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泽潭,邓萍萍,邓卫卫
中药外洗防治肛肠病术后并发症
邓泽潭,邓萍萍,邓卫卫
外治疗法;中药;肛肠病;手术
我们于2004年1月—2009年7月,以清热消肿、活血止痛、软坚生肌中药外洗坐浴用于肛肠病术后并发证的防治,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本组600例,男320例,女280例;年龄19~66岁,平均44.5岁。病程1~10年,平均5.5年。其中混合痔210例,肛裂160例,外痔140例,肛瘘90例。按就诊顺序分为治疗组1和对照组2各200例。
治疗组:取含有酢浆草10 g,苦参6 g,生大黄6 g,马齿苋6 g,当归6 g,白芍6 g,益母草5 g,元明粉5 g,冰片2 g,槐米5 g的痔疮外洗冲剂院内制剂(三九医药有限公司研制)溶于1 000~1 500 mL开水中,于术后第2 d或排便后,先熏洗,后坐浴20 min。1次/d,连用7 d。
对照组1:取1∶5 000高猛酸钾药液1 000~1 500 mL,于术后第2 d或排便后,先熏后坐浴20 min,创面换药以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涂患处。1次/d,连用7 d。
对照组2:取苦参、黄柏等中药方剂煎水1 000~1 500 mL,先薰后坐浴20 min。1次/d,连用7 d。
3组患者手术后肛门疼痛、肛门缘水肿、肛门功能情况以及创面愈合时间见表1。
表1 3组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由表1可以看出,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清热消肿、活血止痛、软坚生肌,中药外洗坐浴防治肛肠病术后并发症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对照组。
痔是肛肠科常见病、多发病,现代最新研究表明,痔是由肛垫病理性肥大移位而致。肛裂、肛瘘是由肛内感染、局部血循环障碍等诱发,在治疗上手术仍是主要手段之一。手术后易出现肛门缘水肿、排便疼痛、伤口难以愈合、排便困难等并发症。祖国医学认为,“筋脉横解,肠澼为痔”,提出痔是血管弛缓,血液瘀滞澼积的见解。《外科正宗》谓:“气血纵横,经络交错……浊气瘀血,流注肛门,气血浸入大肠,致谷道无出路,结积为痔。夫脏毒者,醇酒厚味,勤劳辛苦,蕴毒流注肛门结成肿块”。可见肛肠病的病理机制是热毒、瘀滞、澼积,手术可损伤人体正气,湿热之邪乘虚侵犯人体,壅滞肠中,肠道气机不畅,传导失常,气血凝滞。患者手术后出现湿热、瘀血、气滞等,我们选择具有清热消肿、活血止痛、软坚生肌功效的中药为外洗冲剂,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
中药外洗冲剂中,酢浆草性味酸、凉,功效清热利湿,解毒消肿;苦参,性味苦、寒,功能清热解毒,活血消肿;马齿苋性味酸、寒,功能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大黄性味苦、寒,功能泻火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四药共有清热祛湿,解毒消肿的作用,为方中君药。川芎性味辛、温,功能活血行气,散风止痛;白芍性味苦、酸、凉,功能活血养阴,行气止痛;当归性味甘、辛、温,功能活血止痛,化瘀通络。三药共行气止痛、活血化瘀,为方中臣药。益母草性味苦、辛,功能活血通经,利水消肿;冰片性味辛苦,微寒,功能清热止痛生肌;元明粉性味咸、苦、寒,功能泻下软坚,清热。三药共有软坚散结、活血生肌之功,合为方中佐药。槐米性味苦、微寒,功能凉血、清肝泻火,用于痔肿、便血,善治下部诸痔,引诸药于肛门,为使药。
现代药理证明,酢浆草、苦参、马齿苋、大黄对多种致病性细菌有不同的抑制作用;川芎、白芍、当归有解痉及双向调节平滑肌功能的作用,以解除痉挛而止痛;冰片、元明粉、益母草有消除水肿,止痛生肌、软坚散结,促进创面愈合作用;槐米止血并引药下行于肛门,配合局部坐浴,能有效地改善肛门部位的血液循环,防止肛门括约肌痉挛,控制局部炎症。不但能促进创面愈合,提高消肿化瘀止痛之功效,还能软化疤痕,有效的防止术后肛门狭窄、排便困难、肛门括约肌损伤而肛门失禁等后遗症。
(收稿:2009-12-06修回:2010-06-10)
(责任编辑司呈泉)
R454.5;R657.1
A
1007-6948(2010)05-0612-02
10.3969/j.issn.1007-6948.2010.05.044
安徽省五河县肛肠病专科医院肛肠科(五河23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