察作画活动,进一步提高儿童表现立体物体的能力和技巧。从画面效果来看,儿童的立体感均有显著提高。
还可以分别采用直接观察、图片介绍、运用贴绒或立体教具讲解等方式组织儿童进行绘画,结果以直接观察效果最好。它是第一性的材料,最为直观、具体和生动。图片介绍是经过教师由立体过度到平面再向儿童介绍,就一节课来说,效果虽然也不错,但当环境变化时,他们又会因没有范例而束手无策。因此,过早地出现范例,反而会干扰儿童观察与绘画的主动性。如果在作画以后提供一些相应的范例给儿童观察比较或欣赏,还是有积极意义的。
在儿童作画时,教师应加强个别指导,应站在每个儿童的位置上,引导他们不断将观察的对象与自己的画面进行比较,让儿童自己作出判断,纠正画面上那些明显不合理的部分,鼓励儿童大胆地尝试。要注意到儿童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切忌用成人的观察代替儿童,鼓励他们去画那些他们暂时不理解的东西。
绘画活动中,教师要多次带儿童去公园、马路、商店等实地参观、观察、作画,使儿童扩大眼界,增长大量感性知识。儿童的美术教育决不能孤立进行,更不是单纯地搞技能训练,而必须建立在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对儿童绘画中立体感的培养,是同儿童对周围事物的兴趣,以及空间知觉能力的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互相促进的。因而兴趣与观察能力比技能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