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为明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杭州 310021)
各地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市场要求选择品种,目前国内普遍应用的是由福建省蘑菇菌种研究推广站选育的杂交品种As2796。该品种菇质优、抗逆性强,适合于罐藏或鲜销。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针对长江流域及长江以北地区,双孢蘑菇出菇期集中在10~11月 (秋菇)和次年3~4月 (春菇),因冬季气温低,处于休眠状态,出菇少,不能满足元旦、春节市场需求这一问题,选育出耐低温品种 “英秀1号”。该品种耐低温 (7~10℃),结实率高,出菇温度范围宽,子实体组织结实,菇质优,单菇较重,菇盖近半球形,不凹顶,菇柄粗短,在浙江、四川等蘑菇产区中试结果,产量优于As2796。
从菇盖表面颜色上分,双孢蘑菇除了普遍栽培的白色种外,还有棕色蘑菇,其栽培季节和栽培方法与白色蘑菇完全相同。浙江省农科院园艺所选育出适合于我国气候与栽培条件的棕色蘑菇品种 “棕秀1号”,菇盖为棕褐色,近半球形,不凹顶,菇柄白色,菌肉鲜嫩,出菇温度范围宽,产量高。
培养料是蘑菇生长的物质基础,蘑菇培养料必须具有良好的理化性状和丰富的营养成分,并且各种营养成分须组成合理。
当前我国栽培蘑菇的培养料,根据有无粪肥分为粪草培养料和合成培养料两种。由于各地所用原材料种类和数量不同而存在许多不同的配方。但不论属于何种类型培养料和何种配方,对其中营养成分都有一个共同的要求,就是在建堆前培养料中的碳氮比 (C/N)应为33∶1左右,粪草培养料的含氮量以1.5%~1.7%为好,无粪合成料的含氮量以1.6%~1.8%为好。
(1)粪草培养料配方。①干猪、牛粪55%左右,干稻麦草40%左右,干菜籽饼2%~3%,过磷酸钙0.5%,石膏1%~2%,石灰1%~2%。②干猪、牛粪40%~45%,干稻麦草45%~50%,饼肥2%~3%,化肥0.5%~2%,过磷酸钙1%,石膏1%~2%,石灰1%~2%。
(2)无粪合成料配方。①干稻草88%,尿素1.3%,复合肥0.7%,菜籽饼7%,石膏2%,石灰1%。②干稻草94%,尿素1.7%,硫酸铵0.5%,过磷酸钙0.5%,石膏2%,石灰1.3%。
据分析,生产1千克蘑菇需要220克的干物质,其中90克干物质构成蘑菇的组成成分,130克作为能源被消耗。因此从理论上讲,在一定范围内,蘑菇的产量与培养料中的干物质含量呈正相关。高产菇房培养料的干粪和草总量一般为35~45千克/平方米,播种时料的厚度需达18~20厘米。
双孢蘑菇只能在经过堆制发酵的培养料中良好地生长发育。培养料的堆制发酵过程一方面是利用嗜热微生物代谢活动将培养料中复杂的有机物分解转化为适于蘑菇吸收利用的简单营养物质。另一方面是产生热量,使堆温不断升高以杀灭害虫和杂菌,并软化粪草、消除臭味,改善培养料的理化性状,同时培养大量的对蘑菇生长有益的微生物,使之成为只适合于蘑菇生长的选择性培养基质。因此,培养料堆制发酵是蘑菇栽培中的重要环节,分为前发酵和后发酵2个阶段。
表1 常用原料的碳氮含量
前发酵也称室外堆制发酵或一次发酵,通常在菇房的周围的室外堆肥场中进行。堆肥场要求向阳,避风,地势高,雨天不积水;近水源,用水方便;有条件的最好铺设水泥地面,以免潜伏在堆肥场土壤中的杂菌进入料中;如果是泥土地面,建堆肥场时应加入石灰渣后整平压实,防止泥块在堆制和翻堆过程中混入培养料中。无论是水泥地面还是泥地,堆肥场的料堆堆放地块应铺成龟背形,并在堆场四周开沟,一角建蓄水池,以避免雨天料堆底部积水与培养料养分流失,并可回收、利用料堆流失的水分,有效解决堆肥过程中的废水污染问题。要搞好场地周围的环境卫生,于建堆前一天,用甲醛液、石灰水或漂白粉等对堆肥场进行消毒。
培养料前发酵包括预湿、建堆和翻堆3个主要环节。稻麦草最好切成30厘米左右长的草段,于建堆前2~3天进行预湿,使草料湿透;干粪在建堆前调湿,预堆2~3天。
