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斌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皮肤性病防治院,黑龙江佳木斯 154002)
我院2008年2月~2009年1月采用西替利嗪联合雷尼替丁治疗慢性荨麻疹,并与单独使用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作对照研究,现将相关资料总结报道如下:
1.1.1 病例选择 本研究中所有病例均来自我院门诊就诊患者,均有典型临床症状(反复发作的瘙痒)和体征(风团),且持续发作2个月以上;并要求患者1个月内未服用过治疗慢性荨麻疹药物;患者及家属均同意接受西替利嗪、雷尼替丁治疗慢性荨麻疹,并能定期复诊。
1.1.2 排除病例 哌嗪类、H2受体拮抗剂或其他多种药物过敏者;慢性肝肾疾病,肝肾功能不全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驾驶、高空作业及需要思想高度集中的职业者;正在服用镇静药物者。
1.1.3 淘汰病例标准 中断治疗者;治疗过程中合并应用其他抗过敏治疗药物者;不能定期复诊者;服药期间饮酒者;治疗过程中肝功能异常变化者;因服药引起不良反应而中断治疗者,后者计入不良反应内,不作疗效判定。
1.1.4 患者分组 将入选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共 116例,男 54例,女 62例;年龄 18~58 岁,平均(32.32±10.50)岁;病程 2 个月~6 年,平均(9.12±6.45)个月。 对照组共119例,男 54例,女 65例;年龄 18~57岁,平均(33.02±11.10)岁;病程 2 个月~5 年,平均(8.98±5.99)个月。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
治疗组口服西替利嗪10 mg,每日1次,连续28 d;雷尼替丁150 mg,每日2次,连续28 d。对照组口服西替利嗪10 mg,每日 1 次,连续 28 d。
入选病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结束时,观察记录各项临床指标,包括自觉症状(烦躁易怒、瘙痒程度、瘙痒发作频率、瘙痒持续时间)和客观体征(风团的大小、数量、发作时间)。烦躁易怒、瘙痒程度按无、轻、中、重分为四级,分别定为0~3分;瘙痒发作频率按无、每周 1~5次、每周 6~10次、每周>11次分别定为 0~3 分;瘙痒持续时间 0 h、<1 h、1~6 h、>6 h,分别定为 0~3 分;风团的数量按无、1~5 个、6~10 个、>11个,定为0~3 分;风团直径按 0、<1.5 cm、1.5~2.5 cm、>2.5 cm,定为 0~3 分;持续发作时间按 0 小时、<1 h、1~12 h、>12 h,分别定为0~3分。
痊愈为风团全部消退,无瘙痒、皮肤划痕试验阴性,症状和体征积分下降指数1.0;显效为风团大部分消退,轻度瘙痒,症状体征积分下降指数0.80~0.99;有效为风团部分消退,中度瘙痒症状和体征积分下降指数0.40~0.79;风团无明显消退,瘙痒明显,症状和体征积分下降指数<0.4。症状和体征积分下降指数=(用药前总积分-用药后总积分)/用药前总积分。 有效率=(痊愈+显效)/病例数;总有效率=(痊愈+显效)/病例数×100%。
不良反应程度按轻、中、重三级判断。不良反应与药物的关系按五级评价,仅对肯定有关和可能有关的反应列为药物不良反应。
见表 1。
表1 两组慢性荨麻疹患者疗效比较(例)
治疗组116例患者中发生不良反应7例,发生率为6.03%;嗜睡3例,头昏3例,口干2例。对照组119例患者中发生不良反应8例,发生率为6.72%。嗜睡3例,头昏4例,恶心1例;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0.047,P>0.05)。
荨麻疹俗称“风疹块”,是由皮肤、黏膜小血管反应性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产生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皮损反复发作超过6周以上者称为慢性荨麻疹[1]。其发病机制比较复杂,一般为变态反应和非变态反应两种,这些反应导致组织胺等化学介质及其他生物活性物质释放,引起相应症状[2]。西替利嗪属哌嗪类,是第一代H1受体拮抗剂羟嗪的衍生物,为长效、高选择性H1受体拮抗剂,不易穿透血-脑屏障,基本无困倦作用,亦无明显抗胆碱作用。雷尼替丁为H2受体拮抗剂,与西米替丁不同,对性激素分泌无影响,无抗雄性激素作用,不影响肝药酶活性,不干扰华法林、茶碱等多种药物的肝灭活[3]。
一般来说,慢性荨麻疹原因明确的利于控制,原因不明的控制较难,易反复迁延[4]。慢性荨麻疹病因往往难以发现,以致形成慢性且难以治愈,患者十分痛苦,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质量,对症或选择具有良效的药物成为关键[5]。笔者观察235例慢性荨麻疹病例,结果表明西替利嗪联合雷尼替丁组与西替利嗪组都能有效缓解慢性荨麻疹患者的瘙痒症状,减少风团数量及大小,西替利嗪组疗效与相关资料相似[6]。本观察结果显示:治疗组痊愈率为71.56%,略高于对照组的60.50%;且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93%,亦略高于对照组的78.99%。可见临床上采用西替利嗪联合雷尼替丁治疗荨麻疹可获得较佳疗效。
[1]张学军.皮肤性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15-116.
[2]吴志华.皮肤性病学[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6:159.
[3]靳培英.皮肤病药物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77-590.
[4]罗汉超,陈德宇.实用皮肤性病学手册[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398.
[5]杨国亮.现代皮肤病[M].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404-407.
[6]李佳妍,林有坤,刘力.依匹斯汀和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对照观察[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8,41(9):631-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