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波 (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 315012)
腰麻是儿童下腹部、盆腔、下肢和肛门会阴部手术的常见麻醉方法,临床应用广泛,尿潴留是其常见并发症。儿童由于年龄特点,对常规诱导排尿效果不甚满意。2007年1月至2009年5月,笔者对腰麻术后尿潴留患儿采用开塞露塞肛进行干预并与常规诱导排尿法进行对照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1 对象及分组 本组40例均为本院住院患儿。按1∶1配对,配对条件同为腰麻后非直肠肛门区手术的尿潴留患儿。观察组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6~14岁,平均年龄(8.5±2.3)岁;下腹部手术13例(65.0%),下肢手术7例(35.0%);单纯腰麻16例(80.0%),附加基础麻醉4例(20.0%)。对照组20例,男14例,女6例;年龄7~13岁,平均年龄(9.0±2.1)岁;下腹部手术11例(55.0%),下肢手术9例(45.0%);单纯腰麻18例(90.0%),附加基础麻醉2例(10.0%)。两组年龄、手术部位及附加基础麻醉等情况基本一致。
1.2 方法
1.2.1 观察组 患儿取侧卧位或俯卧位,操作者戴一次性手套,暴露患儿肛门,将开塞露顶端剪去,修理光滑,先挤出少量以润滑顶端开口处,然后轻轻插入肛门,将药液20ml挤入直肠,随即用手捏紧两侧臀部,嘱患儿尽量忍耐,待急迫不可控制的排便感时再排便。观察患儿排便同时有无排尿,同时触摸耻骨上膀胱区检查膀胱是否已空虚。1.2.2 对照组 给予常规诱导排尿方法:用温水冲洗会阴部,水温以不烫手为度,让患儿听流水声;用湿毛巾热敷膀胱区,并顺时针按摩膀胱区,动作轻柔。无效病例再予开塞露塞肛,方法同观察组。
1.3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尿液完全排出所需干预时间的长短来评估干预方法的效果。尿液完全排出,干预时间≤10min为优;尿液完全排出,干预时间>10min但≤15min为良;尿液完全排出,干预时间>15min但≤20min为差;尿液不能排出或不能完全排出(表现为充溢性尿失禁),干预时间>20min为无效。有效率=优+良+差。
2.1 两组干预效果比较 观察组均有效,1例为首次使用10min后再次予开塞露塞肛解除尿潴留。观察组干预效果优于对照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143,P<0.01)。详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效果比较 [例(%)]
2.2 对照组无效病例改用开塞露干预效果 对照组12例无效者改用开塞露塞肛治疗后均有效,优8例(8/12),良3例(3/12),差1例(1/12)。
儿童腰麻术后引起尿潴留的原因与支配膀胱的S2-4副交感神经对局麻药敏感,被阻滞后恢复较迟[1]有关。另外,由于手术切口疼痛、患儿心情紧张、不习惯床上排尿等因素也可导致术后尿潴留。
正常人的直肠对粪便的压力刺激有一定的阈值,达到此阈值即可产生便意。开塞露50%为甘油制剂[2],通过高渗透压对直肠产生压力刺激,兴奋盆神经和腹下神经并将冲动传至脊髓腰骶段的初级排便中枢,同时上传大脑皮质,产生便意和排便反射,通过盆神经传出冲动,使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收缩,肛门内括约肌不自主地舒张[3],膀胱逼尿肌收缩而引起排尿。本文观察结果显示,常规诱导排尿干预所需时间要比开塞露塞肛干预所需时间长。因患儿自制力和耐受力均较差,如干预过程长患儿往往不能很好地配合。而开塞露塞肛的操作方法简便,所需时间较短,能促进患儿术后尽快排尿。但需注意:①开塞露顶端剪开处要修理光滑,并先挤出少量药液润滑顶端,动作轻柔,给患儿做好安抚工作,操作时避免患儿剧烈活动,以防损伤直肠黏膜。②若第一次使用开塞露后效果不明显,可再使用1次。
[1]曹伟新,李乐之.外科护理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5-46.
[2]冯腾腾.开塞露治疗术后尿潴留[J].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8):2169.
[3]吴美琴.开塞露保留灌肠解除术后尿潴留12例的应用及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32):7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