建堆时,先铺一层宽2.3~2.5米、厚0.3米左右的稻、麦草料,再铺一层粪肥,这样一层草、一层粪,各铺10层左右,堆高1.5~1.8米。化肥和饼肥等氮肥辅料必须在建堆时撒入料堆中间,通常在第3~4层后分层均匀加入料堆中。堆料过程中,一般从第3层开始根据草料干湿度边堆料、边分层浇水,浇水量以建堆完成后,料堆四周有少量水流出为宜,次日把收集在蓄水池中的肥水回浇到料堆上。料堆顶部覆盖草帘,雨前盖薄膜防止雨水进入料堆导致堆肥过湿,雨后及时揭膜,防止料堆缺氧而影响发酵。
建堆后的整个前发酵过程需翻堆3~4次。翻堆目的是通过翻动料堆调换草料在料堆中的部位,使发酵均匀一致;补充堆内氧气、调节水分、散发废气,促进微生物继续生长繁殖,以再次升高堆温,使料堆继续正常发酵,分解、转化培养料。翻堆时要求将料堆底部及四周的外层料翻入料堆的中间,将中间发酵良好的料层翻到外层,使整个料堆发酵均匀一致;同时,翻堆时应抖松料块,排出料块中的废气,使料中氧气得以充分供给,使好氧微生物恢复生机和活力。
第1次翻堆。在正常情况下,建堆2~3天后堆温即可升到70~75℃,第4~5天堆温不再上升,于第5或第6天进行第1次翻堆。除按上述要求进行翻堆外,第1次翻堆的重点是补充水分,翻堆时需根据堆料的干湿情况,补足水分,并均匀加入过磷酸钙和60%的石膏粉,料堆可缩小到宽1.8米,高1.5米。
第2次翻堆。第1次翻堆后1~2天,堆温迅速上升,可高达80℃左右,一般3~4天后,即在建堆后的第9或第10天按同样方法进行第2次翻堆,加入余下的40%石膏粉,同时根据培养料对含水量的要求补足水分。保持料堆宽1.8米,高度可降到1~1.2米。
第3次翻堆。于建堆后第13天前后进行,方法同上,均匀加入总量50%的石灰,根椐需要补充调节水分。
第4次翻堆。于建堆后第15天前后进行,方法同上,调节含水量至65%左右,即手紧捏料时有3~4滴水出现,并加入适量的石灰,调节pH至7.5左右。
最后一次翻堆后1~2天,培养料即可进房进行后发酵。进房前,应在料堆的表面喷0.5%敌敌畏后用塑料薄膜密封6~8小时,以杀灭料堆中的害虫。
前发酵结束后的培养料质量:深褐色,手捏有弹性,不粘手,有少量的放线菌,含水量为65%左右,pH为7.2~7.5,有厩肥味和轻微氨味。
不进行后发酵的蘑菇栽培法,是在上述堆制基础上,延长堆制7~10天,并增加翻堆次数,一般翻堆5~6次,至料堆中无氨味,可直接铺床播种。
后发酵也称二次发酵。后发酵是将经室外前发酵的培养料搬入室内,在加热控温条件下进一步利用嗜热微生物进行分解发酵,消除培养料中的游离氨和容易引起杂菌发生的糖类;并通过后发酵的巴氏消毒,进一步将不利于蘑菇生长的杂菌、害虫等有害生物杀灭,同时培养大量的放线菌等有益微生物,使经后发酵的优质培养料成为只适合于蘑菇生长而不适于杂菌生长的选择性培养基质。
目前国外后发酵一般采用两种方式:专门后发酵室中进行的集中式后发酵和在栽培菇房中进行的分散式后发酵。当前我国应用床架层式栽培的产区,通常在菇房内进行分散式后发酵 (室内后发酵);而地栽产区的后发酵则在室外简易塑料棚集中进行 (室外后发酵)。
(1)室内后发酵。在培养料搬运进菇房、菇棚内进行后发酵前,必须对菇房进行严格消毒杀虫。每季栽培结束后,有条件的最好用蒸汽加热升温至70℃保持1小时以上进行消毒,然后及时清除废料,拆除床架,用石灰水清洗干净;并在培养料进房前5天,先用漂白粉消毒一次,再每110平方米栽培面积的菇房,用敌敌畏0.5千克、甲醛2.5千克进行密封熏蒸消毒。培养料进房前两天一定要打开门窗,排除毒气。
前发酵结束后,将培养料趁热迅速搬运进经清洁消毒的菇房内的床架上,底下1~2层温度低难以达到后发酵温度要求,不宜铺放培养料。进料结束后,有条件的菇房可用压力温度计随时检测温度变化,将一只压力温度计的感温棒埋入中间床架的料层内,另一只的感温棒悬挂在中层床架空间,温度读数表挂在室外,分别检测料温和气温的变化。然后封闭门窗,让菇房内的培养料自身发热升温,约5~6小时后,当料温不再升高时开始加温。目前多采用炉灶干热加温,由于这种加温方法使用明火,不仅存在严重的火灾隐患,而且加热过程中菇房内充斥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时有人员伤亡事故发生。同时,在干热加温后发酵过程中,培养料水分蒸发损失多,易导致表层培养料干化,影响后发酵均匀度;另外,火炉加温的氧气消耗大,室内氧气不足会抑制有益微生物生长、繁殖,进而影响培养料发酵的质量。应用小型蒸汽炉进行蒸汽加温发酵可有效地解决上述干热加温发酵中的问题,不仅能保持良好的发酵状态,而且由于湿热杀菌效果优于干热杀菌,故可有效提高后发酵的总体质量和安全性。
