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 军
在不同的时间阶段,“国”与“民”、“公”与“私”互有消长,都属正常现象,只是市场竞争环境下优胜劣汰的结果而已。我们要学会用一颗平常心来看待这个问题。
近期,无论是在产业界,还是在学术界,关于“国进民退”的议论都显得十分引人关注。
首先是4万亿的投资,刺激了一些人的神经,认为国有经济的成分会大大增加,挤压民营经济;其次,是出现了一些大的国有企业兼并、整合民营企业的案例,使得一部分人对未来经济发展方向判断的不确定性增加;另外,在某些特定的国有资本比例较低的行业,大的国有资本开始介入,以致于出现了“不完全的市场经济时刻在妨碍竞争”的声音。当然,与此同时,也有一部分学者和企业家对于“国进民退”表现出强烈的热情,认为这才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本来特征,有利于国家资源的配置,能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在讨论“国进民退”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必须搞清楚什么是“国进民退”,然后才能加入自己的判断。顾名思义,国进民退,指的是国有经济成分不断扩大,民营经济成分不断退缩,也就是说国有经济的比重增加。这里面,有一个根本性问题,就是所有制与资源分配机制的问题,即公有制、非公有制与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关系。我想,对于“国进民退”表现出忧虑,或者兴奋的人,都简单地把公有制与计划经济,非公经济与市场经济划上了等号。显然,这是有偏颇的。所以,在这个时刻,简单地讨论“国进民退”问题是没有实质意义的,没有抓住问题的本源,这个命题自然也就成了一个伪命题。
从4万亿的投资看,主要投向的是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工程,其中还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投向的是四川灾后重建,这些都是普遍服务于国民经济整体的,属于公共物品或者准公共物品的范畴,并没有刻意增加国有经济的意图。况且,试图简单地用投资来增加某种经济的比重也是非常低效率的手段,并不明智。对于4万亿可能造成的“国进民退”现象,大可不必上升到影响经济所有制结构的层次。
跳出纯思辩的框架,我们来看一下可能被忽略的一些事例。中国IT行业领袖级企业联想集团,自成立以来直至最近一次和泛海集团的联姻,一直是国有控股企业,但其运作方式完全是民营方式,“国有民营”、“没有家族的家族企业”是非常形象的写照,也正是用这样的运作模式,成就了世界500强的联想。在与泛海集团联姻以后,联想彻底走向了民营,非公经济比重超过了50%,如果按照“国进民退”的思路,这是否可以看成是一次典型的“国退民进”?其实不然,联想没有变,联想的经营理念也没有变,按照市场化规则做事自联想成立之始就融进了联想人的血液,这和股权结构无关。
还有,最近吉利收购了沃尔沃的全部股份,从各种信息渠道看来,这背后有多家国资企业的影子,按照思维惯性,一个纯民营企业为了收购一个纯外企,为什么会引国有资本介入?
没有国有经济的独占领地,也不会存在民营经济的专属空间。竞争无处不在,只要有规则,就不怕不同性质企业之间的竞争,这对每个主体都是平等的。
当中国经济经过了三十年的大发展以后,再简单地用非公经济比重来衡量国民经济的市场化程度显然已经不合时宜了。在不同的阶段,“国”与“民”、“公”与“私”互有消长,都属正常现象,只是市场竞争环境下优胜劣汰的结果而已。我们要学会用一颗平常心来看待这个问题。
我们现在要讨论的,不应该是“国进民退”,还是“国退民进”的问题,而是如何运用体制机制保证经济的市场化进程,如何运用政策工具,保证社会公平的问题。这才是问题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