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董雅娟 侯国平 吴红英
当今时代,区域经济一体化以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放眼世界,北美自由贸易区中的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国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东南亚国家联盟各成员国间的合作计划逐年得到稳步实施;欧盟的统一货币—— 欧元已经走过了十年的历程;俄罗斯正在积极准备加入WTO。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之下,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毫无疑问将会越来越紧密,随之而来的将是愈加频繁的跨国商务沟通。英语作为一种较为普遍的工具性语言,一直在跨国商务沟通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为了能够更好的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及国际贸易服务,必须努力提高商务英语的教学水平、普及程度以及科研能力。
礼貌原则 (politeness principle)是语用学领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在语用学中有着深远的影响,这一理论为我们分析人际交流和沟通提供了一个明确的指导方向。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举例说明,展示了合理遵守、利用礼貌原则对商务英语沟通所产生的积极的影响,从而能够产生更好的沟通效果,为贸易往来和商务交流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英国语言学家布朗 (Brown)和列文森 (Levinson)于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在合著的文章中探讨人际交流沟通中的面子和礼貌问题。从此以后,这一方向成为了语用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在以上两位学者研究的基础之上,另一位英国籍语言学家,杰弗里.利奇 (Geoffrey Leech)把这方面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在1983年出版的著作《语用学原则》一书之中,利奇提出了著名的“礼貌原则”。对语用学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根据利奇的理论,人们日常交往活动中,经常遵循的礼貌准则有六条,每条准则下面包含两条细则,具体内容如下面表格所示。
生活之中,人们沟通时遵循礼貌原则的例子比比皆是。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利奇在他的作品中所举的一个例子。
A: “We’ll all miss Mary and Jane, won’t we?”
B: “Well, we’ll all miss Mary.”
在上面这组对话中,A首先问道:“我们都会想念玛丽和珍妮的,对吧?”而B回答到:“嗯,我们都会想念玛丽的。” 面对A的提问, B通过巧妙的回答,既表明了自己的观点(不思念珍妮),又避免了否定A的说法。着重强调两人的共同之处 (思念玛丽),对于两人的分歧却只字不提,很好的符合了表格中的第五条准则:一致准则。
不仅在英语当中,在我们中文当中,礼貌原则的例子也是随处可见。古人请客吃饭时,即使美酒佳肴摆了一大桌子,却经常说:“略备薄酒”。即使送给别人非常贵重的礼物时,也会说“一点薄礼,不成敬意”。这体现的是表格中的谦虚准则,尽量减少对自己的赞扬。称呼对方的儿子、女儿为“令郎、令嫒”,体现的是赞扬准则,尽量增加对他人的赞扬,而叫自己的儿子为“小儿、小女”,体现的则是谦虚准则。
表1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礼貌原则在日常的交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商务活动中,如何使用恰当的语言来达到双方的统一,对于人们之间的顺畅沟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沟通时有时即使语言表达正确,但对方却难以接受,这时需要合作双方从情感的角度采用合适的语言来解决这一问题。请看以下几个例子:
(1)Buyer: “There appears to be an error on the packing list.”
当买方收到货物后,发现卖方在填制装箱单时存在失误。但是,买方并没有直接写到:“You made a mistake on the packing list”。而是委婉的提醒对方。在这个句子中,买方通过利用赞扬准则,尽量减少对他人的批评,既说明了存在的问题,又避免了直接批评对方。
(2)Seller: “ Thank you for your fax dated 25th, May.”
卖方想要告知买方:我们已经收到你方五月二十五日的传真。但是卖方却并没有直接写成:We have received your fax. 而是通过使用 “thank you” 一类的句子,在告知信息的同时,表达了对买方的赞扬。这种句式是对赞扬准则的体现。
(3)Seller:“It seems that you should have opened the relevant L/Calready.”
卖方备妥货物之后,迟迟没有收到买方应该提供的信用证(L/C),但是卖方并没有直接指责对方开证延迟,而是委婉的暗示对方,相关的信用证早就应该开立完毕了。这样,既可以向对方传递自己的想法,又避免了直接批评对方。
(4)Seller:“We regret to learn that you found two cases containing damaged goods, which left here in perfect order.”
买方收到货物后,发现其中两箱已经损坏。向卖方发函索赔,但是卖方发货时,货物是完好的,因此卖方对此没有任何责任。但是,卖方并没有简简单单的表示“It is not my fault”。而是首先对买方的遭遇表示了同情,然后再委婉的说明货物发出时情况是完好的。这个例子是对同情准则的利用,尽量增加对他人的同情,既解释清楚了问题,又表达了对买方的安慰与同情,也反映了双方友好合作的诚意。
通过以上几个部分的说明与论述,我们可以发现: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经济合作越来越频繁和密切,随之而来的是,以英语为主要方式的商务沟通和交流变得越来越重要。而礼貌原则在人际交往沟通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可以起到求同存异、缓和冲突等积极的作用,这一原则也同样适用于商务英语沟通。如果能够正确的掌握和灵活的运用礼貌原则,可以使得商务英语沟通取得更佳的效果,从而更好的为我国的国际贸易、文化交流等涉外活动服务。因此,对于经营国际业务的企业和机构的工作人员而言, 了解、认识礼貌原则,并且能够有意识的使用这一原则,是非常重要的。
[1]Brown,P.& Levinson,S.Some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 [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2]Grice,P.Syntax and Semantics 3: Speech Act [C].New York:Academic Press,1975.
[3]Leech,G.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London: Longman,1983.
[4]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5]李文梅.关联原则和礼貌原则在商务语境下的贯通[J].中南矿业大学学报2002(9)
[6]李雅静、张德玉.涉外经贸英语函电[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
[7]杨林聪.礼貌原则在商务沟通中的作用[J].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