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东亮,黄 黎,王理德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中医院,广东江门 529100)
尺桡骨双骨折较为常见,约占全身骨折的6%,儿童及青少年占多数,儿童中多数骨折后只是青枝骨折,对于明显移位的患者常行手法复位。本组选择2001年2月~2008年5月我院收治的76例闭合性前臂双骨折患儿,其中,60例行手法复位,小夹板或石膏托外固定;16例直接行手术治疗。
本组共76例,其中,男60例,女16例;年龄5~12岁;跌倒65例,坠落4例,挤压伤1例,直接暴力打击伤6例。手法复位的60例中,就诊时间<10 h 52例,>10 h且<24 h 7例,伤后超过24 h就诊1例。
1.2.1 患儿均在2 d内在臂从神经阻滞麻醉下整复,这样使患儿完全无痛,肌肉放松,便于复位,患儿采用仰卧位,肩关节外展90°,肘关节屈曲90°,如此可使前臂肌肉张力一致。在牵引对抗牵引下纠正骨折重叠成角及旋转移位,手法整复侧方移位。每个步骤均要注意两点:第一点是要注意两侧骨折端骨间膜的作用,要及时行手法使两侧骨端分开,才有利于骨折端移位的整复对位;第二点是牵引时骨折远端应保持在近骨折端相同的旋转方位上,再开始复位。
1.2.2 具体手法方式与骨折类型及部位有密切关系:①桡尺骨上1/3骨折者,因尺骨位于皮下,能触摸清楚,可先整复尺骨骨折的移位;若下1/3部位骨折,因桡骨下段较粗,位于皮下,可先整复桡骨;②桡尺骨干双骨折,因肌肉及骨间膜的牵拉,骨折移位复杂,应该详细观察X线照片,不难发现移位尤其是旋转移位的机制,便于制订方案,力争一次成功;③整复时要让肘关节保持屈曲位,这样肱二头肌和旋前圆肌松弛,利于骨折的整复;④先整复稳定骨折,再整复不稳定骨折,例如2处骨折中,一个为横断骨折,另一个为斜形骨折,应先整复横断骨折,可作为支柱,后整复斜形骨折,这样整复就比较容易;⑤前臂因有旋转肌群、肱二头肌和骨间膜的存在,所以前臂具有旋转的独特功能,骨折也有轻重不同的旋转移位,整复是要充分纠正这一点。手法复位后使用前臂4块夹板固定,要合理使用分骨垫,注意血运,屈肘90°,三角巾悬吊于胸前,前臂原则上保持中立位,上1/3骨折前臂可放置稍旋后位。应用石膏托外固定时,前臂中段以下骨折可使用“U”形石膏夹,前臂中段以上骨折可使用长臂石膏前后托,在石膏凝固前,尺桡骨骨间掌背侧以手指指腹塑形,使呈双凹状,起到分骨的作用。
1.2.3 直接手术治疗的16例中,14例双钢板螺丝钉固定,1例桡骨钢板螺丝钉加尺骨克氏针固定,1例双克氏针内固定。
1.2.4 疗效评定:按王崇武等的随访效果标准,分为优、良、可、差四个等级,具体标准如下,①优:解剖或近解剖对位(移位不超过骨皮质,不成角或成角在5°以内)。②良:对位1/2以上(干骺端在3/4以上),对线成角在5°以内,无旋转移位。③可:对位在1/2~1/3之间,成角在5°以内,无明显旋转畸形。④差:未达以上标准,需改为手术治疗。
采用Ridit分析及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复位评定优22例,良28例,可4例,差6例。其中有6例发生再移位,经二次复位成功,成功率为90%,骨折愈合时间为33~50 d。6例手法复位不成功,手术切开复位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愈合时间为80~102 d,经随访1年以上,复位成功组54例的随访结果显示,功能评定为优49例,良3例,可2例。直接手术治疗的16例中,14例愈合时间为80~160 d,平均7~12个月取出内固定物;1例伤后就诊时间长,造成前臂肌间隔综合征,行手术切开减压加克氏针内固定,二期植皮,术后半年骨折愈合;1例尺骨骨不连,需再次手术重新内固定加植骨术,术后1年愈合。两组总优良率经Ridit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手法治疗效果优于手术治疗。结果见表1。
表1 两种方法治疗小儿前臂双骨折疗效统计(例)
保守治疗成年人前臂骨折困难较多,其结果也并不理想。因此,多数学者的观点是:对成年人前臂双骨折的治疗应持积极手术态度。儿童骨折很多时候会波及干骺端,手术治疗难免会损伤骨骺,严重影响骨骼的生长发育,甚至致残。另外,骨干骨折使用手术切复内固定者愈合明显慢,只是因为手术引起骨皮质血运的破坏,使骨皮质萎缩,这种破坏修复往往需要5~6周。如果不是因为骨折旋转过多难于纠正,笔者不主张手术治疗,因为儿童前臂双骨折的复位手法较成年人简单,且通常为青枝骨折,手法复位成功率也远比成年人高得多,复位外固定后骨痂生长较快。
前臂双骨折移位情况复杂,其中又以旋转移位为难点,手法复位前认真研究X线片及询问受伤机制非常重要,它能帮助分析骨折移位路径和移位具体现状,可以很好地指导建立手法复位方案。复位力求一次成功,因为多次复位容易造成重要神经血管的损伤及骨化性肌炎的形成,对患儿有可能造成肢体的不可逆损伤。复位外固定后密切观察肢端血运及感觉情况,避免出现前臂肌间隔综合征。早期指导患儿正确地进行功能锻炼,便于消肿,促进康复。
本组仍有16例直接行手术治疗,是因为骨折为上1/3桡骨旋后大于40°,旋转难以纠正,儿童因肥胖触摸欠佳,或是呈粉碎性多段骨折不稳定性,对于这些情况,早期采用手术内固定效果较好。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前臂双骨折起到了很好的互补作用。
[1]王崇武,李小如,陶沛霞.经皮钢针撬拨复位及穿针内固定治疗上肢难于复位的骨折(75例报告)[J].中华骨科杂志,1992,12(5):342-343.
[2]王亦璁.骨与关节损伤[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422-423.
[3]顾云伍,韩慧,尚天裕.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新概念[J].中国骨伤,2001,14(1):3-4.
[4]刘同行,郭德权,徐晓峰,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前臂双骨折[J].中国骨伤,2003,16(5):260-261.
[5]王汉国,王哲亨,钟宜光,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前臂双骨折56例[J].中华现代外科学,2005,2(4):56.
[6]黄晓东.中西医结合治疗前臂双骨折115例[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5,21(2):18.
[7]姚郁华.中西医结合治疗前臂双骨折(附135例报告)[J].浙江临床医学,1999,29(4):250-251.
[8]王小明,徐斌.闭合复位和经皮穿针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7(12):160.
[9]邹勇根,郭跃明,李伟强,等.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的病理形态观察及治疗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3):12-14.
[10]侯宪堂.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32):153,156.
[11]侯婷婷.闭合复位治疗儿童肱骨远端全骺分离[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8):176-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