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栋
衍生金融工具经过短短十几年的快速发展,其种类和应用领域日益增多,其产生的风险也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研究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防范,有助于我们加深认识,增强防范风险的能力,有助于我国政府深化改革相关体制,加强监管力度。
1.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是双重性的。衍生金融工具的派生是基于传统金融工具的,如股票,我们更多的是关注其价格的涨跌,而衍生金融工具所具有的风险因素是众多的,其价格也是受到传统金融工具影响的。可见,衍生金融工具除了具有自身在动作过程中的金融风险外,也具备了传统金融工具所带来的风险。
2.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是隐蔽性的。衍生金融工具在交易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可以不用报表加以呈现,这样引发的后果是容易造成亏损情况的隐蔽。此外,衍生金融工具的实质是一个交易契约,而且是一种尚未履行的状态,这会造成交易的不确定性,主要体现在时间与金额方面。因此,相对于传统金融工具而言,对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进行评估及管理存在一定的难度。
3.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是网络蔓延性的。衍生金融工具具有杠杆的功能,投资者可以在少投入的情况下,获取数倍价值保证金的管理权。但必须明确的是:高利润必定会有高风险。因为衍生金融工具其实具有虚拟的一面,主要是借助于商品、股票以及债券等虚拟资本的形式进行交易的,这很容易造成风险的扩展,特别是随着网络的发展,全球性的风险反应也是有可能的。
1.基于会计计量的风险防范。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计量的首选是公允价值,首先,公允价值方法可以活跃市场的同时,还能保证市场秩序的稳定。这就需要相关部分不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通过一些权威的法律法规对金融交易进行有效规范,为公允价值方法的实施提供一个统一开放的市场环境。其次,进一步提高会计计量方法的操作性。衍生金融工具也是不断发展和创新的,公允价值计量方法也会在应用过程中显现其不足的地方,这就要求我们对会计准则进行不断的完善,对公允价值的应用进行不断的细化,加强计量方法的实务操作性。另外,会计人员应该注重自身业务水平及道德素质水平的提升,在规范职业道德的前提下,通过参加业务培训,学习衍生金融工具及会计计量方面的知识,提高通过公允价值计量而获取的会计信息的有效程度。
2.基于统计报表的风险防范。统计报表的查阅仍然是业务员获取企业财务信息的主要方法,但相当多的统计报表并不列出完整的会计信息,这对于发现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设置了障碍。
国际上很多经济学家尝试将衍生金融工具从表外项目划分到表内项目的范畴。使其相关交易在表内得到反映成为可能。我们应该对会计准则进行进一步修订,对衍生金融工具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对衍生金融工具的创新进行规范,掌握衍生金融工具的各种性能,使其相关信息能够在财务报告中得到充分的披露。
3.基于企业内部控制的风险防范。首先,要提高企业领导及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应该让企业领导以及业务员工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要遵守内部控制准则的前提下,提升他们的操作水平和知识技能。只有企业领导以及业务员工对衍生金融工具风险均有足够的认识,才能更好地完成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并对交易过程的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
其次,健全企业的风险管理机制。企业应该运用现代化的方法建立独立有效的评估机构,并对衍生金融工具进行合理的评估及分析,从而辨识相关风险的危险程序,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防范控制。此外,各个企业的经营目标、管理能力以及生产规模都有所不同,应该有针对性地明确相关的投资标准,对于衍生金融工具涉及到的投资金额及类型进行一定的限定,如果企业的投资金额及类型超出了规定的范围,应该进行严格禁止。
再次,要参考西方发达国家有关衍生金融工具应用过程中的经验,对风险进行实时管理,特别是衍生金融工具交易过程中的查询、监控以及不同阶段的实时分析等环节。一旦发现企业在交易过程了有可能会有风险的发生,或者存在一些违规操作,那么就要制定有效的控制风险措施,防止风险的发生或者扩延。
总之,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蕴含着巨大的风险,其风险足以造成公司破产,甚至引发全球性的经济危机,衍生金融工具的出现、使用以及不断的衍生变化,不仅对金融领域提出了新的挑战,也引起社会各界对风险防范的重视,因此我们必须对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进行有效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