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振文 应国华 吕明亮 李伶俐 何小菲
(1.浙江省丽水市林业科学研究院,丽水 323000;2.丽水市大山菇业研究开发有限公司,丽水 323000;3.丽水市林业局,丽水 323000)
褐环粘盖牛肝菌 (Suillus luteus)是一种优良的菌根食用菌,对油松具有很好的促生长作用[1],在国内广泛分布,是我国出口创汇的野生食用菌之一。丽水市林业科学研究院食用菌研究所从2001年开始承担市、省级多个牛肝菌科技研究项目,包括褐环粘盖牛肝菌菌种分离[2]、液体培养、生态学[3]、野生促繁[4]、人工栽培技术[5]等。褐环粘盖牛肝菌液体培养及菌剂制作是实现其人工栽培产业化的基础。现将液体培养研究报告如下。
1.1 供试菌株 丽水市林业科学研究院食用菌研究所保藏。
1.2 培养基 配方:①ME培养基,②ME+辅料100 g,③ME+辅料50g,④ME+辅料25g,⑤ME+悬浮剂1,⑥ME+悬浮剂2。
1.3 液体培养条件试验设置 母种设平板培养6天、10天、14天、18天4个菌龄梯度。装液量设150 mL、250 mL、350 mL、450 mL 4个梯度。接种量设2 cm2/瓶、4 cm2/瓶、6 cm2/瓶、8 cm2/瓶 4个梯度。接种块形态设整块与碎块2个。培养方法采用静置培养2天后摇床培养和直接摇床培养2种。除试验特指外,培养条件均为500 mL三角瓶中分装320 mL液体培养基,接种量为2 cm2/瓶,25℃、150 r/min振荡培养14天后处理。
1.4 菌丝体生物量测定 用湿重法测定:取发酵液过滤至不再有液体滴出,在分析天平上精确称重。
2.1 菌株液体培养的生长规律 以时间为横坐标,菌丝湿重为纵坐标作液体培养曲线图 (图1)。
图1 菌株生长曲线
将图1分为3个生长期:①缓慢生长期 (6~10天),接种后,平板中的菌丝体对新的液体环境需要逐渐适应,生长缓慢。缓慢生长期的长短与菌种的菌龄、长势、培养基的理化性质和培养条件有关。②快速生长期 (10~14天)。缓慢生长期后菌丝体已适应了新的培养环境,进入快速生长期。液体培养过程中菌株的生长包括菌球体积的增大和数量的增多2个方面。过大的菌球里面的菌丝活力减弱,因而要适当控制摇床的转速,促使菌球的数量增多。③停滞生长期 (14~22天)。快速生长期后,培养基中养分耗尽、氧气缺乏和代谢产物积累,使菌丝细胞不能再进行正常的生长而进入停滞阶段。这一时期,菌丝量基本不增加,颜色逐渐变黄,菌球开始老化。
2.2 不同试验处理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菌丝量是衡量试验结果好坏的主要指标之一,对不同试验结果采用DP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见表1。
表1 不同培养条件下褐环粘盖牛肝菌菌丝生长量
(1)不同培养基对菌丝生长的影响。由表1可知,不同培养基的菌丝生长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说明选择适宜的培养基对菌丝生长至关重要。处理5与其他处理间的差异都达显著水平,按菌丝体湿重由高到低排序为:处理5>处理2>处理3>处理4>处理1>处理6。可见配方5是褐环粘盖牛肝菌的适宜培养基。
(2)母种菌龄对菌丝生长的影响。从表1看,不同菌龄的母种的菌丝生长量有明显差异,其中处理8与处理9、处理7和处理10间存在显著差异。按菌丝体湿重由高到低排序为:处理8>处理9>处理7>处理10。表明选择10天菌龄的母种进行接种培养是较适宜的。
(3)不同接种量对菌丝生长的影响。从表1可以看出,不同接种量的菌丝生长量按菌丝体湿重由高到低排序为:处理14>处理13>处理12>处理11。处理14与处理13、处理13与处理12之间无显著差异,处理11与其他处理间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随着接种量的增加,菌丝量增大,但菌球有衰老现象。因此接种量宜选择4 cm2/瓶。
(4)不同形态接种块对菌丝生长的影响。不同形态接种块对菌丝生长量的影响不大 (表1)。但接种整块省时省力、效果较好,可供选用。
(5)不同培养方法对菌丝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两种不同培养方法对菌丝生长的影响较大,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菌丝体湿重:处理17>处理18(表1),表明采用先静置培养2天后再摇床培养的方法是可取的。
(6)不同装液量对菌丝生长的影响。不同装液量对菌丝量的影响较大。按菌丝体湿重由高到低排序为:处理21>处理20>处理22>处理19,其中处理19与处理22间无显著差异,其余各处理间差异均为极显著,并以装液量350 mL/瓶的菌丝产量最高 (表1)。
褐环粘盖牛肝菌液体培养可分为3个阶段:缓慢生长期 (0~10天)、快速生长期 (10~14天)和停滞生长期 (14~22天)。褐环粘盖牛肝菌液体培养14天后菌丝湿重达到18.71 g,菌球的活力较强,而后进入停滞生长期,虽然菌丝量有所增加,但菌球和沉积在壁上的菌丝体颜色逐渐变黄,说明菌球开始老化,菌丝活力减弱。因此在液体培养14~18天内收获,不仅菌球活性好,而且菌丝量也较大,是最理想的收获阶段。
以配方ME+悬浮剂1培养菌丝,菌丝量较大,达36.37 g。母种菌龄为10天的菌丝量大。接种量与菌丝生长量呈正相关;由于液体中营养成分是有限的,不能容纳过多的菌丝体繁殖,所以接种量以4 cm2/瓶的培养效果最好,表现为菌球白色,活力强,菌丝生长量较大。不同形态接种块对菌丝量的影响不显著。采用静置培养2天后摇床培养的方法培养效果较好,菌丝生长量大。褐环粘盖牛肝菌装液量为350 mL/瓶的培养效果较好,菌丝生长量较大。
[1]姚庆智,闫 伟.菌根接种在油松育苗中生长效应的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5,19(3):185~188.
[2]应国华,吕明亮,陈连庆.褐环粘盖牛肝菌菌种分离研究 [J].林业科学研究,2004,17(1):66~71.
[3]应国华,吕明亮,陈奕良,等.褐环粘盖牛肝菌生态学特性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2005,18(3):267~273.
[4]应国华,吕明亮,冯福娟,等.褐环粘盖牛肝菌菌塘复壮及增产技术研究 [J].中国食用菌,2006,25(4):18~21.
[5]应国华,吕明亮,李伶俐,等.褐环粘盖牛肝菌人工栽培技术研究 [J].中国食用菌,2009,28(5):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