后发酵期间的料温变化一般分3个阶段:升温巴氏消毒阶段、控温发酵阶段和降温阶段。后发酵开始时,逐渐加温10小时左右,使料温和气温都达到60~62℃,维持8~10小时,此为升温巴氏消毒阶段。此阶段主要利用巴斯德消毒原理,杀灭潜伏在培养料和菇房床架中的杂菌和害虫。须注意的是,应采取菇房不同部位多点测温的方法,确保菇房各部位的巴氏消毒温度达到均匀一致,不留死角。然后,通过通风降温,使温度慢慢下降,使料温在55~48℃之间维持4~5天。此阶段为控温发酵阶段,目的是促进嗜温细菌、放线菌和霉菌等高温有益微生物的活动和养分转化,是后发酵的主要阶段。在控温发酵期间,一般每隔3~4小时于斜对角开一扇上窗和一扇地窗通气,补充菇房内新鲜空气,促进高温微生物的活动。控温发酵阶段结束后,停止加温,徐徐降低料内温度至45℃,开门窗通风降温,后发酵便告结束,此为降温阶段。后发酵结束后的优质培养料为暗褐色,柔软有弹性、有韧性、不粘手;热料无氨味而有发酵香味;含水量为62%~65%,手紧捏会出现2~3滴水;pH为7左右;整个料层长满白色放线菌和有益真菌。
(2)室外简易后发酵。中棚、小棚和畦床地栽等地栽模式蘑菇产区,由于缺乏室内后发酵所需的立体层式栽培菇房,往往采用老办法即室外一次发酵培养料直接铺床播种,而后发酵则常在室外简易塑料棚发酵室内进行。简易塑料棚一般搭建在堆料场附近,其大小根据料堆大小而定,先搭建一个离地面0.3米的床架,或在料堆旁边田块挖一条宽0.5米、深0.4米左右的地垅,在地垅上搁竹片或木棍,密度以不使培养料下漏为准。培养料铺放在床架上,料中间插间距为0.3米的通气筒,使整个料堆成蜂窝状。然后在料堆外用竹片搭一拱形棚架,四周离料堆0.1米,顶部距料堆0.5米,两端扩展1.5米左右,各开一通风窗,便于设置加温炉灶,以调节通风和控制温度,架外覆塑料薄膜,建成一封闭的小温室 (太阳能后发酵室)。要求气温和料温都达60℃,保持8~10个小时。然后将料温控制在50℃左右 (不低于48℃),维持5~6天。如果遇连续阴雨天,料温达不到后发酵工艺所要求的温度时,可在棚内两端地面挖地灶 (或放煤炉)进行人工加温,使之达到后发酵对温度的要求。
后发酵结束后要及时进行翻格、匀料和播种。翻格时应彻底翻动整个料层,抖松料块,使料中的有害气体散发出去,同时将各菇床的料层厚度整均匀,待料温降至28℃左右时进行播种。
播种前应全面检查培养料的含水量,如果培养料过干,应喷水调节至适宜的含水量,并重新翻料一次,使料层含水量均匀一致;如培养料过湿,应再彻底翻料一次,抖松料层,进行大通风,以散发料内过多的水分,然后铺平料面。
应选择适合当地栽培气候条件和市场需要的高产优质品种。播种所用的菌种应无病虫杂菌,瓶内菌丝应上下均匀一致,洁白、整齐、粗壮,长势旺,蘑菇香味浓;无菌丝萎缩、生长不均、吐黄水和异味等现象。
播种所用的工具要清洁,并用新洁尔灭、0.1%高锰酸钾等消毒剂进行消毒。播种量因栽培种的培养基质不同而异,750毫升麦粒菌种1~1.5瓶/平方米,棉籽壳菌种为1.5~2瓶/平方米。采用混播加面播方法较好,菌丝封面快,长满料层时间短,其方法是:将总播种量的2/3菌种均匀地撒在料面,用手指将菌种耙入1/3料层深,再把余下的1/3菌种播撒在料面,然后压紧拍平培养料。
播种后的整个发菌期的管理主要是调节控制好菇房内的温度、湿度和CO2浓度。在播种后,菌种萌发至定植期,应关紧菇房门窗,提高菇房内CO2浓度,并保持一定空气相对湿度和料面湿度,必要时往地面浇水或在菇房空间喷石灰水,增加空气湿度,促进菌种萌发和菌丝定植;同时要经常检查料温是否保持在28℃以下,如高于28℃,应在夜间温度低时进行通风降温,必要时向料层打扦,散发料内的热量,降低料温,以防 “烧菌”。播种后3~5天,根据湿度、温度和发菌情况适当通风换气。正常情况下,播种1周以后蘑菇菌丝即可长满料面 (封面),此时应逐渐加大通风量,降低料表面湿度,抑制料表面菌丝生长,促进菌丝向培养料内部生长。在播种后的发菌过程中,还须经常检查杂菌和螨类等虫害发生,一旦发现需及时采取防治措施,以防扩大蔓延。
在适宜的条件下,播种后20~23天菌丝便可长满整个料层,菌丝长满培养料后,要及时进行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