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满依
国库集中支付方式是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以健全的财政支付信息系统和银行实时清算系统为依托,预算单位将需要采购的商品或服务向财政部门提出申请,经国库集中支付机构审核无误后,将资金通过单一账户体系支付给收款人的制度。按照支付的方式不同,国库集中支付可以分为财政直接支付和财政授权支付,推行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是“十一五”时期财税领域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规范财政收支管理,加强财政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客观要求。
国库集中支付,高校资金统一由财政支付,财政对高校资金的实际使用过程实现了财政动态监控,提高了预算执行透明度,增强了高校预算资金的规范性,但同时国库集中支付也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高校纳入国库集中支付后,资金支出均需通过直接支付或授权支付的方式进行报销或支付给最终收款方,年终高校由于担心财政部门收回结余资金或者由于资金未用完而缩减下年经费,因此会变相花钱,大量通过报销的方式来集中使用当年结余资金。
国库集中支付方式下,涉及到财政授权支付情况下,均需通过零余额账户实现的。每一次日常费用报销均需通过财务开具支票,送交银行,然后从银行领取现金,完成报销过程,这样每报销一次就需要开具一次支票,高校日常报销数量较多,授权业务频繁,财务处工作人员工作量加大。
所谓公务卡,是预算单位工作人员持有的,主要用于日常公务支出和财务报销业务的信用卡(贷记卡),公务卡制度的直接作用是将传统现金支付结算改为公务卡支付结算。公务卡结算要求预算单位在职职工在日常公务支出中先使用银行信用卡刷卡消费,于规定的期限内经过财务制度审核后,通过国库集中支付系统财政授权支付方式,直接将报销费用转入个人银行信用卡上还款。公务卡区别与普通信用卡相比,特点在于公务卡除了普通信用卡所具有的透支额度与透支免息期功能外,持卡人开卡时候必须由单位确认其身份,突出卡的“公务性”。它是一种新型的财政财务管理手段和工具。按照中央的要求,实施公务卡要遵循以下原则:明确职责,符合公务属性,便于财政资金动态监督。
为了弥补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在实际工作中的不足,省财政部门采用在国库集中支付体系中引入公务卡结算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利用公务卡结算方式,单位卡不能提取现金、不能消费、只能用于报销、转账结算等特点,让公务消费“雁过留痕”,妥善处理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工作与预算单位之间的矛盾,解决预算单位大量支取现金等问题,进一步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其次,高校平时资金报销和支付如果采用现金方式,不但会影响资金流动效率,还能客观造成偷漏税款、贪污腐败等不良现象。最后,从金融机构角度讲,推行公务卡也将进一步促进银行卡业务的发展,高校普遍推行公务卡,使银行卡消费群体快速增大,对信用卡扩大消费信贷,拉动内需起到一定作用。
高校资金报销与结算的费用项目包括各类商品服务支出,如差旅费、交通费、办公费、通讯费、维修费、租赁费、材料费等,而公务卡使用的是银联卡,公务支出需要通过刷卡支付,这就需要商家购置银行的POS机管理系统,但一些加油站、路桥收费站本身具备自己的内部收费系统,所以并不能通过刷公务卡支付费用。
首先,公务卡的安全性仍然与普通信用卡一样,存在一定的信用卡风险。另外由于无财政监督等审批流程,公务卡也可能出现恶意透支、挪用资金等问题。其次,银行所提供的配套设施建设还远不能满足公务卡推广的要求,POS机布局不合理,机器数量不多,出现问题不能及时修复等。另外,单位公务卡以单位法人名义开设,但现行银行卡管理要求信用卡要以个人名义开办,存在制度上的障碍。
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中按发行对象分为单位卡和个人卡,未涉及公务卡问题,尽管公务卡和单位卡在具体应用时都由单位开立,但是管理办法中规定单位卡不能透支,并且单位卡与个人卡之间的资金划转都有严格的规定,但公务卡在资金使用上又可以透支,公务卡在应用的法律地位并不明确。
国库集中支付系统不具有和公务卡消费信息实现对接的业务功能,高校推行公务卡,支付的详细信息只反应在公务卡消费记录中,而无法及时反应在国库集中支付系统中。高校财务处当日终止资金报销后开具支票从财政申请资金回补,此时资金使用信息才反应到国库集中系统中,但由于财务处从国库申请是一天的汇总数,反应的收款人信息仅仅是公务卡持有人,无法逐笔反映公务卡消费的实际收款人信息,不利于为财政运行提供更为可靠的信息参数。
商业银行、银联公司应开发一些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的刷卡机器,争取更多的商家客户,从而使公务卡能应用到更多的行业中去。建议中国银联牵头,协调各发卡银行加大网络建设力度,提高网络和服务质量,尽可能多地普及商家,完善定价机制,营造良好的用卡环境。
各商业银行需逐步规范自身的发卡行为,杜绝银行卡的摊派行为,约束银行卡办理的随意性,对于信用卡的风险防范,要认真研究决策,加强银行内部控制,保证公务卡发行、使用和清算过程中的安全性。建议银联公司可以考虑将保险业务引入银行卡业务,通过保险业务转嫁部分风险,从而让持卡人安心使用公务卡。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就是信用经济,因此信用体系建设好坏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市场经济的成功与否。这就需要加快信用卡的立法程序,明确公务卡消费的法律地位,同时政府也要加强舆论监督力度,尽可能使公务消费活动健康发展。
从高校自身来讲,要积极宣传公务卡的种种好处,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培训等多种形式来开展公务卡知识的普及。根据财政部门、人民银行发布的公务卡管理办法,联系本单位实际情况,尽快制定本单位的公务卡实施细则。明确公务卡结算范围、报销手续和责任划分制度。从银行角度看,发卡银行和中国银联要进一步完善公务卡信息系统,及时将公务卡有关信息纳入财政监督系统,动态监管资金的消费轨迹。从财政部门角度看,应将公务消费资金来源全部纳入预算管理,把握以国库单一账户为基础、方便用款和满足财政动态监督需要为前提,将公务卡应用和国库集中支付紧密结合,进一步规范公务卡制度,让公务卡的作用充分落到实处。